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 拜託 !!!!!!!!

2006-10-29 2:51 am
有人認為清廷於鴉片戰爭中戰敗,主要因為昧於外情,你同意嗎 ?

有識之士請幫幫在下 !萬分感謝

回答 (3)

2006-11-01 12:02 am
✔ 最佳答案
同意,
琪實講話林則徐係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我就不同意!!!!!!!我覺得必有內情!!!

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1839年7月,醉酒的英國水手在九龍尖沙咀村毆斃村民林維喜。義律拒交出犯人給廣州衙門,自組海軍法庭,判決兇手五人罰款及監禁三至六個月,送返英國服刑。此舉蔑視中國法律主權,更違反中國「殺人償命」的原則,林則徐遂下令斷絕英國人的糧食供應,並驅逐居留澳門的英人。義律與英商遷往九龍,向英國求援兵。

英政府以英人生命受威脅、通商受限制及英國國旗受侮辱三個理由動議出兵,在國會獲得通過。次年六月,英國遠征艦隊駛抵廣東海面,大戰即告開始。

鴉片戰爭的經過

鴉片戰爭的經過,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英艦北上攻陷防守較弱的廈門、定海、寧波等地,1840年8月直抵天津的大沽口。直隸總督琦善知不可守,竟答應查辦林則徐,英人開始撤退。宣宗以琦善能退敵,委為兩廣督,並將林則徐撤職,遠赴伊犁。

第二階段

琦善抵廣州後,撒海防以討好英人,並答應賠償煙價五百萬人。英人尚未滿足,於1841年炮轟虎門,琦善再答應割讓香港、賠款六百萬元、開放廣州通商及平等待遇等條件。清廷聞琦善擅自議和,把他撤職,再派奕山赴廣東剿辦英人,並向英國宣戰。但英軍攻打廣州,清兵不敢應戰,寧以賠款大換取英人不入城。

第三階段

1841年7月,英政府不滿琦善所答應的條件,砵甸乍代義律,率艦隊陷廈門、定海鎮海與寧波。1842年3月,清兵反攻,大敗,英軍陷乍浦、上海和鎮江。清廷急命欽命大臣耆英赴南京議和,訂。<<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的影響

中國人稱這次戰爭為「鴉片戰爭」,因為戰爭是禁鴉片貿易而引起的;英國人卻稱之為「貿易戰爭」,把戰爭起因放在中英停止貿易的事件上去。鴉片戰爭後,中國受列強欺凌達百年之久,簽訂了不少屈辱的條約,淪為次殖民地。所以鴉片戰爭不但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且隨看而來的外憂內患,影響近代中國的發展至鉅。其影響主要有下列幾點:

一、政治方面--清廷在鴉片戰爭中失敗,暴露了國力及軍事。科技等弱點,使中國

在國際上的地位急降,民族自信也開始動格。

二、經濟方面--鴉片戰爭後,清廷要付出大量賠款,洋貨又大量輸入,銀元不斷外

流;鴉片輸入的數量繼續增加,人民仍然受其毒害。此外,《南京條

約》規定關稅「秉公議定」,中國落後的手工業既敵不過外國的機械

工業生產,海關又不能對外來貨物加重課稅,藉以保護本身的產品,

以致不少農村手工業受到外來的打擊而破產。

三、外交方面--《南京條約》是中國對外簽訂不平等條約的開始,隨後又簽訂了一

些附約,美。法等國援例向溘廷提出要求,陸續簽訂不平等條約。

中國閉關自守的政策自此打破,在外交上更淤不利的位置。
參考: yahoo!!
2006-10-29 4:03 am
同意
「鴉片戰爭」前,中國把自己看作「天朝上國」,文明富裕,其他民族都是野蠻人。統治者對於國際環境茫然無知,一味實行「閉關政策」,只開放廣州一地與外國通商。1792年,清乾隆皇帝在給英國女王的信函中說,中國什麼都不缺乏,沒有必要和英國人做生意;跟他們通商純粹是恩惠。「鴉片戰爭」進行兩年後,道光皇帝還不知道英國在哪裏,詢問從英國到新疆有沒有旱路可走。至於普通百姓,除在廣州的「行商」外,幾乎沒有人聽說過有「英國」這麼個國家,更談不上講英語和跟英國人交流了!

「鴉片戰爭」前,中國的讀書人只知道學習和研究中國的傳統學問,他們不了解西方,更不知道西方也有值得他們學習的知識。清政府在「鴉片戰爭」的失敗,刺激了中國某些知識分子注意西方,他們從現實出發,感到中國人有必要向西方學習。他們著書立說,向國人介紹歐美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以及經濟、軍事;並且探討如何學習西方國家的長處,以抵抗他們的侵略。這批有眼光的中國知識分子,代表人物有魏源(代表作《海國圖志》)、徐繼佘(代表作《瀛環志略》)和梁廷
圖片參考:http://hk.chiculture.net/0118/html/c32/images/text.gif
(代表作《海國四說》)。
2006-10-29 2:56 am
同意!因為昧於外情
參考: go go


收錄日期: 2021-04-22 22:23: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8000051KK0395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