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雜記》的語釋

2010-07-20 5:26 am
《西京雜記》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書。邑人天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而問之。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回答 (4)

2010-07-20 8:14 am
✔ 最佳答案
你好!

答:根據你提供的文言文語釋以下↓

匡衡,字稚圭,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歎,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另提供《西京雜記》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原文 :
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歎,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西京雜記》 譯文
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主人,我想讀遍你家所有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歎,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後記
這篇寓言寫了匡衡少年時讀書的兩件事,一件是鑿壁偷光,一件是借書苦讀。它讚揚了匡衡勇於戰勝艱苦的條件,勤奮的讀書的精神;為後人樹立刻苦讀書的好榜樣。


2010-07-20 12:45:44 補充:
請問樓上,這篇《西京雜記》中是講的「不識文」還是「文不識」呢?

2010-07-20 12:47:19 補充:
請不要用『 好像 』...

2010-07-21 14:02:49 補充:
個人是根據樓主提供的《西京雜記》的文言文語釋。

除了這篇《西京雜記》中一件是鑿壁偷光,一件是借書苦讀以外,難道還有另外文言文篇章嗎...

可否指教~~~

可不能不理會而一了了之哦...

2010-07-21 15:03:43 補充:
你客氣~

知識平台用來交流知識,持有不同的見識可盡情發言,不能說強言己見吧~
參考: yazhenxia ,l中文知識分享 且一手打出
2010-07-24 2:40 am
匡衡,字號是稚圭,勤奮學習而沒有書木。古時的人文盲,家有錢,多書本,匡衡和他有錢人作書,不求償識,主人奇怪問:「匡衡,說:「希望主人讀千遍書,,主人感嘆,把書本送給他,令他成為大學生。
2010-07-20 8:57 am
網友 yazhenxia,「文不識」好像是說那個「邑人大姓」是「不識文」,好像不是那個「邑人大姓」的名字。

2010-07-21 03:36:32 補充:
網友 yazhenxia,《西京雜記》裡是寫著「文不識」,不是「不識文」。

而我是在說「文不識」在這裡是指那個「邑人大姓」是不懂得「文」這東西吧了。

如果閣下認為那個「邑人大姓」的名字真的是「文不識」的話,你盡可不用理會我的意見。

2010-07-21 14:31:00 補充:
小子才疏學淺,豈敢指教。

《西京雜記》說匡衡的文章,確實只有這一篇,並無其他,這是可以確定的。

至於「文不識」之言,恕小子才疏,不知其言實意 (實是名字),強言己見,請閣下恕過小子無知,感激不已。
2010-07-20 7:32 am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隻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
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讀完.
匡衡很著急,心裏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
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看,啊!原來從壁縫裏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這就是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參考: yahoo


收錄日期: 2021-05-03 04:01: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719000051KK018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