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係唔係忠臣??

2009-03-29 4:33 pm
張居正係唔係忠臣??
要有解釋...

回答 (2)

2009-03-30 6:49 am
✔ 最佳答案
當時神宗年幼,張居正得到當時攝政的神宗生母李太后的完全信任,一切軍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決,前後當國十年,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居正實行考成法,加強對官員的考評,並裁減了大量的冗官冗員。他清查地主隱瞞的田地,推行一條鞭法,改變賦稅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財政狀況有所改善;用名將戚繼光、李成梁等練兵,加強北部邊防,整飭邊鎮防務;用潘季馴主持浚治黃淮,亦頗有成效。萬曆五年張居正父親去世。按官制應守孝三年,張居正在萬曆帝的支持下提出奪情,一時間遭到多方面的劇烈攻擊。張居正對領頭官員進行杖刑,強力壓制反對意見。最終事態平息,但張也處於與大多數官員為敵的境地。萬曆七年萬曆皇帝因夜與宦官張鯨遊玩時行為不檢,遭到李太后訓斥,張居正為萬曆皇帝寫了〈罪己詔〉,由此埋下日後的禍根。一次萬曆皇帝在讀《論語》時,誤將「色勃如也」之「勃」字讀作「背」音,張居正厲聲糾正:「當作勃字!」聲音太大,嚇得萬曆皇帝驚惶失措,在朝的大臣無不大驚。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張居正輔政)宮府一體,百辟從風,相權之重,本朝罕儷,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嚴父,又有加焉。」晚年張居正的權勢之大,連萬曆都有所忌憚,其父病逝,他奉旨歸葬,坐著32人抬的豪華大轎,內附有清洗排洩等設備,吃飯時菜餚過百品,。通縣知縣張倫拍足張老太太馬屁,老太太對張居正說:「一路煩熱,到了通州一憩,才有如游清涼國 。」張居正提拔張倫為戶部員外郎。對於晚年的生活有人指責其驕奢、專權,為世人非議。

《明神宗實錄》說張居正:「性沉深機警,多智數。……及贊政,毅然有獨任之志。受顧命于主少國疑之際,遂居首輔,手攬大政,勸上力守(行)祖宗法度,上亦悉心聽納。十年內海寓(內)肅清,四夷讋服,太倉粟可支數年,冏寺積金至四百餘萬,成君德,抑近倖,嚴考成,綜(覈)名實,清郵傳,核地畝,詢經濟之才也。……惜其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鉗制言官,倚信佞,方其怙寵奪情時,本根已斷矣。威權震主,禍萌驂乘。何怪乎身死未幾,而戮辱隨之。」其中「威權震主,禍萌驂乘」可以道出為何張在身後即招致滅族之禍。張居正本人經常對下屬說:「我非相,乃攝也。」
海瑞評價張「工於謀國,拙於謀身」。
林潞《江陵救時之相論》讚許:「江陵官翰苑日,即已志在公輔,戶口阨塞,山川形勢,人民強弱,一一條列,一旦柄國,輔十齡天子,措意邊防,綢繆牖戶。故能奠安中夏,垂及十年,至江陵歿,蓋猶享其餘威,以固吾圉者,又十年也。」[6]
李卓吾因好友何心隱死於非命,對張一向有偏見,在張居正死後也感慨的說出一些良心話:「江陵(指張居正)宰相之傑也,故有身死之辱。」
王世貞「心服江陵之功」,但在《嘉靖以來首輔傳》批評他:「器滿而驕,群小激之,虎負不可下,魚爛不復顧」,「沒身之後,名穢家滅」。
陳治紀引羅中丞語:「居正受遺輔政,肩勞任怨,日久論定,人益追思。」
鄒元標說:「江陵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國爾之議,死而後已。謂之社稷臣,奚愧焉!」
萬斯同說張居正「雖曰瑕不掩瑜,而瑕實甚矣」,「挾宮闈之勢,以驕蹇無禮于其主」。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肯定張居正,但仍稱他「自信過度,不能謙虛謹慎,不肯對事實做必要的讓步」。
黎東方稱張居正為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也是漢朝以來少有的,諸葛亮和王安石勉強可以和他相比。
龔鵬程認為張「剛騺忮、玩弄權術、排擠異己是張居正的致命傷。這是他性格上的弱點,故人人都承認他的政績,卻人人不喜歡他」。
參考: wiki
2009-03-29 6:24 pm
明朝政治最大的缺陷是太祖在洪武十三年廢掉宰相。太祖和成祖是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們有能力作到親自指揮六部,而且也確實指揮得當,但明朝並非每個皇帝都有「皇帝兼宰相」的能力。仁、宣二宗幸有三楊輔政,才得以小康。但之後明朝的皇帝都不如太祖、成祖,閣臣也比不上三楊,國事自然敗壞。張居正斷然確定內閣的地位,把太祖廢項的過失彌補過來。
這裡,我們要強調的是張居正對明朝中後期政治上的影響。張居正雖然獨攬大權,但他並非不懂分工的重要性,他只在做到「盡責」二字。他對自己負責,也要求底下的人要負責。張居正並未把六部的權利剝奪淨盡,事實上他也給他們應有的權利,讓他們有充分的權利去管理下一層的官員。張居正能在短時間之內,完成極大的改革,就是因為他指揮靈活,運用自如,也全靠了這個整體。
可惜,他一去世,他所建立的體制也跟著荒廢,高階成的權利一下子真空。神宗被張居正壓抑了十年,終於得以解脫,於是慌怠政治、不理朝政,沉溺於奢華的生活。而繼任的閣臣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故作平庸,缺乏政治責任感。明朝的政治從此濟弱不振。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32: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329000051KK003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