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期人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生活

2012-08-16 11:52 pm
唔該我想要以「南北朝時期人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生活」為主題既資料

回答 (2)

2012-08-18 12:29 am
✔ 最佳答案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3/33h/33h01/33h0101.htm
魏晉以來的清談玄學
自東漢末年以至魏、晉之世,由於政治混亂、國家分裂、戰禍連連、社會動盪,許多士人身處亂世,遂悲觀消極、逃避現實、不問政事,乃至專談玄機,玩世不恭。同時,從西漢獨尊儒術以來,經學獨霸學壇,學者拘於煩瑣考據而難以自拔,一些人遂傾向於老、莊,欲以道、佛等說來闡釋儒家的問題。於是魏、晉及後來南北朝時期的學術界,清談玄學的潮流大盛。
玄學是由曹魏時何晏、王弼等人始創的,玄即玄奧、玄妙之意。何、王以老、莊思想為主,再加入儒家經義,形成一股「玄風」。他們推崇道家的《老子》、《莊子》及儒家的《周易》(即所謂「三玄」),提倡「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有」生於「無」,後來又滲入佛教教義。玄學的出現,一反兩漢以明經釋儒為依歸的狀況,使思想有所解放,學術轉趨蓬勃。但是,由於空談玄理、不理實務,也加劇後來政風的衰敗,使本已腐朽的門閥制度更趨頹廢。
魏晉時的玄學是與清談風氣密不可分的。魏、晉之際,一些士子崇尚何晏、王弼的玄學,並加以發展,於是社會上形成了專研玄理、鄙棄禮教、競尚清談的風氣。這種風氣的代表者是「竹林七賢」。他們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這些人每每遊於竹林,竟日吟詩說玄、縱酒佯狂、放浪形骸。這種清談放蕩實際上是對兩漢經學禮教的一種反抗,也是在黑暗政治中明哲保身的方法,其風氣貫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時代。
雖說清談玄學加速了政風的衰敗,但其中亦產生不少有趣的故事。如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時常喝得大醉,甚至脫光衣服在屋內狂飲。時至今日,我們仍稱時常醉飲的人為「劉伶」,可見「竹林七賢」的代表性是跨越時代的。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3/33i/33i01/33i0101.htm
南北朝的文學藝術
南北朝時期的文學藝術,可以用光輝燦爛來形容。
南北朝的文學有多方面的成就。在詩歌方面,宋齊以來出現了以描寫景物風光為主的山水詩,這種詩以謝靈運為祖,在謝朓時趨向成熟。齊永明年間,謝朓、沈約等人歸納了詩歌聲律方面的特點,把平、上、去、入四聲運用於詩歌中,並提出詩歌聲律應當避免的所謂「八病」。他們開創的這種詩體,被稱作永明體,是中國詩歌走向格律化的開端,是古體詩過渡到近體詩的橋樑。但到梁陳時期,宮體詩充斥,內容局限於宮廷奢華生活。
除了文人詩作,兩晉南北朝不論南、北方,都有許多樂府民歌傳誦至今,內容多以戀愛為主。現存的北朝樂府民歌,份量比南方少,地位卻很重要。其作者不但有漢人,還有鮮卑人和其他少數族人。這些樂府民歌題材較廣,有樸質爽朗而又剛健的風格,膾炙人口的《木蘭辭》就是其中的表表者。
在賦文方面,南朝一度流行重辭藻、典故、格式的文體,稱為「駢文」,南朝梁代的徐陵和庾信即為駢文的大師。庾信的《哀江南賦》,堪稱駢文中的「史詩」。
至於小說方面,主要有描寫人物軼事的小說,其中以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最具代表性。志怪小說在魏晉南北朝時亦大為流行,其中東晉干寶的《搜神記》對南朝志怪小說的影響最大。
由於文學的流行,南北朝期間遂出現一些文學批評的專書。齊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書,是一部體大思精的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著作。梁代鍾嶸亦寫成了《詩品》一書,對後代詩評頗有影響。文學作品積累的豐富,文學批評的發展,促成了文學作品選集《文選》的出現。《文選》的編者是梁昭明太子蕭統。其後,陳代的徐陵亦編成了一部由漢至南朝詩選《至台新詠》。
南北朝時期,其他藝術也有很大的發展。繪畫、雕刻、書法等名家輩出。而隨著佛教的盛行,雕繪藝術更臻登峰造極的境界,其中北朝的敦煌、雲崗、龍門三大石窟藝術,尤為著名。敦煌石窟的塑像和壁畫,更是人類藝術史上的一大奇蹟,甚至在近代形成一種名為「敦煌學」的專門研究範疇。另一方面,由於各民族之間的接觸、融和,南北朝時期的音樂、舞蹈亦因而獲得新的動力,對中國日後的音樂、舞蹈,甚至戲曲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
2012-08-17 12:12 am
漢代的儒家哲學帶有濃厚的神祕色彩,尤其以天人感應說以及讖緯符命等怪論的流行為尚,這種思想氛圍使得儒家學說成了鞏固政權的工具,不再能夠擔負指導人生理想的任務。再加上東漢末年宦官為禍,政治昏暗混亂,君主以篡奪殘殺相尚,仕宦以巧媚游說相欺。於是到了魏晉時代,一般士大夫轉而競尚虛無,談玄說理﹑保性全真。有的嬉笑怒罵、行近顛狂;有的袒裼裸裎、違叛禮法。而《老》﹑《莊》﹑《周易》之學,便成為當時知識階層靈魂的寄託了。  魏晉的清談可以分為玄論與名理兩派。玄論派早期以荀粲﹑何晏﹑王弼最為知名,後來有竹林七賢的興起而達致鼎盛;而名理派則以劉劭﹑鍾會為代表。在東漢末年,一般高人名士都喜歡談論,談論的內容都偏重人物的品評,而鑒別人物的方法,只是憑藉著直覺的觀察。此時老莊之學與名家的論辯尚未對之有多大的影響,但是談論的風氣則開啟了魏晉清談的發展。  三國時代軍閥政治的建立,縱橫家的論辯辭令之術便大行其道,於是名家的思想成為時人研習的學問,發展到後來就成了名理派的的清談。名理派的談論以刑名家為主,較少老莊思想,內容也較切實際。他們的行為並不浪漫,也反對當時士大夫虛浮放誕的風氣。這一派的人物不多,在魏晉的清談史上勢力不大,因此後來我們所注意到的魏晉清談主要是以玄論派的清談為主。  玄論派富於浪漫精神,他們所崇奉的是老子,早期何晏﹑王弼只注重《老》﹑《易》,還未及於《莊子》,到了竹林七賢的時代才又加進《莊子》,於是逍遙齊物之論便成了他們最喜歡談論的題材。在初期,他們對於儒家採取調和的態度,到了此時,則由調和的態度改為正面的攻擊了。薄周孔﹑反禮法成為玄論派共同的信仰了。竹林名士志趣相投,到風景清幽的竹林裡飲酒清談,討論老﹑莊﹑周易的玄理,發明奇趣﹑振起玄風。尤其嵇康是當時學界的權威,還有王衍﹑樂廣等政界的巨子,玄學清談由這般人來提倡,後進之士自然要大肆仿效了。於是退可得名﹑進可干祿,矜高浮誕的歪風就日盛一日了。

(本部分介紹從魏晉到隋唐時期的思想概況。這一部分在國文教材中所佔的比重很低,但是在文化史的變遷發展中卻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教材中這一思想階段算是「非主流」,其實也蠻符應了玄佛學在中國思想史乃至於政教歷史發展中的地位。但還有可能的原因是,不論玄學或佛教思想對於一個中學生來說都不太容易契接得上,因此頂多在提及文化史時有簡略的引介,關於思想內容的部分就只好割捨。)
http://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hundred/weitang/weitangmain.htm

2012-08-17 09:31:21 補充:
魏晉清談玄學盛行之原因:

首先, 東漢末年至魏晉期間,篡奪頻生,士人屢遭殺戮,才智之士,對政治態度消極,為求明哲保身,相率以談玄為務。

其次, 魏晉以來,世變日亟,生靈塗炭,士人為逃避現實,遂奢談老、莊、周易,不問世事,以求心靈之慰藉。

再者, 就學術發展而論, 漢代經學日趨煩瑣,名節禮法亦流於虛偽,為士子所鄙棄,士人為追求個性及思想之解放,清談玄學於是盛行。

另一方面, 魏晉佛道盛行,其消極之出世思想正合士人之需要,作為精神寄托,因而助長清談玄學之風氣。

總括而言, 魏晉清談玄學之盛行為儒學之反動, 對魏晉政治、社會影響深遠。

2012-08-17 09:32:54 補充:
魏晉清談玄學對當代及後世政治、社會影響甚深, 現分述如下:

就政治方面而言: 晉室公卿身負重責而日務清談,國事委諸幕僚,致使政治敗壞。西晉之滅亡,東晉之不思復國,皆與此有關。

其次, 執政者不論世事,從事清談,對外族之坐大,不作防範,遂引致五胡亂華。

社會方面:士族既徹底破壞傳統禮教,於是縱情酒藥,甚而垢面裸身,行為怪誕。再者清談內容大都虛無消極,對現實採取逃避態度,影響所及,但覺人生哀樂相隨,凡事不必強求追取。

總括而言, 魏晉談誤國, 使漢室不振, 被外族入侵, 形成五胡亂華之局, 此為史家所咎病之處。

2012-08-17 09:33:16 補充:
清談對文學之影響:

士人多發空論而少著文章,為文寫詩,亦以談玄為主。


清談對學術之影響:

魏晉士人將道家思想闡釋儒學,並以精練文辭解說經學,避免東漢章句訓詁繁瑣之流

弊;清談風氣盛行,士人思想解放,為文學、書法、繪畫等帶來新發展。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14: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816000051KK004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