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弈訢的問題

2009-12-24 2:28 am
為何弈訢在咸豐死後要幫慈禧奪權和將八位顧名大臣殺掉?

回答 (2)

2009-12-24 3:10 am
✔ 最佳答案
清文宗(咸豐)為孝全成皇后所出, 孝全崩時,文宗方十歲, 為恭王生母靜皇貴妃所撫育。王壬秋 "祺祥故事" 記 : 恭忠王母, 文宗慈母也。全太后以託康慈貴妃 ; 貴妃舍其子而乳文宗, 故與王如親昆弟。
康慈為文宗即位後, 所上靜皇貴妃的尊號 ; 恭王只小文宗一歲, 二人同在靜皇貴妃的照料之下, "如親昆弟" 是非常自然的事。

猜嫌之起, 首先是恭王未得大位。宣宗亦必想到, 恭王才勝於兄而未能嗣位, 內心難免不服, 因而在建儲的同時, 硃諭封皇六子奕訢為恭親王。
直到咸豐五年, 康慈皇貴太妃病篤, 為封號一事, 文宗終於跟恭親王絕裂。
"祺祥故事" 記 : 會太妃疾, 王日省, 帝亦省視。一日, 上問安入, 遇恭王自內而出, 上問病如何 ? 王跪泣曰 :"已篤 ! 意待封號以瞑。"上但曰 :"哦 ! 哦 !" 王至軍機, 遂傳旨令具冊禮。所司以禮請, 上不肯卻奏, 依而上尊號, 遂慍王, 令出軍機, 入上書房 ; 而減殺太后喪儀, 皆稱遺詔減損之。自此遠王同諸王矣。
當然, 禮部具奏, 文宗如果拒絕, 將蒙受不念撫育之恩的惡名, 不得已明詔尊為康慈皇太后, 不過恭王此舉, 在文宗看來形同挾制, 兄弟至此遂生嫌隙。
文宗至死都未與恭王和好, 甚至因此導致日後的辛酉政變。

清咸豐十一年辛酉七月十六日,文宗崩於熱河。遺命以皇長子載淳繼位,並派怡親王載垣等軍機大臣,額駙景壽及輔國公肅順等總共八人,“贊襄一切政務”。這就是清朝家法中,“顧命大臣”輔弼幼主的制度。

不久,幼帝的生母慈禧太后(其時仿明朝萬曆的成例稱她“聖母皇太后”),既不甘於大權的旁落,又深憾於肅順的跋扈,於是與文宗異母弟恭親王奕訢密謀,奪取政權,由“顧命”而變為“垂簾”,兩宮臨朝稱制於上,恭王總攬全局於下,是為近代史上有名的“辛酉政變”。

“辛酉政變”爭權的兩方,縮小範圍來說,一方為慈禧和恭王,一方是肅順及其同黨。但肅順為文宗所重用,而文宗的重用肅順,則在恭親王于咸豐五年奉旨“罷直軍機,回上書房讀書”以後,為此文宗與恭親王兄弟失和的表面化。換言之,沒有恭親王于咸豐五年的退出軍機,就沒有肅順于咸豐六、七年始的逐漸被重用,即令肅順在御前當差,有心攬權,則以恭親王的地位,足以裁抑,然則文宗的末命,必以嗣君付託恭王,不特無“政變”之可言,且亦無“垂簾”之變局。王湘綺詩:“祖制重顧命,薑姒不佐周”,“垂簾”原是恭王與慈禧合作的條件之一,倘恭王亦在“顧命”之列,一定也跟肅順、載垣一樣,對“垂簾”之議,持堅決反對的態度。

由此可見,“辛酉政變”實種因於文宗與恭王的兄弟失和,其間牽涉到帝位、親情、禮法、隱衷。重重因素的糾結,構成了複雜微妙的過程。

英法聯軍,進逼京師,文宗以“秋獮木蘭”為名,倉皇避往熱河,命奕訢留京“辦理撫局”,則由於肅順的製造空氣及守舊派的推波助瀾,相率以為奕訢將借洋人的勢力,重演“土木之變”的故事,甚至連惇親王奕誴(五王爺)亦相信奕訢要謀反。於是文宗與恭親王手足之間,猜忌愈深。

總之,如無牢不可解的心病,則以兄弟之親,讒言不入,文宗末命的顧命八大臣,當以奕訢為首。“祖制重顧命”,以恭王的才具,執行尊嚴的家法,慈禧決不可能取得任何政治上的權力。照這樣看,清文宗與恭親王的手足參商,不過便宜了慈禧一個人而已。歷史的因果關係,有時奇妙難測,此為一例。

2009-12-23 19:34:31 補充:
奕訢幫助西太后對付肅順,最重要的當然是以政治利益為重,大概奕訢認為咸豐帝的遺詔並非親筆,極有可能是肅順假傳聖旨,肅大人可以將自己排除於顧命之列,他日也可以以假傳聖旨之法來取自己性命.因此貴為皇帝至親的恭親王當然不能坐以待斃了.奕訢也可能認為,除去肅順集團後,自己以皇叔之尊和擁戴之功,就必獲同治和兩宮太后的倚重,當沒有皇帝之名但有天子之實的權臣.但慈禧眼光銳利,看穿奕訢的野心,因此早以密謀向他奪權.

2009-12-23 19:44:02 補充:
顧命八大臣並非全部死於非命,肅順被處斬,身為親王的載垣和端華「賜自盡」,其餘五人中,額駙景壽向慈禧投誠,獲重新起用,另四人判革職充軍.黨附肅順的黃宗漢,陳孚恩則被嚴懲.

2009-12-24 09:15:09 補充:
哈!
Joyce抄我?!
2009-12-24 3:45 am


歷史是沒有如果的.

清宣宗如果傳位於當時祇有18歲的奕訢的話,以奕訢高傲和恃強好勝的性格,大概與其兄清文宗一樣,對洋人採取强硬態度,重用葉名琛在廣東排外,因而無可避免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同樣導致生靈塗炭.過後他才懂得反思,繼而開展洋務運動,富國強兵,但卻會受到倭仁等保守勢力的阻撓而波折重重.

七王爺奕譞則因循固執兼對漢人猜忌,酷似其父,大概他會重用守舊的滿蒙大臣而排擠漢大臣於中樞之外,這樣就令曾左李胡等漢大臣無出頭之日,而太平天國和捻軍的反清鬥爭將曠日持久,令滿清有提早「摺埋」的危機.

載湉如果跟隨奕譞長大,受到其父影響,則難免會思想偏狹,同樣會發生甲午慘敗及瓜分危機.至於他會否進行改革則取決於有沒有翁同龢這樣開明的師傅開導他了.

很不幸,就是因為慈禧的出現,所以才注定愛新覺羅氏亡於葉赫那拉氏了.


當時領導湘軍平亂的曾國藩已常常與心腹幕僚議論時政,其中趙烈文評論奕訢雖然有才但只屬小智,根本不能挽救大廈於既倒.起初曾氏對趙氏的意見「頗不懌」,然而經歷入京覲見慈禧太后(慈禧對曾氏的態度頗冷淡)和赴天津處理教案(曾氏迫於無奈屈服於洋人壓力,處死無辜的中國人)兩件事之後,曾氏遂對自已效忠的大清帝國死心了.他的日記中有不少篇幅是抒發心中抑鬱及希望早點離開人世的想法,可見大清王朝的走向衰亡是必然的事.


收錄日期: 2021-04-15 22:11: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223000051KK0140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