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曹操在歷史上的形象不算太好,客氣的說法是「奸雄」,不客氣的就是「奸臣」,甚至「奸賊」。但魯迅先生說他是英雄。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中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這就有了三種評價,也有了三個形象:英雄、奸雄、奸賊。那麼,哪一種評價最準確?
這就要弄清楚歷史上真實的曹操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這並不容易。魯迅先生說,讀《三國演義》,看三國戲,「不是觀察曹操的真正方法」。靠得住的,當然還是史書。但先生又說:「歷史上的記載和論斷有時 也是極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為通常我們曉得,某朝的年代長一點,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點,其中差不多沒有好人。」曹魏,恰恰就是年代很短的,所以曹操「自然也逃不了被後一朝人說壞話的公例」。
壞話說多了,就成了成見。成見一代一代傳下去,就積重難返。具體到曹操,事情更麻煩。因偽影響極的兩本書――《資治通鑒》和《三國演義》,對曹某人都不那麼友好。《三國演義》就不說了,那是把曹操看作「國賊」的。《資治通鑒》在編撰過程中,也刪掉了不少對曹操有利的史料。這其實也是一種「時代意見」。宋人大約多半是不喜歡曹操的。蘇東坡《志林》說,當時市井說書,聽眾「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這是北宋。南宋就幾乎公認曹操是「賊」。此後元明清,曹操背的基本上是罵名。說好話的也有,不多。到十八世紀中,乾隆一錘定音,曹操被定為「篡逆」,再也翻不過身來。
其實早在晉代,對曹操的評價就開始出現分歧。王沈《魏書》和司馬彪《續漢書》是比較肯定曹操的,甚至曲筆回護;孫盛《異同雜語》和吳人《曹瞞傳》就不太客氣,對曹操的酷虐奸詐多有披露。東晉史學家習鑿齒,更是首創「篡逆」之說。由此而至南北朝和隋唐,史家都是褒貶不一,張作耀先生的《曹操評傳》一書有很詳盡的描述。可見對於曹操,不但「時代意見」不同,「歷史意見」就很分歧。再加上每個人的「個人意見」,曹操的「真面目」就更難弄清了。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他挨罵。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曹操遭人罵,自然有他的原因。什麼原因呢?也很多。但說得最多的,是「奸」。比方說,篡漢,在古人看來就是奸。狡詐,在古人看來也是奸。不過,最讓一般民眾痛恨的,還是曹操說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一個人,寧肯自己對不起普天下的人,也不能讓天下的人對不起自己,這個人就太壞了。
談曹操,民間印象中的奸雄在書中成了個有術有道,精於人性的政治動物。奸雄與否,姑且不論,不過他在三國中齊集最多賢士名將,打下最大的江山,卻是不爭的事實。首先他懂得師出有名,很快奉漢獻帝來鞏固自己政統的正當性。
管他當初的目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或是最後演變成挾天子以令諸候,總之曹操藉此及早名正言順地掌握朝廷名器,站穩政治正確性,可說是他以一介外姓朝臣卻能順利開展天地,而不致步何進、董卓、袁紹等勢力比他更強但太早暴露野心之大諸候們的後塵之主因。
其次,他在用人上,有道有術。曹操善於正確地採用各個謀臣不同事件上的許多洞見,以弱小的後起之秀,一步步奇蹟般的勝利,近乎白手起家地建立起自己在北部的廣大地盤。曹操守住大方向的策略,並且偋棄如從東漢以來重表面之"德",干犯當時的流行獨舉用人唯才(但不忠不義者大節不保者除外)之學,顯示出他在用人與適應政治、戰略環境有獨到之處,不是只有小眉小眼以利相計算的一個"奸"就能解釋得完。
不論在政治目標的確立,或具體戰役的行動上,都看得出曹操決策一貫明快負責,失敗了歸咎於自己,成功了感謝功臣,用人賞罰合宜的特質。他懂得反省,從錯誤中學習,認得清每個人的才能與該守該放的著眼點,不像袁紹那樣做表面功夫終致人才流喪而招敗。而且他夠精明(運氣也好),犯的致命錯誤還真不算太多。這樣的氣度與平衡,即使在歷史上的賢君明主都很難貫徹到底,這就不能只以區區的奸雄視之。
參考: me...use 2 hour............and a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