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既意思(要多)

2010-03-25 2:22 am
eg:復可以有:回去.還原.報仇 又既意思
甘呢D咩意思:了..姑..聊..賦

回答 (2)

2010-03-25 5:04 am
✔ 最佳答案
「了」的意思:
一.明白、懂得。如:「一目了然」。宋˙陸游˙醉歌:「心雖了是非,口不給唯諾。」
二.完畢、結束。如:「不了了之」、「責任未了」。老殘遊記˙第十九回:「今日大案已了,我明日一早進城銷差去了。」
三.完全。與否定語「不」、「無」等連用。有「一點也不……」的意思。如:「了無新意」、「了無生趣」。
四.與「得」、「不」等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辦得了」、「寫不了」。
五.聰明、慧黠。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六.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束。如:「到了」、「天黑了」、「吃了再走」。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七、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示不耐煩、勸止等意思。如:「走了,還談這些幹什麼?」、「別哭了,事情會好轉的。」、「好了,吵了一天還不夠!」

「姑」的意思:
一.稱謂:(1) 婦女對丈夫母親的稱呼。如:「舅姑」、「翁姑」。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謁諸姑。」漢˙王充˙論衡˙偶會:「父歿而子嗣,姑死而婦代。」(2) 婦女對丈夫姐妹的稱呼。如:「姑嫂」、「大姑」、「小姑」。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唐˙李白˙去婦詞:「回頭語小姑,莫嫁如兄夫。」(3) 子女對父親姐妹的稱呼。如:「姑媽」。新唐書˙卷一一五˙狄仁傑傳:「且姑姪與母子孰親?」
二.泛稱婦女。如:「小姑獨處」。呂氏春秋˙先識覽˙先識:「商王大亂,沉于酒德,辟遠箕子,爰近姑與息。」
三.出家修行的女子。如:「尼姑」、「道姑」。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逐朝每日到俺這觀裡來,與貧姑攀話。」
四.姓。如春秋時越國有姑浮。
五.暫且。如:「姑且一試」。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聊」的意思:
一.樂事﹑興趣。楚辭˙王逸˙九思˙逢尤:「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遊。」王延壽˙注:「聊,樂也。」
二.姓。如漢代有聊倉。
三.藉﹑依賴。如:「民不聊生」。文選˙王粲˙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四.閒談。如:「聊天」﹑「閒聊」。
五.姑且﹑暫且。如:「聊備一格」﹑「聊表寸心」。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六十首之三十五:「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賦」的意思:
一.徵收。說文解字:「賦,斂也。」漢˙錯˙論貴粟疏:「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二.給與、授與。如:「賦與」、「天賦異稟」。漢書˙卷十一˙哀帝紀:「太皇太后詔外家王氏田非冢塋,皆以賦貧民。」
三.吟詠、寫作。如:「橫槊賦詩」。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屈原放逐,乃賦離騷。」晉˙陶淵明˙自祭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
四.分布、散布。詩經˙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賦。」毛亨˙傳:「賦,布也。」
五.稅收。如:「稅賦」、「田賦」。漢書˙卷十一˙哀帝紀:「民貲不滿十萬,皆無出今年租賦。」
六.詩經六義之一。鋪陳直言其事,有別於比喻和托物起興。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詩有六義,其二曰賦。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
七.文體名。介於詩與散文之間的韻文,多用來寫景敘事。盛行於漢魏六朝。如:「詩、詞、歌、賦。」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及渡湘水,為賦以弔屈原。」唐˙李白˙大獵賦:「白以為賦者古詩之流,辭欲壯麗,義歸博達。」
八.資質。如:「稟賦」。

(資料摘自「國語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

2010-03-25 01:31:51 補充:
多謝晒做001回答嗰位網友,我真係喺字典搵倒喱幾個字嘅資料呀。

2010-03-25 16:42:06 補充:
求求你呀,揀我做最佳回答呀,求求你呀!
參考: mkhy
2010-03-25 4:26 am
字典上面有架!你找下啦!


收錄日期: 2021-04-26 18:49: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324000051KK0114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