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 何 秦 皇 選 擇 了 法 家 思 想 治 國 ? ( 1 0 點 )

2006-10-20 10:38 pm
為 何 秦 皇 選 擇 了 法 家 思 想 治 國 ?
更新1:

我 不 是 問 法 家 的 資 料 ! ! 我 是 問 為 何 秦 皇 選 擇 了 法 家 思 想 治 國 ! !

回答 (3)

2006-10-21 2:50 am
✔ 最佳答案
1. 沿用商鞅以來的法度
由秦孝公開始的歷代國君,沿用商鞅所定法制,使秦國力上揚,終掃平六國,統一天下。商鞅據法家思想制定的法令,長期行之有效,是秦強大的重要因素。因此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仍以法家思想治國。

2. 法家切合大一統時勢
春秋戰國時各國混戰不休,民生困苦,人民都渴望天下統一。法家重君權、講治術,切合大一統的政治形勢。所以秦始皇因應時代趨勢,把法家提倡的中央集權制度全面推行,以加強管治。

3. 法家符合君主利益
六國遺族常思復國,秦的宗室貴族及儒生援引周代封建為例,要求秦始皇分封。重行封建,不利於鞏固、擴大君權;而秦始皇雄才大略,不容君權受削弱。法家主張法、術、勢配合運用,集大權於國君一身的思想,較切合秦始皇鞏固君權的需要。

4. 秦始皇刻薄寡恩
部分與秦始皇交往的人指他缺少仁愛之心、粗暴而不信人、固執己見。有上述性格的人不會接受儒家的仁愛、墨家的兼愛、道家的無為,會比較接受刻薄寡恩、崇尚獨裁的法家思想。因此他以法家治國,也有個性的因素。
參考: 中史書
2006-10-21 12:10 am
法家,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一個以法治為核心的思想學派。這個學派否定了世襲貴族天然傳承的等級制度,認為「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史記•商君列傳》)他們在政治實踐中,獎勵耕戰,毀棄詩書,徹底與傳統文化決裂,主張以法治國。
這種流派主要盛行於戰國時的韓、魏、趙三國,而早期的法家學派人物亦來自這三國,如商鞅來自魏國、申不害來自韓國、慎到來自趙國等。法家中有三個學派: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這些學派思想由韓國人韓非子集以大成,構成法家思想的終極核心。
法家這種學說乃一種純功利主義的思想體系,內容核心主要是針對君主如何加強統治。在戰國時代那種「捐禮讓而貴戰爭,棄仁義而用詐譎,苟以取強而已矣」的殊死競爭的情況下,法家這種思想在鬥爭中確是相當實用,如秦統一六國就是明證,而儒家那種固守傳統的溫和政治主張就未免顯得有些「愚遠而闊於事情」了(《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西漢後期,法家思想被「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所吸收,並開始以儒法並用「儒表法裏」的理論治理國家,獨立的法家學派逐漸被排斥掉。
2006-10-20 11:26 pm

圖片參考:http://hk.chiculture.net/0105/html/d06/images/title_d06.gif


法家是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一個重要學派。其代表人物有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和戰國時期的李悝
圖片參考:http://hk.chiculture.net/0105/html/images/icon_teacher.gif
、韓非等。

法家認為社會歷史是發展變化的,隨著時代的進步,政治制度也要跟著發生變化。法家指出當時政治、經濟的變動、權力的轉移與爭奪都是合理的、進步的。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實行君主專制。商鞅注重「法」,申不害注重「術」,慎到注重「勢」,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加強國君權力的主張。而韓非則認為要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政治,「法」、「術」、「勢」三者缺一不可。這些主張為結束諸侯割據,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提供了理論依據。


2006-10-20 19:08:09 補充:
秦始皇生活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時代。當時「百家爭鳴」的局面尚未結束,其中儒、墨、道、法四家流傳較廣。或多或少都對秦始皇產生過影響。其中,以法家影響最大。韓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吸取了諸子學說中的集權思想,特別是法家學說中的法治精神,構成了自己的理論基礎,並提出以法治國的理論體系,著有〈孤憤〉、〈五蠹〉等著作。秦始皇對此十分讚賞,因此「統一天下,以法治國」成為他的政治思想。這種思想傾向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和鞏固統一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收錄日期: 2021-05-01 00:35: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0000051KK015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