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學人仰天曰:「大乘禪宗哪一個不是依所緣而修?有哪一個不是強良禪?」果如是耶?

2020-07-02 3:57 pm
日前,南傳學人仰天曾問:「大乘禪宗哪一個不是依所緣而修?有哪一個不是強良禪?另回到你所言,經典說的阿羅漢都沒價值囉?經典說迴小向大不也是佛經講的嗎?沒經過須陀洹你怎麼抵達佛果?」學人cug亦說:「南傳教法絕對屬於佛陀正法,共同具足七覺支中的擇法覺支(法相),無諍,好了,就到此為止。」

當時周某便已答曰:「學佛人不依佛經,還有什麼可說的?南傳自稱聲聞道,它就是聲聞道嗎?七覺支中的擇法覺支,忘了嗎?一個是離法相,一個是著法相,怎會是同一個擇法覺支?南傳教法與聲聞教法,目標方向相反,怎會是同一個擇法覺支?《雜阿含926經》所否定的,是南傳教法,不是聲聞教法。《金剛經》曰:『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不入色等六塵,即是不入諸相,即是《雜阿含926經》所說的『悉伏彼想』、『於地想能伏地想』等等。須陀洹是聲聞初果,是入聲聞道的初階門檻,南傳自稱傳承聲聞道法,卻與須陀洹道、向須陀洹道相反相背,與聲聞道完全相反相背,故為不入三乘佛教之外道邪法也。

《雜阿含926經》曰:『於地想能伏地想;於水、火、風想、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想、非想非非想入處想;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所謂『於地想能伏地想、悉伏彼想』者,取相生心曰想,不取不生曰伏。故,《金剛經》曰:『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佛陀教說如是,三乘佛教如是,你不同意、不接受,則你是與佛共諍!」
更新1:

這個題目較大,現就學人仰天所難:「大乘禪宗哪一個不是依所緣而修?有哪一個不是強良禪?」更答覆如下。譬如諸《阿含經》所說四聖諦法,蓋即苦集滅道四種諦理,所謂緣苦有集諦,緣集有滅諦,緣滅有道諦,如是因緣積聚集合而成。故知,四聖諦法即為因緣所生法。而因緣所生法,假名聚合而有,實則了無所有。何以故?如《雜阿含30經》曰:「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輸屢那!若無常,為是苦耶?答言:是苦。」如《雜阿含262經》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又如《雜阿含285經》曰:「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法味著,顧念心縛,愛欲增長;彼愛有故取有;愛故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故知,若執四聖諦法實有,於四聖諦法「取法味著,顧念心縛」者,即執因緣所生法實有,墮在「純大苦聚集」中,不能證得苦滅諦、苦滅道跡聖諦,而背反四聖諦法,永滯輪迴之中。

更新2:

是故,學人若謂四聖諦法實有、十二因緣法實有者,是為謗法;若謂佛實有此說者,則為謗佛。反之,學人若能返照,一轉念下,即得離相離識,現證苦滅諦、苦滅道跡聖諦,而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之「慧解脫」者,乃至如《雜阿含31經》所說,「斷色、斷受想行識」,如是徹法源底,便為頓超三界之法身菩薩也。這就是大乘禪宗所修,即法相、離法相,《雜阿含926經》所說「悉伏彼想」、「於地想能伏地想」之「真實禪」也。又豈同於南傳所修四十業處,即法相、著法相之「強良禪」耶?而此頓悟關鍵、禪思標的,便在「因緣、有無」二邊上。

更新3:

再如《雜阿含347經》曰:「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須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須深白佛:『不也,世尊!』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更新4:

按:此段經文大意,不必親自經歷色身死亡,亦不必親身離欲離惡不善法,但於一念知見之中,了然明白,善惡、生死、無明行等,惟假名說,皆無實體。若於一切名相,不再起念著有、造作善惡諸業,即了諸法本空。以此空性,乃名涅槃。故知,涅槃非有,本不可得。若於涅槃,及諸法相,起一念有,便背空性,斯皆竊果盜法之輩也。這就是大乘禪宗所修,即法相、離法相,《雜阿含926經》所說『悉伏彼想』、『於地想能伏地想』之「真實禪」也。又豈同於南傳所修四十業處,即法相、著法相之「強良禪」耶?而此禪思標的,便在「生死、無明行、有無」二邊上 準此以觀,《雜阿含1144經》所說:「汝當受我糞掃衣,我當受汝僧伽梨」者何?《金剛經》所說:「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者何?大乘禪宗公案所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師姑元是女人作」、「說似一物即不中」者何?豈不都是禪思頓悟時之二邊標的?故知,雖然同以攀緣妄心聽法,大乘學人自知返照,二乘外道只知執著。前者離相離識,超出三界;後者著相著識,繼續沉淪。所以說,南傳教法依言背義,從來未入三乘,不屬佛陀正法。這樣解釋,還有疑問,還有甚麼不明白嗎?

回答 (1)

2020-07-02 8:41 pm
✔ 最佳答案
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

以知五藴法,及以藴中我,外現眾色像,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令汝捨邪見,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壇經)


收錄日期: 2021-05-03 22:19: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200702075747AAw29mG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