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的儒家哲學帶有濃厚的神祕色彩,尤其以天人感應說以及讖緯符命等怪論的流行為尚,這種思想氛圍使得儒家學說成了鞏固政權的工具,不再能夠擔負指導人生理想的任務。再加上東漢末年宦官為禍,政治昏暗混亂,君主以篡奪殘殺相尚,仕宦以巧媚游說相欺。於是到了魏晉時代,一般士大夫轉而競尚虛無,談玄說理﹑保性全真。有的嬉笑怒罵、行近顛狂;有的袒裼裸裎、違叛禮法。而《老》﹑《莊》﹑《周易》之學,便成為當時知識階層靈魂的寄託了。 魏晉的清談可以分為玄論與名理兩派。玄論派早期以荀粲﹑何晏﹑王弼最為知名,後來有竹林七賢的興起而達致鼎盛;而名理派則以劉劭﹑鍾會為代表。在東漢末年,一般高人名士都喜歡談論,談論的內容都偏重人物的品評,而鑒別人物的方法,只是憑藉著直覺的觀察。此時老莊之學與名家的論辯尚未對之有多大的影響,但是談論的風氣則開啟了魏晉清談的發展。 三國時代軍閥政治的建立,縱橫家的論辯辭令之術便大行其道,於是名家的思想成為時人研習的學問,發展到後來就成了名理派的的清談。名理派的談論以刑名家為主,較少老莊思想,內容也較切實際。他們的行為並不浪漫,也反對當時士大夫虛浮放誕的風氣。這一派的人物不多,在魏晉的清談史上勢力不大,因此後來我們所注意到的魏晉清談主要是以玄論派的清談為主。 玄論派富於浪漫精神,他們所崇奉的是老子,早期何晏﹑王弼只注重《老》﹑《易》,還未及於《莊子》,到了竹林七賢的時代才又加進《莊子》,於是逍遙齊物之論便成了他們最喜歡談論的題材。在初期,他們對於儒家採取調和的態度,到了此時,則由調和的態度改為正面的攻擊了。薄周孔﹑反禮法成為玄論派共同的信仰了。竹林名士志趣相投,到風景清幽的竹林裡飲酒清談,討論老﹑莊﹑周易的玄理,發明奇趣﹑振起玄風。尤其嵇康是當時學界的權威,還有王衍﹑樂廣等政界的巨子,玄學清談由這般人來提倡,後進之士自然要大肆仿效了。於是退可得名﹑進可干祿,矜高浮誕的歪風就日盛一日了。
(本部分介紹從魏晉到隋唐時期的思想概況。這一部分在國文教材中所佔的比重很低,但是在文化史的變遷發展中卻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教材中這一思想階段算是「非主流」,其實也蠻符應了玄佛學在中國思想史乃至於政教歷史發展中的地位。但還有可能的原因是,不論玄學或佛教思想對於一個中學生來說都不太容易契接得上,因此頂多在提及文化史時有簡略的引介,關於思想內容的部分就只好割捨。)
http://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hundred/weitang/weitangmain.htm
2012-08-17 09:31:21 補充:
魏晉清談玄學盛行之原因:
首先, 東漢末年至魏晉期間,篡奪頻生,士人屢遭殺戮,才智之士,對政治態度消極,為求明哲保身,相率以談玄為務。
其次, 魏晉以來,世變日亟,生靈塗炭,士人為逃避現實,遂奢談老、莊、周易,不問世事,以求心靈之慰藉。
再者, 就學術發展而論, 漢代經學日趨煩瑣,名節禮法亦流於虛偽,為士子所鄙棄,士人為追求個性及思想之解放,清談玄學於是盛行。
另一方面, 魏晉佛道盛行,其消極之出世思想正合士人之需要,作為精神寄托,因而助長清談玄學之風氣。
總括而言, 魏晉清談玄學之盛行為儒學之反動, 對魏晉政治、社會影響深遠。
2012-08-17 09:32:54 補充:
魏晉清談玄學對當代及後世政治、社會影響甚深, 現分述如下:
就政治方面而言: 晉室公卿身負重責而日務清談,國事委諸幕僚,致使政治敗壞。西晉之滅亡,東晉之不思復國,皆與此有關。
其次, 執政者不論世事,從事清談,對外族之坐大,不作防範,遂引致五胡亂華。
社會方面:士族既徹底破壞傳統禮教,於是縱情酒藥,甚而垢面裸身,行為怪誕。再者清談內容大都虛無消極,對現實採取逃避態度,影響所及,但覺人生哀樂相隨,凡事不必強求追取。
總括而言, 魏晉談誤國, 使漢室不振, 被外族入侵, 形成五胡亂華之局, 此為史家所咎病之處。
2012-08-17 09:33:16 補充:
清談對文學之影響:
士人多發空論而少著文章,為文寫詩,亦以談玄為主。
清談對學術之影響:
魏晉士人將道家思想闡釋儒學,並以精練文辭解說經學,避免東漢章句訓詁繁瑣之流
弊;清談風氣盛行,士人思想解放,為文學、書法、繪畫等帶來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