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對晚清的影響?

2009-12-11 8:24 am
唔該最好200-300字
因為要交project

回答 (2)

2009-12-11 5:35 pm
✔ 最佳答案
孫中山對晚清的影響:

對於孫中山的歷史貢獻分析,主要是認為孫中山的確是近代倡導共和革命,成功組織成分複雜的各種反滿勢力,並注入西方現代政治理論與憲政思想成分的領導人。而孫中山雖亦重視掌握領袖權力,但較具理想色彩,較能為制度建設之需要而放棄政治資源。孫中山雖倡導武力推翻滿清君主專制,武力弭平軍閥割據,但使用之手段較為溫和,善後措施較為寬容,不採徹底剷除之作法,與蔣中正或毛澤東等強調組織紀律而嚴厲懲處反對者不同。

孫中山亦為中國政治經濟現代化之重要階段性人物。孫中山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憲政民主,人民主權(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權力分立制衡,與社會主義等等。另加上其個人認為有必要保留的中國傳統制度機構——監察權與考試權,形成五權憲法學說。對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國的普及,具有推動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產主義派對中國未來建設的深入探索。而孫中山在其中採取某種折衷立場,卻堅持共和民主之憲政體制,至今仍有其價值。

清末的革命團體普遍只有鬆散的組織,多數革命起義事實上並非直接由孫中山所領導,而是由黃興籌劃與統帥,時人也多將孫中山、黃克強兩人並稱「孫黃」。至於革命黨內,認同黃為實際領導革命的黨人也不在少數。可惜的是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後,黃的人馬被逐漸排除在中國國民黨之外,黃的貢獻則長期遭到忽視,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受到兩岸三地重視。孫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執以致與同志反目。例如同盟會時代之章太炎、中華革命黨時之黃興,皆曾為孫之股肱,而後來反目不相往來。此外,孫對革命的奉獻也許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說般遠遠超過其他革命人士的貢獻。但不可否認孫中山在倡導革命思想,組織、領導革命團體都是處於領導者的地位。孫中山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犧牲與貢獻也為多數人所認同,只是有些人認為他不應該被稱為國父。

孫中山在推翻清朝專制統治的革命活動中,曾經利用漢族中針對滿族的民族主義情緒,為明朝的專制統治者寫下祭文。這與革命黨反對君主專制、擁護民主共和的精神並不相符。
劉宗正批評孫中山有大漢族主義的思想,指出孫中山試圖宣揚漢族同化少數民族的合法性,例如:「就歷史上說,我們四萬萬漢族是從那一條路走來的呢?也是自帝國主義一條路走來的。我們的祖宗從前常用政治力去侵略弱小民族」(民族主義第四講)、「中國自秦漢而後,都是一個民族造成一個國家」(民族主義第一講)。「有人說,清室推翻以後,民族主義可以不要。這話實在錯了。……現在說五族共和,我們國內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應該把我們中國所有各民族融化成一個中華民族。……並且要把中華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後民族主義乃為完了。」2005年代,一些學者則質疑,與漢族體形、血統、語言、宗教、生活習慣根本不同的維吾爾族都能算是中華民族,為何文化與漢族相似的日本、朝鮮、越南反而不屬於中華民族呢?因此認為孫文理想中的中華民族,是充滿著種族優越感(ethnocentrism)與專斷霸權主義,且毫無民族人類學、種族學與文化關聯根據的虛構名詞。
2009-12-12 1:05 am
後繼清朝的中華民國的主流歷史觀認為,清末新政多為清廷在辛丑和約後,因為反清情緒高漲及革命黨開始座大,為了收攬人心的緣故,而推行的敷愆政策。不少政令有慈禧太后本人後諭不用切實執行。
這種史觀,在後來和中華民國對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並未有太大的修改。在21世紀初期開始,有歷史學者認為清末新政的成果其實被中華民國以確立政權合法性的政治原因而被過度貶低。各省諮議局中的精英,連同回國的留學生,及新軍是後來辛亥革命的主要響應者。中國的警察制度是從清末開始發展,民國早年的官僚及國會議員多是清朝已經是各省諮議局中的成員,單靠革命黨單薄之力並不能創見民國早年已略具之政黨政治規模。
立憲運動雖然是清廷的緩兵之計,卻普及了民權觀念,推動了民間的自省精神。當時,人們都認為立憲應以人民為主體,各省也自發箝備憲政。 至於為速開國會,進行的請願運動,更顯示國人對清廷的高壓毫不畏懼。此外,民辦報刊宣揚的革命思想,以及憲政團體的激烈行動,更超出政府控制和傳統社會規範以外,表現出以人民為本的近代精神。
但除此之外,基本上並沒有任何歷史學者能夠提出實證推翻清廷推行變法,並無真正還政於民之誠意之根本定論。









收錄日期: 2021-04-19 20:48: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211000051KK0004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