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慧忠國師曰:「佛性不得一種。或有全不生滅,或半生半滅、半不生滅」,此意如何?

2020-07-31 11:19 am
世間出世間法是有為無為互相依存
不離有為說無為
/次草

二法對立,世間所見。佛法不二,名出世間。
次草兄既為學佛人,豈得同於世間斷常二見?/周老師

學經文 佛要眾生 觀無所得
是誰在觀無所得 當然是眾生法性
正如 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涅槃中 
大涅槃就是法性
何來世尊前後自語相違?
/無心是道

無心是道兄既然「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何以卻見此題,並來答覆回應?
你既見既知前來答題,何以又證稱「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故知,你將諸法與涅槃看作兩個。
/周老師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 南陽慧忠國師語》

曰。佛性一種為別?
師曰。不得一種。 
曰。何也?
師曰。或有全不生滅,或半生半滅、半不生滅。 
曰。孰為此解? 
師曰。我此間佛性全不生滅,汝南方佛性半生半滅半不生滅。 
曰。如何區別? 
師曰。此則身心一如心外無餘,所以全不生滅。汝南方身是無常神性是常,所以半生半滅半不生滅。
更新1:

原來,無心是道、次草二位所學,半生半滅半不生滅,與蕭平實正覺會所修,真妄和合運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回答 (11)

2020-08-05 11:49 am
✔ 最佳答案
忠國師問禪客從何方來。
曰南方來。
師曰南方有何知識。
曰知識頗多。
師曰如何示人。
曰彼方知識直下示學人即心是佛。佛是覺義。汝今悉具見聞覺知之性。此性善能揚眉瞬目。去來運用徧於身中。挃頭頭知挃脚脚知。故名正徧知。離此之外更無別佛。此身即有生滅心性。無始以來未曾生滅。身生滅者如龍換骨蛇脫皮人出故宅。即身是無常。其性常也。南方所說大約如此。
師曰。若然者。與彼先尼外道無有差別。彼云。我此身中有一神性。此性能知痛癢。身壞之時神則出去。如舍被燒舍主出去。舍即無常舍主常矣。審如此者。邪正莫辨。孰為是乎。吾比遊方多見此色。近尤盛矣。聚却三五百眾目視雲漢。云是南方宗旨。把佗壇經改換添糅鄙譚。削除聖意惑亂後徒。豈成言教。苦哉。吾宗喪矣。若以見聞覺知是佛性者。淨名不應云法離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僧又問。法華了義。開佛知見。此復若為。
師曰。佗云開佛知見。尚不言菩薩二乘。豈以眾生癡倒便同佛之知見邪。
僧又問阿那箇是佛心。
師曰牆壁瓦礫是。
僧曰。與經大相違也。涅槃云。離牆壁無情之物故名佛性。今云是佛心。未審心之與性為別不別。
師曰。迷即別。悟即不別。
曰。經云。佛性是常。心是無常。今云不別。何也。
師曰。汝但依語而不依義。譬如寒月水結為冰。及至暖時冰釋為水。眾生迷時結性成心。眾生悟時釋心成性。若執無情無佛性者。經不應言三界唯心。宛是汝自違經。吾不違也。
問。無情既有心性。還解說法否。
師曰。佗熾然常說。無有間歇。
曰某甲為甚麼不聞。
師曰汝自不聞。
曰誰人得聞。
師曰諸聖得聞。
曰眾生應無分邪。
師曰。我為眾生說。不為諸聖說。
曰某甲聾瞽不聞無情說法。師應合聞。
師曰我亦不聞。
曰。師既不聞。爭知無情解說法。
師曰。賴我不聞。我若得聞。汝即不聞我說法。
曰眾生畢竟得聞否。
師曰。眾生若聞。即非眾生。
曰無情說法有何典據。
師曰。不見華嚴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眾生是有情乎。
曰。師但說無情有佛性。有情復若為。
師曰無情尚爾況有情邪。
曰。若然者。南方知識云見聞覺知是佛性。應不合判同外道。
師曰。不道佗無佛性。外道豈無佛性邪。但緣見錯。於一法中而生二見。故非也。
曰。若俱有佛性。且殺有情即結業互醻。損害無情不聞有報。
師曰。有情是正報。計我我所而懷結恨。即有罪報。無情是其依報。無結恨心。是以不言有報。
曰。教中但見有情作佛。不見無情受記。且賢劫千佛孰是無情佛邪。
師曰。如皇太子。未受位時唯一身爾。受位之後國土盡屬於王。寧有國土別受位乎。今但有情受記作佛之時。十方國土悉是遮那佛身。那得更有無情受記邪。
曰一切眾生盡居佛身之上。便利穢污佛身。穿鑿踐蹋佛身。豈無罪邪。
師曰。眾生全體是佛。欲誰為罪。
曰。經云。佛身無罣礙。今以有為窒礙之物而作佛身。豈不乖於聖旨。
師曰。大品經云。不可離有為而說無為。汝信色是空否。
曰佛之誠言那敢不信。
師曰。色既是空。寧有𦊱礙。
曰。眾生佛性既同。只用一佛修行。一切眾生應時解脫。今既不爾。同義安在。
師曰。汝不見華嚴六相義云。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成壞總別。類例皆然。眾生佛雖同一性。不妨各各自修自得。未見佗食我飽。
曰。有知識示學人。但自識性了無常時。拋却殻漏子。一邊著靈臺智性迥然而去。名為解脫。此復若為。
師曰。前[已說了。猶是二乘外道之量。二乘厭離生死欣樂涅槃。外道亦云吾有大患為吾有身。乃趣乎冥諦。須陀洹人八萬劫餘。三果人六四二萬劫。辟支佛一萬劫住空定中。外道八萬劫住非非想中。二乘劫滿猶能回心向大。外道還即輪回。
曰佛性一種為別。
師曰❃不得一種。
曰何也。
師曰或有全不生滅。或半生半滅半不生滅。
曰孰為此解。
師曰我此間佛性全無生滅。汝南方佛性半生半滅半不生滅。❃
曰如何區別。
師曰此則身心一如。身外無餘。所以全不生滅。汝南方身是無常。神性是常。所以半生半滅半不生滅。
曰和尚色身豈便同法身半不生滅邪。
師曰汝那得入於邪道。
曰學人早晚入邪道。
師曰汝不見金剛經。色見聲求皆行邪道。今汝所見不其然乎。
曰某甲曾讀大小乘教。亦見有說不生不滅中道正性之處。亦見有說此陰滅彼陰生。身有代謝而神性不滅之文。那得盡撥同外道斷常二見。
師曰。汝學出世無上正真之道。為學世間生死斷常二見邪。汝不見肇公云。譚真則逆俗。順俗則違真。違真故迷性而莫返。逆俗故言淡而無味。中流之人如存若亡。下士拊掌而笑之。汝今欲學下士笑於大道乎。
曰。師不言即心是佛。南方知識亦爾。那有異同。師不應自是而非佗。
師曰。或名異體同。或名同體異。因茲濫矣。只如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名異體同。真心妄心佛智世智。名同體異。緣南方錯將妄心言是真心。認賊為子。有取世智稱為佛智。猶如魚目而亂明珠。不可雷同。事須甄別。
曰若為離得此過。
師曰。汝但子細返觀陰入界處。一一推窮有纖毫可得否。
曰。子細觀之。不見一物可得。
師曰汝壞身心相邪。
曰。身心性離。有何可壞。
師曰身心外更有物否。
曰。身心無外。寧有物邪。
師曰汝壞世間相邪。
曰。世間相即無相。那用更壞。
師曰。若然者。即離過矣。
2020-08-01 10:27 am
(一)佛法定義 眼耳鼻舌身意無自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七
眼處 都無 和合自性,
耳鼻舌身意處 都無和合自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七
眼處 本性空,
耳鼻舌身意處 本性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二十二
眼處 都無和合自性,
耳鼻舌身意處 亦都無和合自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七
眼處 乃至 意處 亦以無性而為自性。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若有說言眼見色  乃至意能知諸法
如是之人行顛倒  流轉生死無量劫


(二)佛法定義 七識由彼虛妄因生 不能如實分別諸法

●入楞伽經卷第七
餘七識者 心意意識等 念念不住 是生滅法。
七識 由彼虛妄因生 不能如實分別諸法。


(三)所以說佛法 只能說 行住及坐臥 作業及士用 皆依【藏識】起。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睡眠與昏醉 行住及坐臥 作業及士用 皆依【藏識】起。

●大乘密嚴經卷下
世間諸眾生 染淨等諸法 皆依於【藏識】 為因而得生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二
身及資生 器世間等。一切皆是 【藏識】影像 所取能取 二種相現。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藏識】持緣一切種 如影隨形不離身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
身之 諸大 諸入 諸陰。 彼皆是【識】。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
諸有色體 眼耳鼻舌 及身色聲香味觸等。并無色體 受苦樂心 皆亦是【識】。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
受覺想行 思憂苦惱。此為【識】之作用。 復有 善不善業 熏習為種 作用顯【識】。


(四)不依佛說的說法人 成了非法語眾 就吃不完兜著走了

●四分律卷第五十七
爾時佛告諸比丘。
有二眾。一法語眾。二非法語眾。

何等非法語眾。
眾中不用法毘尼。不以佛所教而說。應教不教而住。應滅不滅而住。
是為非法語眾。
2020-08-03 8:26 pm
(我此間佛性全不生滅,汝南方佛性半生半滅半不生滅。 )
這是:啼笑南方佛性無常.換句話說:哪裡是佛性?
至於(我此間佛性全不生滅)....此說實是指如來藏.也不能見佛性

五百步笑百步而已!
不才忽然覺得耳朵癢

看了次草師兄的內容
頭皮也癢

周師兄的學法方式真的特別

不才一直以來
都嘗試要

找武打替身上場



如同此一公案

「佛性不得一種。或有全不生滅,或半生半滅、半不生滅」,此意如何?


佛性不得一種(本無今有)

或有全不生滅(本有今有)

或半生半滅(本有今無)
、半不生滅(至今未有)

四種皆以佛性差別相而異名

第一種叫佛性(正入佛性)
第二種叫法界(法界常住)
第三種叫涅槃(示現涅槃)
第四種叫菩提(菩提道行)

不得一種

小孩才要選

四種皆得!!
2020-07-31 10:28 pm
大乘經卻讓爾等修成了二乘法
===
我還沒達到二乘
卻懂得不會折磨自己
超越二乘的卻整天在浪費時光
我說過了
世界上最呆的人
就是認為對方無法了解自己的勝解
還一直向對方宣說
我從以前的眾多呆子學到這點
這些呆子成為我的菩薩
因為我見到了自我
而這些菩薩仍然很少有覺悟的
習性很難以知識去改變
反之更易加深習性的深度
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總是在世間中流行
若不流行
世間何曾名為世間
世間即是淨土
===
「我說過了,世界上最呆的人,就是認為對方無法了解自己的勝解,還一直向對方宣說。」

次草兄失算了。如你所說,這確實可能白忙一埸,但是真功夫也就在這裡。你沒料到,害怕吃㸃小虧,反而讓你吃了大虧。
===
次草是無賴
甚麼都吃
就是不吃虧
倒是您喜歡吃虧
因為受不了別人的誤解
無賴您目前是學不來的
即使是吃大虧
真的對我很補
煩惱即菩提
誰說了算
自知自證
不是逞面子
心念的變化
才是唯一學佛的目標
只是自心而已
要誰來陪
問路白雲頭
千古行此道
回到您自己的涅槃問題
別浪費在其他的話語
事理與情感是不二
自己好好面對吧
===
這種你是你、我是我的觀念,固然非屬二乘,卻屬凡夫外道。所以說,南傳是邪道法、外道法,一點沒錯。
===
答案很接近
周老是周老
Sam是sam
兩人的事
就是你是你、我是我的觀念而引起
若其中有一方無此執著
何曾有事
發燒到現在還沒退
就是這個原因
心胸不夠廣大
就會困在自己造作情境
自陷泥沼
還自得其樂
自受用吧
涅槃是仲裁者
不識涅槃談涅槃
戲論
活該
====
二法對立,世間所見。佛法不二,名出世間。

次草兄既為學佛人,豈得同於世間斷常二見?/周老師
==
菩薩於世間出世間無所分別,世間實相即是出世間。才是佛法不二
2020-08-01 7:42 am
不幸發覺得了耳朵癢,再來頭皮開始癢,實際上是心在癢,搞得手更癢,往下鐵定會嘴癢。
這些癢,歸根究底就是眼先癢,然後意識配合來搞癢,往世儲存的種子就翻了出來,使你癢個夠,再去造下一堆業,讓下輩子再岀癢。好癢卻沒癢。
佛性搞出好多種,神佛滿天,眾性更滿,遍虛空,盡法界,各式各樣佛性盡呈現,看到了嗎?就在眼前。
2021-03-07 11:44 pm
佛說 過去 萬物 萬萬物 萬萬萬物 是諸佛的前身 
過去的 衣褲 工具  (能)  居所 環境 (所)  過去的 環境>居所  :  (空間) 那現在這句話 (能) 不也是過去諸佛所說過的話嗎? 只是無論 聽得懂 聽不懂 裝懂 裝不懂  (能)   這都是 過去 現在 未來  都改變不了的事實 即使你是佛 也沒辦法改變所以佛才說講經四十九年從來沒說過一句佛法 如果是佛所說 即為傍佛因為佛出世 不出世 真理就是真理 人雖然影響不了環境  (能) 環境 (所)也影響不了真理  (空)  但是真理又可以 不被 人 (能) 環境(所) 影響 
真理>環境>人

能大 所小  (我執)
能小 所大  (我執)
能小 所小  (空執)
能大 所大  (法執)

能不大所不小  (般若)
能不小所不大  (般若)

看你怎麼去理解它 (空)

所以 這就是能所不二的真理 


希望大家學起來  謝謝
參考: 出處: 慧律 如本 淨空 寬如 聖嚴 星雲 悟本 地清 法師
2020-08-01 4:14 pm
代表你修佛定心不夠行事道氣的丹丸未通百會入泥流不然就不會有現在停滯的疑惑
2020-08-02 3:31 pm
謹將一些師兄名言開示略為辨正:
一、世間出世間法是有為無為互相依存,不離有為說無為。
=== 
雖然經云:「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意即名色依「識」--「藏識、本識」第八識
如來藏本心--而生而存在; 第八識本心則要有情名色身心才能示現於世間
但卻不是所謂「有為無為互相依存。」應是:「有為依無為」而生、存才符實相
再者,「離有為說無為」就是第八識如來藏不生五陰身、獨自存在的「涅槃」狀態;故「不離無為說有為」才是正說,五陰身背後必有真實常住的法界實相心為依憑,才可能有生滅不已的現象。  

二、學經文 佛要眾生 觀無所得,是誰在觀無所得 當然是眾生法性。
=== 
「觀無所得」不是憑空而觀想,而是「現觀」啦!
若能實證本心如來藏處所之後,就能以開悟所生的慧眼來現行觀察祂;否則只有想像、臆測而已,無從觀起的。
誰在觀?阿誰能觀?學佛人的第六識意識心也!
眾生的「法性」--第八識如來藏的種種體性相,則是被觀的對象。

三、1、「無心是道」說法與蕭平實正覺會所說,如出一轍。
=== 
別無根胡扯啦!
凡有所說法義上評論,應舉示事實、依據事實來說
不然,就太突顯自身的迷昧、模糊啦!
其人只會查尋經論而貼文,就怕人家辨正,所以多年來都採封鎖特定他人為手段
正覺正法卻是出版超過百本厚厚滿滿的佛法宣述,公開歡迎檢驗乃至檢舉唷!
豈有同日而語之理可言?

2、蕭等以第八阿賴耶識為真如,你等則以藏識為涅槃。
=== 
「以第八阿賴耶識為真如、以藏識為涅槃。」何過之有???
莫非「周老」能在「第八識阿賴耶識」之外找到「真如」?那麼禪宗「開悟證真如」怎麼證的、怎麼說的?
「涅槃」不就是如阿羅漢滅盡五陰、餘「藏識」第八識獨存嗎?「以藏識為涅槃。」有何問題??

四、涅槃是仲裁者,不識涅槃談涅槃。
=== 
「涅槃」係第八識如來藏獨存、無任何一法生起的無境界狀態,如何會是「仲裁者」?不應發明佛法才好!
否則,就是真正坐實「 不識涅槃談涅槃」了。

五、 菩薩於世間出世間無所分別,世間實相即是出世間。才是佛法不二
=== 
「菩薩」於世間出世間無所分別,不就成為白痴啦!
那還是別學佛為妙!
事實是:菩薩所證的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對於六塵境界法無覺無觀 ;; 但是菩薩的六識心則是伶俐得很欸!不然怎能觀察五陰十八界諸法,乃至無形無相的第八識本心? 
「佛法不二」不是憑自己的想像、推測來講的
實證了不二的第八識真心本心,能現觀祂既離有無又即有無、不垢又不淨、不一又不異等無量中道性,這才是「佛法不二 」。莫誤解不二佛法才是。
2020-08-01 9:11 am
不同宗教有不同時空.不同國度的背景!華人應該去了解老子的道德經!不是道教,是道家!


收錄日期: 2021-05-03 22:15: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200731031952AAhgkTL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