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清代的學術上承漢代以來的經學傳統,在清代初期是以重視義理詮釋的『宋學』(宋代的程朱理學)為主;到了乾嘉年間,經學則是以重視考據訓詁的『漢學』(漢代的古文經學)為主,史稱「乾嘉之學」。
清代時期,程朱理學雖仍為官學,但是由於明代盛行的陽明心學之影響所致,使理學思想日趨僵化、空疏,導致其負面流弊益趨顯現。此時又有西方思想的傳入,激發了知識份子起而批判只重內聖(道德心性)之學,而不重外王(經世致用)之道的宋明理學,轉而強調儒家經學的經世致用之效,力倡實學實用,從而開啟了清代的「實學」之風。
黃宗羲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明末清初浙江餘姚人,著有《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等。黃宗羲學識淵博,創浙東史學派,開清代史學研究新風。黃宗羲總結明朝滅亡的教訓,而欲藉心學與氣學思想之調和,以批判理學,進而開展出他對君主專制的強烈批判,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的萌芽。
方以智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號曼公,明末清初安徽桐城人,著有《東西均》等。方以智對中外科學做了深入的研究,並視科學與哲學相互為用,強調「質測即藏通幾者也」。
顧炎武
顧炎武(1613-1682),字寧人,人稱亭林先生,明末清初吳郡昆山人,著有《日知錄》等。顧炎武有鑒於明朝滅亡的教訓,而對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均作了十分強烈的批判,斥之為「空虛之學」。顧炎武開清代樸學之風,啟發了乾嘉年間的考據之學。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農,號薑齋,人稱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氣學派的集大成者。船山反對陸王心學派的「心即理」、佛教的「萬法唯心」與程朱理學的「理在氣先」等諸說,而循張載就「氣」論「理」的思路,強調萬物皆在元氣生生不息的變化運轉之中日新又新。船山著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張子正蒙注》、《思問錄內外篇》等,後人編爲《船山遺書》。
顏元
顏元(1635-1704),字易直,號習齋,明末清初直隸博野人,著有《四存篇》等。顏元激烈地批判了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並積極地倡導經世致用之學,強調實學實用之效。
戴震
戴震(1724-1777),字東原,清代安徽休寧人,著有《原善》、《孟子字義疏證》等。戴震于天文、數學、歷史、地理等均有深入研究。對經學與語言學亦有重要貢獻,為清代的考據學大師。戴震思想兼融氣學派(氣先理後)與事功學派(理在欲中)的論點,反對宋明理學「存理去欲」的禁欲主張,認爲儒者「以理殺人」和酷吏「以法殺人」並無二致,而強調道德應在於使人的自然情欲得到合理的滿足與發展。
康有為
康有為(1858-1927),原名祖治,字廣夏,號更生,清末民初廣東南海人,著有《大同書》等。康有為廣泛地吸收中西思想,而建立起他「以元為體」的哲學體系,倡導「大同」學說,宣揚「尊禮讀經」。康有為先是主張變法維新,其後又主張虛君共和,但是都以失敗收場。
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壺公,清末直隸南皮人,著有《勸學篇》等。張之洞承繼宋明理學的道德觀,提倡綱常禮教,並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而反對康有為所領導的變法維新運動。張之洞不僅是清代洋務運動的領導人物,他的「中體西用」說更成為當代中國哲學發展的主要準則。
譚嗣同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清末湖南瀏陽人,著有《仁學》等。譚嗣同追隨康有為與梁啟超等,參與變法維新。後因政變失敗,從容就義。譚嗣同融合古今中外各家學說,而建構起他的「仁學」體系,以整合哲學、科學、宗教與政治於一體,並意圖由平等、相通導向「衝決網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