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袁世凱既趣事

2011-05-06 6:13 pm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a/Yuan_shikai.jpg/220px-Yuan_shikai.jpg





有冇d有關袁世凱既趣事呢?

佢又係咪真係成日叫人食粟米?

回答 (3)

2011-05-06 9:29 pm
✔ 最佳答案
有人說,袁世凱是「一代梟雄」,為了實現他的野心,很需要一批人為他賣力賣命。他是如何網羅、籠絡這樣一批人呢?
清末,袁世凱在創辦新軍時,相繼成立了三個協(旅),任命誰為這三個協的協統呢?本來,他手下就有三個適當的人選: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
只要袁世凱一紙命令,這三個人就可以走馬上任。但他沒有這樣做,他宣佈,要採用考試的辦法選任協統,而且每次考試只錄取一人。
第一次考試,王士珍考取。
第二次考試,馮國璋考取。
這時段祺瑞緊張無比。他是從德國柏林深造回來的,自認為學問非凡,可是兩次考試都落榜。他擔心,要是第三次考試再挫敗,就要屈居人下,恥辱終身了。
第三次考試的前一天晚上,袁世凱派人找他,請他去帥府見面。段祺瑞忐忑不安地走進了帥府,去晉見袁世凱。
見面後,袁世凱只是與他談一些不著邊際的閑話,沒有談考試的問題。最後,塞給他一張紙條,送他回去。
到了家中,段祺瑞打開紙條一看,原來是這次考試的試題……考試結果,段祺瑞第一名,當上了第三協的協統。為此,段祺瑞感恩不盡,死心塌地為袁世凱賣力。
其實,第一次考試、第二次考試也都是這樣。袁世凱用這個辦法,既可以使被重用的人感激無比,又能使沒升官的人心服口服,可謂棋高一著,煞費苦心。

民國建立以後,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當上了大總統。這時,蒙古各個親王紛紛宣佈獨立,反對共和,企圖保住他們的親王地位。
袁世凱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委任他的部將王懷慶為多倫鎮守使,率兵討伐這些鬧獨立的蒙古親王。
王懷慶率領官兵,經過兩個多月的激戰,終於完全殲滅了蒙古各個獨立的軍隊,大獲全勝。
回到北京,袁世凱嘉獎了王懷慶,叫他將這次作戰的各項開銷列出清單,到國庫報銷。
王懷慶統計了一下,一共花去三十萬元左右。他想多報一些,以便「中飽私囊」,但又怕被袁世凱識破,想來想去,就開了一張四十萬元的軍費報銷單。
第二天,王懷慶拿著報銷單,惴惴不安地親自送到總統府請袁世凱過目、核准。誰知袁世凱草草看了一遍,說:「太少了,回去重寫。」
王懷慶心中的石頭放下了。他明白:這是總統對他「格外施恩」。回去後,他壯著膽子,寫了一張八十萬元的報銷清單。
誰知,袁世凱看了,還是認為太少,仍然叫他回去重寫。最後,王懷慶開出了一張一百四十萬元的報銷清單。袁世凱看了後,才提筆在清單上批了兩個字 :准領。
王懷慶得了這麼大的好處,當然感激不盡,矢志不渝地充當了袁世凱的馬前卒。
袁世凱就是這樣籠絡部下的,他網羅了一大批心腹,為他盡心盡力。
參考: 蕭凡[袁世凱籠絡部屬有一套]
2011-05-07 1:19 am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10/06/OT0910060006.htm
 袁世凱當權以後,章太炎將袁某人比作朱全忠、石敬瑭一類的人物,見袁世凱不予理睬,章太炎便穿一件油乎乎的羊皮襖,腳穿爛鞋子,手持摺扇尋上門去。可能是摺扇扇柄上綴袁世凱頒發的二等勳章,反正闖進總統府沒遇到麻煩。進了總統府以後,他就大嚷要見袁世凱,然而一直到天黑,袁世凱也沒露面。章大怒,掀翻桌椅,提起凳子便往牆上的袁世凱畫像猛砸。並高聲大罵:「袁賊出來!」袁世凱只得派人連說帶哄地把他騙走。
 這件事後人常常覺得有趣,對章的禰衡之氣大加讚賞,也對袁世凱的容忍懷有好感。其實,這是典型的只曉其一,不明其二。假如章太炎在學界和思想界的影響沒有這樣大,袁世凱的行為不一定如此。章的名氣有多大呢?于右任發表文章說:「章太炎,中國近代之大文豪,而亦革命家之鉅子也。」辛亥革命勝利後,總理孫中山特地遣使迎章至南京總統府議事。袁世凱登上大總統寶座後,一直想籠絡章太炎為其所用。先是聘章為總統府高等顧問,又任命章為東三省籌邊使。宋教仁一案後,章認清了袁世凱的本質,起而反袁。章氏反袁的結果是,自1913年8月起遭到袁世凱的軟禁,失去了行動的自由,袁世凱死後才獲釋回家。章的被捕直接導致了他大女兒的自殺。「……其時去京省視老父,乃其洞燭袁世凱之陰謀,始知去京省父,已無意中落入袁之圈套。非但將致老父於死地,即自省亦陷入絕境。遂於八月間,自縊而死。」(湯國梨《太炎先生軼事簡述》)此情此景,哪裡是讓後人津津樂道的趣事呢?不過是性情中人的大儒,遇到專制權力後無可如何的反抗。
2011-05-06 8:08 pm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B07068534/o/701105060019813873434840.jpg


袁世凱的趣事

清末民初,中國社會急劇變革,國人腦後懸挂兩百多年的辮子被激進的革命者視為滿清象徵物而深惡痛絕,剪辮之風逐漸從民間個別自發行為發展到一種社會風氣。辛亥革命期間,晚清內閣總理、民國首任總統袁世凱為適應民意,也被迫剪掉了自己的辮子。與眾人不同的是,剪掉袁世凱辮子的不是理髮師,而是近代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軍人外交家蔡廷幹。蔡廷幹(1861-1935) 字耀堂。廣東省香山縣上恭都上柵村人 (今珠海市香洲區金鼎鎮外沙村)。1873年,蔡廷幹被選派為第二批三十名幼童之一赴美留學,最初分派到康納狄格州哈特福德語文學校學習;不久又進入新不列顛中學讀書,住在麻省斯普林·菲德爾。麥連太大家中。因他比較頑皮,被同學稱之為“好鬥的中國人”。在高等學校將屆畢業之前,曾被分配到麻省羅沃爾機械廠學習。在長達八年的美國生活中,他和多數的留美幼童一樣,在西式教育的影響下,對中國固有的封建禮教社會倫理的觀唸有所淡薄,成為幾名首先剪掉辮子的學生之一。  1881年,清政府下令撤回全部留美學童。蔡廷幹奉調回國後,分配到“大沽水雷學堂”學習,逐漸成長為新式海軍將領,先後參加了1885年的中法馬尾海戰及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戰,其中參與後者的經歷更為精彩曲折。面對強大的日本艦隊,蔡廷幹毫不畏縮,昂然挺立在指揮臺上,指揮屬下艇隊,把日方主力艦“西京丸”從艦隊編隊中分割開來,自己指揮“福龍”號向“西京丸”發射魚雷,由於距離太遠而沒有命中。魚雷已經用完後,“福龍”艇遂全速退出戰鬥。 中途救起不少墮海飄浮的海軍戰士。個人的英勇戰鬥挽救不了弱國的大局。1895年初,日本日軍從海陸兩路夾攻威海衛北洋水師基地,提督丁汝昌服毒自殺。無奈之餘,蔡廷幹與左一營管帶王平(王登雲)率艇隊掩護信使船“利順”、“飛霆”從威海灣西口突圍。但是由於“鍋爐管道受傷”影響航速,終被“吉野“追及,蔡廷幹被俘,後被押送至大扳囚禁。

2011-05-06 12:11:39 補充:
希望可以幫到你!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37: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506000051KK0019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