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唐室主要亡於藩鎮割據還是宦官專權?

2010-01-07 1:36 am
你認為唐室主要亡於藩鎮割據還是宦官專權?

回答 (4)

2010-01-08 1:47 am
✔ 最佳答案
藩鎮割據被視為安史之亂對唐朝所帶來的最大後遺症.早在亂事發生前,各藩鎮所手握的兵員已相當可觀;安祿山一身兼領三鎮,於是才有造反作亂的憑藉.安史亂平後,唐室為封賞立功將領及安撫叛軍降將,任命他們當節度使;一時間藩鎮數目激增.且節度使自行擅立承繼,扣壓稅收不上繳中央和自選官吏等行徑,則顯示他們對大唐天子已有不臣之心.晚唐時藩鎮儼於獨立王國,藩鎮之間或互相攻伐或聯合抗中央.後來唐朝就是亡於藩鎮朱全忠之手.由此可見,安史之亂對唐朝最大的負面影響,就是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室並未徹底消滅安史的餘部,也未實行削藩,相反地為瓦解、安撫叛軍降將,仍就地把他們封為節度使,使其盤踞邊鎮要地,還有一些功臣也被封為節度使,於是形成「自國門以外,皆分裂於方鎮」之局,成為唐朝中葉以後的巨患。特別是河北三鎮(成德之李寶臣、盧龍之李懷仙、魏博之田承嗣),原都是安史餘孽割據的地方,最為跋扈。代宗末年,田承嗣死,由其侄田悅繼位,開藩鎮世襲之先例。從此,割據一方的節度使父死子繼,官爵自為,甲兵自擅,刑賞自專,戶籍不報中央,賦稅不入朝廷,儼然似獨立王國。藩鎮還經常叛亂,甚至出兵攻佔長安,使全國長期陷入地方割據、混戰的局勢中,一直延續到唐室之滅亡。


2010-01-07 17:49:03 補充:
史學家陳寅恪曾言:「安史之霸業,雖俱失敗,而其部將所統之民眾,依舊保持勢力與中央政府對抗,以迄於唐室之滅亡。」
參考: , 陳寅恪
2010-02-19 11:17 pm
其實我覺得宦官是主因,藩鎮那些只是後來宦官的軍事力量已經敗壞,在地方叛亂的時候他們才趁機而起,進入權力的中心

唐代中后期曾出了不少明君,如憲宗再受制於宦官的情況下,亦曾經消滅了數個強大的藩鎮,武功赫赫。唐代的君皇,好像順宗,文宗曾經嘗試奪回權柄,進行改革,但均被宦官粉粹,最后鬱鬱不得志,飲恨而死。宣宗,昭宗亦是受制於宦官之下,小心翼翼地做人,盡量不要與宦官勢力發生矛盾,縱然有心力挽,也不敢出盡全力。

藩鎮并非不可除,只是中央那邊根本就不能有效地積儲力量,眼前鬼卒皆為妖。那也是回天乏術啊
2010-01-07 11:36 pm
個人認為第一位答錯了
就算沒有宦官專權
朱全忠也會養兵滅唐
這只是時間的問題
2010-01-07 5:17 am
唐末
宣宗之後,懿宗李漼與僖宗李儇是著名的無能之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

懿宗驕奢淫逸,寵信宦官。懿宗即位時(859年),社會貧富差距很大,民變四起,而南詔又在此時向唐朝發動戰爭。防備南詔攻擊的桂林軍人反因為遲遲不能回鄉而嘩變,擁糧料判官龐勛為首領,再度爆發民變。但是,懿宗卻依然沉湎於遊樂,仍然好大喜功,任用奸佞,唐朝的政治局勢日益惡化。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十九日,懿宗駕崩,接替即位的是僖宗。僖宗專好鬥雞打毯,終於釀成黃巢民變。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長安被黃巢攻克,僖宗逃亡到四川。後來農民軍被以朱全忠為首的政府軍擊敗。但是,由於宦官與藩鎮之間再爆鬥爭,僖宗又被宦官挾持到鳳翔,而藩鎮的軍隊則在長安城大肆搶掠。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六日,僖宗駕崩。接替即位的是是其弟昭宗李曄。昭宗即位之初還有恢復之心,但藩鎮勢力已尾大不掉,昭宗的改革遭到失敗,他的意志也日益消沉。天復三年(903年),昭宗被朱全忠押解回京,朱全忠發兵將宦官全部殺死。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又提出遷都洛陽,長安宮室因此完全被毀。天祐元年八月十一日夜,昭宗被害。接替即位的是昭宗第九子哀帝李柷。此時唐朝已經名存實亡,哀帝不過是個傀儡。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並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黃河,史稱白馬之禍。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梁(史稱後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都於開封。唐朝滅亡。

歐陽修、宋祁的《新唐書》在南詔傳批評唐朝:「唐之治不能過兩漢,而地廣於三代(夏、商、周),勞民費財,禍所繇生。晉獻公殺嫡,賊二公子,號為暗君。明皇一日殺三庶人,昏蔽甚矣。鳴呼!父子不相信,而遠治閣羅鳳之罪,士死十萬,當時冤之。懿宗任相不明,籓鎮屢畔,南詔內侮,屯戍思亂,龐勛乘之,倡戈橫行。雖凶渠殲夷,兵連不解,唐遂以亡。《易》曰:『喪牛於易。』有國者知戒西北之虞,而不知患生於無備。漢亡於董卓,而兵兆於冀州;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易》之意深矣!」[

我本人覺得是宦官專權 如果不是宦官專權 朱全忠就不會發兵將宦官全部殺死
參考: me add網上


收錄日期: 2021-04-26 14:07: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106000051KK010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