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如袁世凱沒有出賣維新派,維新運動是否便不會失敗收場?

2011-02-13 11:51 pm
如袁世凱沒有出賣維新派,維新運動是否便不會失敗收場?

回答 (3)

2011-02-16 9:04 pm
✔ 最佳答案
如袁世凱沒有出賣維新派,維新運動仍然是會以失敗收場的.而憑近年史學界對戊戊變法史事的最新探究成果,顯示了袁氏告密並非變法失敗的關鍵 .

維新失敗,改革派本身的失誤相當多.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志士雖有帝師翁同龢的支持,但翁氏的政敵實在太多,如榮祿,李鴻章等;榮李二人得慈禧太后信任而位高權重,翁氏僅憑帝師身份怎能與榮李對抗?結果變法開始推行僅五天,慈禧迫光緒帝下詔命翁氏開缺回籍.康譚失去重要的靠山,為何還不懂得自我警惕?

康有為這個六品官「天真地」欲引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入閣贊襄新政」,涉及到「外國人干預中國內政」的嚴重問題,當時的客觀環境也是不可行的,日本在甲午之役擊敗中國,令絕大多數的中國人視為國恥,但如康有為等主張效法日本維新模式的人就少之又少了.中國人視日本人為寇讎,豈能容忍有仇敵在大清朝廷之內?以滿洲親貴為主心骨的守舊派,就是擔憂改革會令漢人坐大,同時也對日本有所疑忌,於是才會高呼維新變法「保中國不保大清」之說,剛毅更說出「寧可亡國,不可變法」等喪心病狂之話.慈禧是在光緒帝會見伊藤前夕就已從頤和園返回紫禁城,光緒帝與伊藤會面時,他已失人身自由,袁世凱向榮祿「投誠」就更是後話了.

維新派推行行變法中,裁汰冗官冗衙,取消無官職八旗子弟俸祿;廢除八股文令士子須另習新知識以應舉;種種措施皆顯示了變革抵觸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加上推行過急,令敵對勢力拿「無所適從」為由,公開違抗新政.這樣,改革還有成功的希望嗎?(當時切實遵從皇帝旨令的僅湖南巡撫陳寶箴等少數官員而已,光緒實在可憐!)

在罷黜翁同龢的同時,榮祿受慈禧任命當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指揮聶士成,董福祥,宋慶,馬玉昆和袁世凱五支軍隊,其實已是對光緒帝有所暗示.京都內外盛傳宮中將有廢立之事,為何康有為,譚嗣同等不懂得及時「收手」,反而寄望只掌握七千新軍的袁世凱「圍園劫后」?袁氏縱使肯出兵「勤王」,也絕對不能敵得過北洋其他軍隊和京中旗兵的.當然,袁世凱老謀深算,他將自己裝扮成熱烈支持改革的激進派,希望加入受光緒帝寵信的「康黨」中以撈取「好處」;後來見到譚嗣同夜訪,才洞悉光緒只是「空殼」皇帝,袁氏只是想如何洗刷與「康黨」的關係,怎會自掘墳墓?結果就是慈禧發動政變在先,袁世凱向榮祿告密於後. 譚嗣同被捕後,袁世凱恐防譚嗣同供出自己曾答允「圍園劫后」,遂在天津寄一封沒寫字的信予在北京任翰林的義兄徐世昌,徐氏會意,遂運動御史黃某上摺,令慈禧下令將六君子不經審訊即時處斬. 這段頗少人知曉的情節出自寒波[梁啟超]一書中.

由此可見,袁世凱之告密對維新變法成敗的影響力並不如傳統說法的那麼重要.

2011-02-16 18:48:12 補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擔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對朝局的影響力.張之洞探花及弟(他的從兄張之萬更高中狀元),翰林院散館後曾多次奉命赴地方上任學政及鄉試主考官,後來許多官員皆為張氏之門生.維新變法推行初期,張之洞也捐過銀両贊助強學會,他的門生故吏自然紛纷效法;直至帝師翁同龢被罷黜,張之洞便隱然成為士林領袖.他料想變法前途堪虞,便撰寫[勸學篇]出版,公開與康有為的維新派唱反調,以圖明哲保身.以張之洞在士林的影響力,足以像北宋時歐陽修反對王安石那樣,影響讀書人對維新變法的看法.因此,士林勢力對維新派的敵視,是當時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
2011-02-14 6:58 am
不會,因為袁世凱是投機份子,他知道光緒帝押不過,自身難保,到了辛亥革命時,就下注。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2/62n/62n01/62n0101.htm
維新派希望藉皇帝的力量,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但當時清廷的政治已病入膏肓,維新派依靠的光緒帝並無實權,處處受慈禧太后的控制。以慈禧為首的頑固守舊派生怕變法會導致清廷統治不穩,漢人過度掌權,亦害怕改革會影響他們的既得利益,所以極力阻撓改革的進行。這些都決定了維新運動不能成功。
2011-02-14 1:10 am
否,因為維新運動之失敗有很原因,以下為部分因素:
1. 慈禧太后的阻撓
2. 保守派之反對
3. 維新派自身的問題(算得上為主要因素)
- 政策推行太急,百姓因無所適從而感反感
- 缺改革經驗
- 缺支持權勢,因其背後支持者為光緒帝,但當時的實際掌權者為慈禧太后
4. 不得儒者士人支持
- 因維新主張廢科舉,使儒人士子的前途被斷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05: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213000051KK007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