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今蘇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家和家。曆任秘閣校理、開封知府、陝西經略安撫副使、樞密副使及參政知事等職,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諡“文正”。
范仲淹不到3歲時喪父,家境拮據,他從小勤奮好學,胸懷以天下為己任的大志,立志報效國家。有人問起少年時代的范仲淹長大後的志向時,他回答說:“讀好書,長大後不是當個好醫生,就是當個好宰相,當個好醫生為天下百姓治病,當個好宰相治理好國家。”他的回答讓問者敬佩不已。
他在擔任陝西安撫副使期間,抵禦了西夏的入侵,使邊塞百姓生活得到安甯。在他守邊期間,入侵者聞之喪膽,稱之曰:“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胸中有無數甲兵。”
由于他為官清廉、政績卓著,范仲淹的道德文章深受後人喜愛,對後世影響頗大。范仲淹的12世孫叫范文從,明初時任朝廷禦史,後因抗旨而被“下獄論死”。一天,朱元璋親自審理此案,看了案卷,得知范文從的姓名籍貫後,大為震驚,便問道:“你是不是范文正的後人?”范文從回答道:“臣下就是范仲淹的第12世孫。”
朱元璋一聽說是范文正公的12世孫,便沉默不語。一會又命身邊的人拿來了筆墨和紙硯,當即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14個大字送給范文從,還免他死罪。
據《樵書》載,范仲淹的後裔范希榮外出做生意時,途中遇到了強盜。當強盜從范希榮口中得知他是范仲淹的後人時,便說道:“好人的子孫,便一物不取。”說完就將貨物全部歸還給范希榮,還向他道了歉。
范仲淹為官一生,俸祿優厚,然而自己節衣縮食,將其全部錢財施濟給了窮苦百姓,到死也未留下半文錢,以生活簡樸、品德高尚著稱于世。這些正表現了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貴品質,受其影響,其後人也莫不如此。
范仲淹的後人延續至今1000多年,在祖國大陸主要分布在遼甯、安徽和蘇州等地,大約有33代之多。祖國大陸之外,范仲淹的後裔主要分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新加坡、越南等地。
《范氏家乘》一書,是范氏家族的圖譜。據該圖譜記載,范仲淹有四個兒子,分為四房:長子純佑,為監簿房;次子純仁,為忠宣房;三子純禮,為右丞房;四子純粹,為侍郎房。
范氏後代中,曆代為官者不少,為高官者也不少,其中官至宰相者有二人,除次子范純仁外,就是明末清初的范文程。范文程(1596—1666)字憲斗,號輝岳。曾祖范金在明嘉靖年間曾任兵部尚書,祖父范沈曾任沈陽指揮同知,從此家居沈陽,所以史籍均稱說范文程為沈陽人。
范文程“少好,穎敏沉毅”,年未弱冠就與其兄同取沈陽縣學秀才。天命三年(1618)清太祖努爾哈赤攻克撫順,范文程從此投筆從戎,效命于清王朝。
皇太極即位之初,范文程深受其信任,成為他的重要謀臣之一,並授予秘書院士之銜(相當于宰相)。
范文程一生,“經曆清代四朝”,也可說是最早為滿人服務的漢人高官,有人說他是“清初良相”。也有人說他是“漢奸首魁”。不過他對清王朝的建立的確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