用戶50106

分數
6,822
最佳解答率
43.00%
等級
Lv 5
白馬非馬 公孫龍是戰國時期平原君的食客,一天,他牽一匹白馬出關被阻,公孫龍便以白馬非馬的命題與之辯論,守關的人辯不過他,公孫龍就牽著馬出關去了(或說,他還是不得出關)。公孫龍通過三點論證,力求證明「白馬非馬」這個命題。 第一點:「馬者,所以名形也;白者,所以名色也。名形者非名色也。故曰:白馬非馬。」以現代邏輯術語來說;這一點是強調,「馬」、「白」、「白馬」的內涵不同。「馬」的內涵是一種動物,「白」的內涵是一種顏色。而「白馬」的內涵是一種顏色加一種動物。三者的內涵各異,因此白馬非馬。 第二點是:「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故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之非馬審矣」。「馬者,無去取於色,故黃黑皆所以應。白馬者有去取於色,黃黑馬皆所以色去,故惟白馬獨可以應耳。無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馬非馬」。這一點是論及,「馬」、「白馬」的外延不同。「馬」的外延包括一切的馬,不管任何顏色。而「白馬」的外延只包括白色的馬,兩者有相應顏色的區別。由於「馬」與「白馬」的外延不同,所以白馬非馬。 第三點是:「馬故有色,故有白馬。使馬無色,由馬如己耳。安取白馬?故白者,非馬也。白馬者,馬與白也,白與馬也。故曰:白馬非馬也。」這一點是說明,「馬」這個共相與「白馬」這個共相不同。馬的共相,是一切馬的本質屬性。它不包含顏色,只是「馬作為馬」。這樣的「馬」的共性與「白馬」的共性不同。也就是說,馬作為馬與白馬作為白馬不同。所以白馬非馬。
1
本頁收錄日期: 2021-04-12 20:16:10
總收錄問題: 14 / 14 (收錄率: 100.00%)
總收錄回答: 122 / 122 (收錄率: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