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代對公爵女兒的稱呼?

2021-01-12 9:21 pm
下屬對「公爵的女兒」該如何稱呼?
一樣是閣下?還是殿下?

回答 (3)

2021-01-13 11:04 am
✔ 最佳答案
若然公爵是指貴族階級那時代,女兒一般叫作(外語)LADY,直譯是"淑女"或"女士"。當然跟今天的意義不同。參考附上的簡釋。

但應該不會叫作殿下"Your Highness",這只會用於"皇族",即王/皇帝的直系親屬。

"閣下"若是對等的Your Excellency通常是向一些尊貴官職人物的稱呼(例如國家大使/最高法院法官/地方的最高官職(總督)等)。
2021-01-13 10:53 am
英國的話,無論是公爵、侯爵、伯爵,他們的女兒都稱呼作“Lady”,用姓名一起稱呼區分不同Lady的話就是:Lady 名 姓
如果要把Lady硬翻成中文,它可以是指很多意思,女士、夫人、少君、或甚至接地氣的用中國北方傳統概念來解讀的話還可以直接翻成“少奶奶”,因為英文的Duke,跟中文的諸侯有類似的歷史背景,只是中國從秦代開始就廢掉公侯伯子男這些周朝設定的爵制,改用各種諸如關內侯、徹侯、列侯,到了漢代大體只有王跟侯兩類,之後直到明朝,封爵最高級的依然是王,而諸侯就是蓋括這些皇帝冊封的、有社會身份的、有一方軍政權力的、有可能世襲的人,他們的女兒當然就是少奶奶,或者古代會稱呼女性的爵位繼承者為“郡主”或“縣主”,而跟英國類似的地方是,古代中國的女性爵位繼承人也是必須通過婚姻才能確保繼承權,就是要跟平級的或比自己家高級的人家結姻,使自己家族的地位有所成長,這樣的女性才能夠資格被稱為郡主或縣主,也就是Duchess。

另外中文還有個有趣的地方可能現代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就是“君”這個字,如果是用在人名上,一般通常是女性的名,有沒有覺得很奇怪,君明明就是君主的意思,但在男權社會下居然主要賦予給女性。事實真相是,中國古代社會其實斷斷續續經歷了多次甚至時間挺長的男女權力傾軋,君這個號賦予給女性,也是這些女權曾經勝過男權時代留下的文化遺產,在春秋戰國時代,“君”一般是王以下封建士大夫的泛用稱呼,比如:徑陽君、華陽君、孟嘗君、信陵君...,他們即便到了後期實際上沒有世襲權但禮節上還是稱他們作“君”。但是自打秦始皇統一六國,所有的爵位大洗牌,君這個稱號直接爛大街了。後來再度使用,是鮮卑人入主中原之後,而鮮卑女性由於在男性財富繼承轉移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父親死了兒子們可以直接通過爭取父親妻子們的支持來爭奪權力跟財富,女性只要是結婚了就等於執掌了丈夫死後的宰制權,是非常大的權力,所以為了更尊重這些已婚的鮮卑女性,同時讓漢人意識到這些鮮卑女性不同於過往漢人以為的那種只能關在廳堂跟廚房之間的女性,所以把漢人淪為虛號的“君”字賦予這些有地位的女性,老的叫太君,少的叫少君,也是從鮮卑的北魏開始,世襲王侯的女兒或皇帝的女兒沒有被封為皇后或貴人的這些全都叫“郡主”或“縣主”,而君的這個稱號,歷經漫長的歷史演進,始終沒有停用,直接傳到了現代我們為女兒取名的習慣,所以我們要意識到,這些君字輩的,在文化認定上都可以被稱作“Lady”,這是華人古代曾經有女權抬頭時代的證明,我們才不是一直都男權社會。
2021-01-13 9:53 am
「親愛的」,oh my dear!!!!!!

收錄日期: 2021-04-11 23:27: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210112132126AAngGoS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