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英法聯軍之役

2012-10-15 5:02 am
資料題:

嘻嘻!他是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官!

1)你覺得世人諷刺葉名琛對嗎?為什麼?(約10-15字)

萬分感激!!Thanks...

回答 (2)

2012-10-15 5:58 am
✔ 最佳答案


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09-01/14/content_2221549_2.htm



圖片參考:http://www.hkcd.com.hk/images/site211/20090114/001e4fc423e60ad7963d29.jpg


不戰不和不守
戰爭開始後,葉名琛一方面表現得非常鎮定。當英軍三艘軍艦越過虎門、攻佔廣州東郊的獵德等炮臺時,葉名琛正在閱看武鄉試。他聞訊後微笑著說:“必無事,日暮自走耳。”次日,英軍攻佔省城對岸河南鳳凰岡等處炮臺,葉名琛聞報後仍不動聲色,繼續閱看武鄉試的馬箭比武,斷言十五日無事。 葉名琛的鎮定,首先來自他的巫術活動。原來他在總督衙門裏建了一個“長春仙館”,裏面祭祀呂洞賓、李太白二仙,一切軍機進止都取決於占語。其過十五日無事,就是兩個大仙告知的。 但是,另一方面,葉名琛還是做了積極迎戰準備的。除了發佈告示懸賞殺敵外,他還下令整備團練兩萬餘人。各地民團積極回應,“城廂內外,各榜長紅,約剿殺外人,同仇敵愾”。廣東水師也發動了襲擊。 如此看來,葉名琛得名“六不總督”,實在是冤枉。葉名琛當時能夠動用的兵力非常有限,因為南方的絕大部分兵力都被抽調到鎮壓太平天國的前線去了,英軍趁虛而入,動用民團是不得已的辦法。在有限的條件下,葉名琛是戰了的,只是戰而不勝。同時,他拒絕講和,也無可厚非;如果講和,無異於投降。因此,他沒有和,沒有降,也沒有逃跑。除此之外,似乎也沒有更多的辦法。只是扶乩求仙實在是愚昧至極。葉名琛有著很多的無奈,但何嘗不是大清帝國的無奈呢。
2012-10-15 9:22 pm
O5 K$ r
" D: [" “亞羅號”事件,令英國人認為“葉名琛無疑是英勇、果斷的人,廣州人一定為有這麼一個父母官而驕傲”。要想完滿解決如何佔領廣州這個難題,“必須把葉名琛的名聲搞臭”。英法聯軍採取了這樣的政策並利用一切機會敗壞葉名琛的名聲。這樣也做正中那些中國人通敵者的下懷,因為他們巴不得通過抨擊葉名琛來轉移人們對他們賣國行徑的注意。

  廣州淪陷后,滿清軍隊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導致作為大清帝國心臟的北京被佔領。難逃歷史罪責的咸豐帝利用當時在廣州的英國人制造出來的謠言轉移視聽,將葉名琛丑化成一個自大傲慢又愚蠢的官員,戰敗的責任就由皇帝和清廷那裡轉移到葉名琛一個人的身上。

  就這樣,在外國侵略者、漢奸和清廷三者心照不宣的推波助瀾下,出現了薛福成對葉名琛“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戲謔。而葉名琛傲慢愚蠢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人們的印象中。一個歷史人物就這樣被扭曲了。謠言和曲解遮蔽了歷史的真實,連英國侵略者都懼怕三分的葉名琛反而被中國人丑化。他生前壯志未酬,死后遭人詬病,從民族的角度看無疑是一場悲劇。

http://history.people.com.cn/BIG5/205396/14920676.html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19: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014000051KK006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