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岳飛身為武將,手握的岳家軍實力強勁,這使長期奉行「強幹弱枝,重文輕武」的趙宋皇室忐忑不安.趙構早已想收回各將帥的兵權;而岳飛上疏干預立儲之事,已招趙構之忌,加上岳飛未得皇帝允許私自返鄉祭母以及接十二金牌才班師回朝兩件事,令趙構視岳飛有叛變的傾向,後來秦檜以「莫須有」三字處死岳飛就是說岳飛「有可能會叛變亅,所以慫恿趙構要「先下手為強亅.趙構就是怕岳飛北伐成功,迎回徽欽二帝,自己非讓出皇位不可;因此視岳飛為眼中釘肉中刺.縱使沒有金兀朮「必殺飛始可和」的要脅,趙構還是會找藉口置岳飛於死地的.
對於岳飛之遇害,後人多歸咎於秦檜夫婦等人,檜等誠千古罪人,然罪魁禍首則實應推高宗趙構。高宗在紹興二十六年三月丙寅之詔書中曾自承「講和之策,斷自朕志,秦檜但能贊朕而已,豈以其存亡而渝定議耶?」故[宋史.岳飛傳]論曰:「高宗忍自棄中原,故忍殺飛。嗚呼寃哉!嗚呼冤哉!」明人王夫之[宋論]亦云「高宗之為計也,以解兵權而急於和,而檜之為計也,則以欲堅和議而必解諸將之兵權,交相用而曲相成」。此誠公允之論矣。 趙構陰險非常,他為了阻止岳飛直搗黃龍,竞下令韓世忠,劉光世及張俊撤兵回朝,令岳軍失去援助,變成孤軍深入,再假裝好人,以岳軍安全為出發點而命岳飛班師.情況一如東晉元帝牽制祖逖的方法一樣.太平天國林鳳祥及李開芳北伐失敗,也是這個原因.
兀朮屢為岳飛所敗,本有放棄開封,撤兵北返之意,被一不知名的漢人幕客所阻,幕客點明岳飛不但不會成功,而且還會大禍臨頭.因為岳飛的做法違背宋國皇帝的意願,必遭宋國皇帝的疑忌而對岳飛起殺心.後來趙構派秦檜主動向金人求和,兀朮才會拋出「必殺飛始可和亅的苛刻條件來逼南宋就範.當然趙構本有殺岳飛之心,於是才會有公元1141年大年夜的「冤死風波亭」惨案.
2011-09-09 19:23:26 補充:
「莫須有」出自《宋史•岳飛傳》,意思是「也許有」。
南宋時期,金國軍隊繼續揮兵南下,企圖顛覆南宋政權。岳飛不負所望,在南宋弱軍殘兵的時勢之下,組織了一支所向無敵的岳家軍。這支軍隊不但能與金兵抗衡,而更有收復北宋所失的全部省縣之勢。他曾經以五百騎兵打敗敵兵十萬,令金人聞風喪膽,當時有言「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岳飛一心掛念宋氏王朝的安危,有人問他天下何時太平,岳飛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2011-09-09 19:25:21 補充:
後來,主張和議的宰相秦檜私通金人兀朮,要害死岳飛。為了構陷岳飛,他在高宗面前進讒言,連下十二道金字牌,將在前線作戰的岳飛父子召回國都。使者一到,岳飛笑著說:「皇天后土,可表此心。」
岳飛在接到十二道金牌回歸時,有一個叫道月的禪師勸他不要回去臨安。但忠義的岳飛為表明自己的忠心,沒聽道月禪師的勸告,仍隨錦衣衛回歸臨安。道月只好留下一首詩送給岳飛:「風波亭下水滔滔,千萬堅心把舵牢;只恐同行人意歹,將身推落在深濤。」
2011-09-09 19:26:00 補充:
岳飛被押回臨安,開始時,秦檜命令何鑄審理,岳飛撕裂衣服把背上「精忠報國」四大字給何鑄看。何鑄被他的精誠所感動,知道他是無辜的,於是回去把詳情告訴秦檜。然而秦檜卻另外叫一個忌恨岳飛的人審理岳飛的冤案。此人假公濟私,極盡誣陷之能事,然而還是找不到證據。
當時岳飛被關的獄中有個亭子就叫風波亭。岳飛知道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不是自己想扶起天數已盡的宋朝就扶得起來的,於是在獄中仍處之泰然,不憂不懼。
2011-09-09 19:26:51 補充:
樞密使韓世忠找到秦檜,追問岳飛的冤獄到底是怎麼回事。秦檜說:「岳飛之子岳雲給張憲的信雖然未得到證實,但這件事『莫須有』。」 韓世忠說:「『莫須有』三個字怎麼能使天下人服氣呢?」
最後秦檜以一手書小紙,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殺害了忠良父子!岳飛死的時候,年僅三十九歲,家無餘財。當全國軍民聽到岳飛被害的消息,個個頓足號呼,悲痛不止。而害死岳飛的秦檜之後惡夢頻發,失魂落魄,並把自己舌頭嚼得膿爛,流血不止而死。其妻子王氏亦死於非命,舌頭拖出二三寸長。「莫須有」由此而來。後人用其指枉加陷害,無中生有、憑空捏造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