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安史之亂開放式問題 -- 20分

2009-10-29 3:48 am
我想問
安史之亂裡面,安祿山、楊國忠、唐玄宗,
三個邊個要為這場戰爭付上最大責任?
點解?

5該大家幫一幫我,THX。
更新1:

三個邊個要為這場戰爭付上 最大 責任? 三個要選一個!!!

回答 (3)

2009-10-29 9:08 pm
✔ 最佳答案
安史之亂是唐代於755年至763年所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由於發起叛唐者乃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經過
安祿山起兵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趁唐朝廷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在薊城南郊(今北京西南)誓師,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於范陽起兵。當時全國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守令或逃或降。

唐軍抵抗
唐玄宗於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了安祿山反叛的消息,相當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準備防守;振著任命他的第六皇子榮王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長安失守與玄宗退位
唐玄宗於十一月十五日派特進畢思琛往東都洛陽募兵防守。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上阻礙,但由於楊國忠的無能,使安祿山於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陽。東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不肯投降,被俘後為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負責守衛洛陽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採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可是因為唐玄宗聽了監軍宦官的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唐室處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後,任命哥舒翰為統帥,鎮守潼關。由於地勢之險,唐室本可利用此一優勢暫時死守,保衛京師。可是由於唐玄宗與楊國忠想儘快平定亂事,迫其領20萬大軍出戰,最後以失敗收場。潼關一破,都城長安震驚,失陷在即。唐玄宗於六月十三日凌晨逃離長安,到了馬嵬坡(今陝西興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將士飢疲,六軍不發,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請殺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楊國忠被亂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處死楊貴妃。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靈州自行登基,是為唐肅宗,後世史家認為「馬嵬之變」是一場「有計畫的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靈州,在今寧夏吳忠市區),奉詔討伐,次年郭子儀上表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聯合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

史思明奪權
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安慶緒殺父安祿山,自立為帝,年號載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太原。同年,長安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洛陽敗逃退據鄴(今河南安陽),其部將李歸仁率精銳及胡兵數萬人,潰歸范陽史思明。因契丹、同羅等族組成的精兵大部歸史思明,安慶緒謀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領13郡及兵8萬降唐,唐封他為歸義王,任范陽節度使。

唐廷對史思明不放心,策劃消滅他,不料計劃外洩,史思明復叛,與安慶緒遙相聲援。乾元元年(758年)安慶緒為郭子儀等統兵20餘萬所圍困,後增至60萬。次年得史思明之助,大敗唐九節度使之60萬軍,其圍遂解。宦官魚朝恩讒毀,子儀被召還長安,解除兵權,處於閑官。不久安慶緒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兵返范陽,稱「大燕皇帝」。

戰亂結束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並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僕固懷恩率朔方軍追擊史朝義。

寶應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今河北北部)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今河北中部)節度使,薛嵩為相衛節度使,此後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三個也是
2009-10-31 8:20 pm
搞乜鬼兩個答案也是只懂得將網上資料搬字過紙,卻沒有個人看法?
2009-10-31 4:42 am
安史之亂是唐代於755年至763年所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由於發起叛唐者乃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寶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编辑] 背景



安史之亂前的領地
唐代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及唐玄宗的「開元之治」後,國勢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達至鼎盛狀態,屬史無前例的盛世。安史之亂發生後,對中國後世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编辑] 藩鎮的設立與勢力坐大
隨著唐太宗、唐高宗在位期間屢次開彊拓土、先後討平了東、西突厥、高句丽等,使初唐时代建立了一個很遼闊的邊境。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722年)便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支度使等職而兼管豁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令原為地方長官之州刺史變為其部屬。據《新唐書志第四十 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節度使因而雄據一方,尾大不掉,成為唐室隱憂。
[编辑] 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
唐初,全國實行府兵制共置634個折衝府,當中261個位於保衛京師長安的關中,故军事战略相对来说是外輕內重,保證唐室有足夠的兵力保衛京師及其政權。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設之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開元十四年(726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而天寶中期,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镇節度使。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擁兵14.38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收錄日期: 2021-04-20 18:41: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028000051KK0114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