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no

2007-02-20 5:56 am
piano informmation...................

回答 (5)

2007-02-21 5:03 am
✔ 最佳答案
鋼琴 (PIANO)

鋼琴 (piano forte 或 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弦。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它所含的音域比任何其他樂器都多----通常是超過 7 個八度音程,從A2到C’’’’’ 此外,它的力度音域也只有風琴比它強。鋼琴發源於歐洲,十七世紀末,義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發明的一種類似現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鋼琴的發展

1. 早期鍵盤樂器
大鍵琴與古鋼琴(小鍵琴)
從十六世紀末葉開始,大鍵琴和古鋼琴的兩種鍵盤樂器逐漸盛行起來,直到十八世紀末了,才被鋼琴取而代之。

--- 大鍵琴(Harpsichord)與古鋼琴發聲原理截然不同的是大鍵琴,它是被極盡裝飾的樂器,形狀與現今之三角平台鋼琴相似,有二層或三層鍵盤。大鍵琴的聲音是琴弦被撥動而成,清晰且犀利,可惜的是,聲音不像鋼琴,容易變得斷斷續續。

--- 古鋼琴(Clavichord)又稱小鍵琴,是早期鍵盤樂器的一種,十五世紀便已出現。它由扁薄的長方形盒子構成,沒有腳,可以放在桌上彈奏。外觀雖然和大鍵琴一樣,但並不是撥弦發聲,而是用槌子(Hammer)敲弦發聲的,這種裝置和近代的鋼琴相似,只是裝置較為簡陋,音量較弱,音色也不太明亮。

2. 鋼琴發展過程
鋼琴大約是在1709年由義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ristofori)所發明。從鍵盤樂器發展的歷史來說,現代鋼琴(Pianoforte簡稱Piano)的構造,是由鋼琴的前身 - 以撥弦發音的大鍵琴(Harpsichord)與以撞絃發音的小鍵琴(Clavichord)演進而成的。

克里斯多佛利稱他的琴為「能發出強弱聲響的大鍵琴」(Grave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由這幾個字我們得知鋼琴早期稱謂的來源 - pianoforte。

3. 現代鋼琴
現代鋼琴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為直立式鋼琴(upright piano),一為三角平台式(grand piano)。直立式裡有標準尺寸及小號直立琴,三角平台琴則有許多尺寸,從最小到演奏會使用的大型平台鋼琴。早期鋼琴中還有一種長的四方形樣式及直立起來的三角形鋼琴。

鋼琴基本上有八十五至八十八個琴鍵,鋼琴有二至三個踏板,最重要的有兩個,一個在右,叫強音踏板,促使所有斷音裝置被解除,令任何弦被擊時能自由地震動,直到踏板被解放;在左邊的叫柔音踏板,是一個能造出柔和的聲音的踏板。
2007-02-22 10:33 am
The most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you could find from the following two hyperlinks.

For English:
http://en.wikipedia.org/wiki/Piano

For Chinese: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B%BC%E7%90%B4&variant=zh-hk

Also, you can get a lot of information from Microsoft Encarta, Microsoft Student, Britannia Encyclopedia, or alike.
2007-02-21 9:01 pm
鋼琴的歷史
  鋼琴外文名為“Piano”,它的全名應叫”Pianoforte“,意為”弱強“。由於這件樂器既能發出弱音,又能發出強音,才有了這樣一個極為形象的名字。后來,也許是為了稱呼上的方便,人們將表示強音的“forte”略去,隻保留表示弱音的“piano”,並沿用至今。

  鋼琴的前身是撥弦古鋼琴,也稱作羽管琴鍵。它與鋼琴的內部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在琴體內部裝有音板和許多拉緊並列的琴弦。不同的是鋼琴的弦槌擊弦發音,撥弦古鋼琴用羽管制的撥子撥弦發音。此外,還有一種與它們同一血統的鍵盤樂器——擊弦古鋼琴,它同樣是一種裝有擊弦裝置的樂器,用銅制的 形槌擊弦發音﹔它的應用范圍不如撥弦古鋼琴廣泛,主要用在當時的貴族家庭中演奏。

  17世紀到18世紀間,撥弦古鋼琴在當時的音樂生活中有著相當顯赫的位置,可以說是它的全盛時代。至18世紀初,歐洲大陸音樂迅速發展,音量弱小的撥弦古鋼琴已不能滿足當時音樂家們的需要,因而逐漸被音量洪大的鋼琴所取代。

  鋼琴的發明者是巴爾托洛奧·克裡斯托福裡,他是意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制作師。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形,制作出一架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他在鋼琴上採用了以弦槌擊弦發音的機械裝置,代替了過去撥弦古鋼琴用動物羽管波動琴弦發音的機械裝置。從而使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並能通過手指觸鍵來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在克裡斯福裡的第一架鋼琴出現后的一百年裡,撥弦古鋼琴仍為人們所應用,但更多地是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故以弦槌代替撥弦發音就成為當時鍵盤樂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鋼琴的標志與象征。 1709年后,克裡斯托福裡又進一步改革了原來擊弦機的結構,他在這部機械中安裝了一種與現代擊弦機的復震杠杆系統近乎完全一致的起動杠杆,使擊弦速度比原來加快了10倍,而且可以快速連續彈奏﹔音域也增加為4組﹔可以說這就是現代鋼琴的雛形。他的這一發明為以后的鋼琴制作事們打開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門。但遺憾的是,克裡斯托福裡的發明並沒有得到他的意大利同行們及當時演奏家們的注意,卻在異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德國管風琴師、制作師戈特弗裡德·西爾伯曼,在1730年根據一份繪制極不准確的意大利鋼琴草圖,借鑒克裡斯托福裡的發明,制造出德國第一架鋼琴。他把這架琴送到音樂大師巴赫那裡鑒定,巴赫卻不屑一顧,隻是說道:“觸鍵太重,高音音色太弱。”但他還提出了一些建議。在採用了巴赫的建議之后,於1747年又加以革新。同年,巴赫在波茨坦進宮晉見腓特烈大帝時彈奏了西爾曼的新型 鋼琴。

  西爾曼對鋼琴改革的主要貢獻在於對鋼琴制音器的運用。他利用手動音拴使全部制音器離弦,以使鋼琴的音響效果更豐富並具有一種神秘的色彩。對於我們今天的演奏家來說,這種性能在現在鋼琴中是用腳迅速而敏捷地控制著,很難想象當時是用手來操作的。

  鋼琴雖誕生在意大利,卻在德奧和英國得以發展成長。至18世紀中葉,人們對鋼琴的制作工藝實行革新,以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這一時期,西爾伯曼及其子弟在鋼琴的變革中起著主導作用。

  西爾伯曼的名徒被稱為“十二弟子”,他們分別制造出兩種不同風格的鋼琴,即“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和“英國式擊弦機鋼琴”。他們具有不同的機械性能和不同的音響效果,由此形成兩大不同的鋼琴制作流派。這兩種流派,也對當時的音樂家們產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影響。 “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的鍵盤觸感較輕,能夠彈出快速的音符,音色變化細微,在與管弦樂隊協奏時,音色對比清晰。這正符合莫扎特溫文爾雅又富有歌唱性的快板的音樂需要。

  約翰內斯·楚姆佩是西爾伯曼的名徒之一,他於1760年來到英國,成為著名鋼琴制作師﹔他的產品被稱為“英國式擊弦機鋼琴”。這種鋼琴觸鍵感覺較重,但聲音渾厚深沉,正適合於克萊門蒂那堅實有力的音樂風格。 莫扎特和克萊門蒂當時是名聲同噪的鋼琴演奏家,由於他們演奏風格的不同,他們分別使用結構各異的維也納式和英國式鋼琴。1789年1月,莫扎特和克萊門蒂在維也納奧國國王的王宮裡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鋼琴演奏比賽,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這次比賽對提高鋼琴在諸樂器中的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

  鋼琴在它誕生的頭一個世紀中經歷多次改良。雖然開始它被形容為是鍋爐工制造出的粗陋機械,少有優雅之色,在表現細膩的情感上遜於撥弦古鋼琴和擊弦古鋼琴﹔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音樂由巴羅克風格向古典主義演變,聲音尖銳、古板、缺乏生機的撥弦古鋼琴被音響豐富、細膩、洪亮的鋼琴所替代。到18世紀后期,鋼琴到19世紀鋼琴已登上“樂器之王”的寶座。
2007-02-20 6:39 pm
A piano or pianoforte is a musical instrument classified as a keyboard, percussion, or string instrument, depending on the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used. The piano produces sound by striking steel strings with felt hammers that immediately rebound allowing the string to continue vibrating. These vibrations are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bridges to the soundboard, which amplifies them.

The piano is widely used in western music for solo performance, chamber music, and accompaniment. It is also very popular as an aid to composing and rehearsal. Although not portable and often expensive, the piano's versatility and ubiquity has made it among the most familiar of musical instruments.

For more information , go to wikipedia~
2007-02-20 8:28 am
鋼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裏面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

鋼琴的前身
現代鋼琴發明以前,就已經有了很多類似的鍵盤樂器。古鋼琴有很多種類,使用最多的是翼琴與羽管鍵琴(大鍵琴)。這些種類的古鋼琴的發聲原理類似于吉他這樣的撥弦樂器,用機械傳動裝置帶動一個撥弦的小臂撥動琴弦,缺點是沒有辦法控制力度,音量總是一樣大小。而現代鋼琴卻能奏出力度起伏極大的差別來。


鋼琴的誕生
17世紀藝術歌曲的發展,對伴奏樂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小提琴聲音太細,魯特琴的技巧太難以掌握,各種古鋼琴的音色和音量又不能讓人滿意。鋼琴的出現,讓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早期的鋼琴
現代意義上的鋼琴的發明者是義大利的克利斯托弗利。 克利斯托弗利原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羽管鍵琴的製造者,在總結了羽管鍵琴的優缺點以後,在1709年試製了一種增加了擊槌裝置的羽管鍵琴,從而解決了不能隨意控制演奏音量的缺陷。這種琴在演奏時候能準確地表現出演奏者的力度變化,音量也比之前的羽管鍵琴和翼琴大得多。這架琴就是現代鋼琴的原型。

19世紀初,各種鋼琴已經盛行於歐洲,但它還在不斷的改進中。

1809年,法國人埃拉爾改進了鋼琴機械,可以使小槌迅速地重複擊弦,在這樣的鋼琴上就能彈奏比較複雜的樂曲了。這種結構形式至今還使用於三角鋼琴上。
1780年,瑞士的舒迪創製了制音踏板,從而提高了音樂的和弦連接能力,增強了共鳴效果,同時也使得音樂獲得清晰的頓音效果。
1826年,美國工程師霍金斯採用了軸釘、軸架和攀帶改進了擊弦機構。在這一時期內還有不少製造者對鋼琴的支撐結構、弦列的安排以及小槌材料等進行了改進。

結構和原理

直立式鋼琴內部鋼琴從外形上主要分成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

三角鋼琴是鋼琴最原始的形態,現在一般都用於音樂會的演奏,是一件笨重的龐然大物。為了解決占地的問題,立式鋼琴被發明出來。立式鋼琴採用了一種琴弦交錯安裝的設計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空間上的要求和音色音量的平衡問題。只要家中有一小塊空間,都能安放一臺立式鋼琴。

無論是三角鋼琴還是立式鋼琴,其基本結構都是一樣的。由:弦列、音板、支架、鍵盤系統(包括 黑白琴鍵和擊弦音棰)、踏板機械(包括頂桿 和踏板)和外殼共六大部分組成。

鋼琴的音域寬廣,可達7個八度,音量宏大,音色變化豐富,可以表達各種不同的音樂情緒,或剛或柔,或急或緩 均可恰到好處;高音清脆,中音豐滿,低音雄厚,可以模仿整個交響樂隊的效果。

經典作品
古典鋼琴
鋼琴協奏曲
降E大調「皇帝」(貝多芬作品73號,鋼琴協奏曲第五號)
拉赫馬尼諾夫《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18號)
柴科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作品23號)

鋼琴奏鳴曲
升C小調「月光」(貝多芬作品27號之2,鋼琴奏鳴曲第十四號)
古典鋼琴"新舊約全書"

舊約全書
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
新約全書
貝多芬的《悲愴》、《熱情》等32部鋼琴奏鳴曲
浪漫鋼琴
《秋日私語》
《水邊的阿狄麗娜》
《星空》
《少女的祈禱》(Tekla Badarzewska-Baranowska, 1834-1861)
《花之歌》(Gustav Lange, 1830-1889)
《雪絨花》(Gustav Lange, 1830-1889)
爵士鋼琴
搖滾鋼琴
中國樂曲
《黃河鋼琴協奏曲》(冼星海曲,殷承宗等編)

鋼琴家
阿根廷
瑪塔·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
法國
理察·克萊德曼(Richard Clayderman)
加拿大
格連·古爾德(Glenn Gould)
波蘭
齊默曼(Krystian Zimerman)
俄羅斯
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 (Vladimir Horowitz
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
葉甫根尼·基辛 (Evgeny Kissin)
米哈伊爾·普雷特涅夫 (Mikhail Pletnev)
美國
范·克萊本 (Van Cliburn)
中國
傅聰
劉詩昆
殷承宗
鮑蕙蕎
郎朗
李雲迪

鋼琴品牌
中國
珠江
星海
聶耳
施特勞斯
美國
BALDWIN 鮑德溫
MASON & HAMLIN 梅森翰姆林
德國
STEINWAY & SONS 施坦威
SCHIMMEL(夏米爾)
日本
KAWAI(ja:河合楽器製作所)
YAMAHA(山葉樂器,ja:ヤマハ)
義大利
FAZIOLI(法吉奧里)
法國
PLEYEL(普勒耶爾)
奧地利
BOESENDORFER(貝森朵夫)
捷克
PETROF(佩卓夫)

鋼琴的最新發展
20世紀末,數字音樂設備的發展又促使一種新的鋼琴被發明出來——數碼鋼琴/電鋼琴。這種鋼琴擁有和傳統鋼琴一樣的造型,但是卻沒有傳統鋼琴上的聲學結構,既沒有琴弦也沒有共鳴板。數碼鋼琴的核心是一臺電腦,它將從傳統鋼琴上採樣下來的各個音的音色一一儲存在內部存儲器中,演奏者按動琴鍵就驅動了一個信號,電腦就將對應的音色播放出來。數碼鋼琴的出現在保證音色和音量的前提下進一步減小了鋼琴的重量和體積,可以讓更多人更方便和更廉價地使用和學習演奏鋼琴。

但許多學過真正鋼琴的人認為電子鋼琴仍有部分缺欠,例如琴鍵的阻力及大小聲無法精確模擬,且無法在無電源的情況下彈奏。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01: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219000051KK0319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