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的真諦是什麼?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放任自由」嗎?

2020-06-27 12:05 pm
或者是無所事
事、什麼都不做?老子主張的「常使民無知無欲」,「如嬰孩之未孩」,這不 正是愚民政策嗎? 

回答 (12)

2020-06-30 11:37 pm
有為,是身、口、意活動所産生的作為, 這些行為透過自己有限的知識經驗, 夾雜著多數人自私自利的執著、貪念、嗔念, 往往都是一些有缺失的行為。
而無為, 並不是沒有作為的意思,它是從有為突破,而到達ㄧ個更好的境界, 簡單的比方:「 一個人從有缺失 ,修養到無缺失」, 有跟無 並不是一個對立, 有,慢慢修養, 最後圓融成無。

所以無知無欲,是指 沒有自我執著的知見, 沒有 個人自私自利 貪嗔癡的慾望。
2020-06-29 7:48 am
一、「無為」的真諦是什麼?

答:

「無為」二字是「無為、無不為」的簡稱!

第一個「為」字的意思就是「作為」,也是「想法、說法、作法」的略說。

「想法」代表個人的思想與觀念。
「說法」是代表想法、看法的表達或溝通。
「作法」則代表想法、計畫的執行和實踐。

而後一個「不(作)為」的定義則是:不(這樣)想、不(這樣)說、不(這樣)做;但並不是完全都不想(如癡呆)、不說(如啞巴)、不做(如瞎子),而是→

1.不因「有(欲)求」而想(思維)。
2.不因「有(欲)求」而說(表達)。
3.不因「有(欲)求」而做(行動)。

先解釋:「為」是「有(作)為」、「這樣想、這樣說、這樣做」的簡稱;而「不為」則是「沒有想說做」或「不想、不說、不作(為)」的意思。

因此,把「無」字放在「為、不為」的前面,就成了這樣的意思→

「無為」:
「沒有我想說做(我沒有這樣想、這樣說、這樣做)」。

「無不為」:
「我沒有不想、不說、不做(我是這樣子想、我有這樣子說、我要這樣子做)」。

 
至於是什麼造成了「我沒有這樣想、沒有這樣說、沒有這樣做」呢?那是因為不是自己所樂的、所要的、所追求的,所以「我不會這樣想、說、做」!或者說「我沒有這樣的想法、說法、做法」。

同理,又是為什麼「我有這樣想、我會這樣說、我要這樣做」呢?
那是因為某些確實是自己所樂的、所要的、所追求的,所以「我會這樣去想、去說、去做」!或者說「我有這樣的想法、說法、做法」。

....................................................................

因為「有所求」而思惟、表達、行動的人,就是「凡夫」。
能夠「少欲求」而思惟、表達、行動的人,就是「賢者」。
能夠「無所求」而思惟、表達、行動的人,就是「聖人」。

凡夫愚昧無知,多欲多求,痛苦煩惱!
賢者好學自律,少欲知足,少苦少惱!
聖人智慧通達,無求無為,徹底自由!

...........................................................

有求故「有為、有不為」,無求故「無為、無不為」。
(譬如奸商小人,說或不說,作或不作,都以有利可圖為前提;
譬如正人君子,說或不說,作或不作,都以角色本分為前提。)

凡夫的作為或不作為,都以「有所求(求欲樂)」為中心思想。
賢者的作為或不作為,都以「少求(少求欲樂)」為根本原則。
聖者的作為或不作為,都以「無所求(不求樂)」為根本原則。


二、「常使民無知無欲」?

答:

「知」的意思是「感官所知」,即「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這五感。先要有「感官作用」、「影像畫面」的所知,才有「快樂、痛苦」的感受、情緒、印象、記憶.......。

有了「快樂、痛苦」的感受、情緒、印象、記憶.......,才有「喜歡、不喜歡、討厭、不討厭」的心理反應、本能反應。而【喜歡】的心理反應就是「欲」、「求」、「貪」、「愛」、「不夠」、「還要」.........。

所以,只要萌生了【喜歡】(不自主))的心理狀態,就是進入「不停」、「不捨」的流程,然後接著→「成(上)癮(不自由、不自主)」→「中毒(不得不、被綁架)」→「憂愁不安」→最終就是「痛苦煩惱」、「沒完沒了」!

反向而歸,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知(感官不接觸、少接觸、不知道、少知道)」、「無欲(自主決定不要生起【喜歡】的心理反應)」。

如果能保持在「無知」、「無欲」的狀態,那當然就不會進入

→「不(肯)停」、「不(願)捨」、「不夠、還要、繼續」

→「成(上)癮(不自由、不自主)」

→「中毒(不得不、被綁架)」

→「憂愁不安」

→「痛苦煩惱」的連鎖反應!

因此,無知、無欲的說法,就是教導我們『保護心靈,不動、不亂』,類似『結界(持戒)』的方法、手段,而且確實有效。但是老子沒有完整的說明出「為什麼不可以【喜歡(欲求)】」、「【喜歡(欲求)】會造成痛苦」的所以然!於是就難免有「愚民」的錯覺,甚至會使人產生「反抗」、「不爽」、「不服」、「不滿」的心理反應!

三、

「無知、無欲,使民心不亂」,這是老子的慈悲、苦心。
「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則是佛陀的教導、告誡。

都是大同小異、殊途同歸的用詞!
2020-06-28 4:39 pm
無為是指動機單純的行為,不夾帶其他動機,所以不會對事情的成敗得失感到痛苦,也不會因失敗而耿耿於懷,就如嬰孩一般。
2020-06-28 9:31 am
「無為」意指勿為自己的感受、知見所綁架挾持。如佛教說,前者即人我執,後者即法我執。是故,老子主張「常使民無知無欲」、「如嬰孩之未孩」,謂天真無邪也。
2020-07-13 10:30 am
奧修的見解,「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自我」不介入。就這麼簡單。
2020-07-10 8:21 pm
成年人平均每天笑15次,孩提時代每天笑400次。
「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大智若愚。
心理師:別看太多負面新聞。
2020-07-03 9:13 am
對於古人所言問眾人可能就會有數種說法,
因此我是覺得還是要看你自己的認為與理解,
但對我而言"無為"
並不是無所作為或完全放任自由,
無為應該是一種完全無私無欲的一種念概念,
無為而治的意思應該是,
不已自己私利為核心的一種治理行為,
治理應以全為概念已大體為核心為來行治理。

另外「常使民無知無欲」,「如嬰孩之未孩」
我的認為是人會因渴望所生慾望,因此老子主張的「常使民無知無欲」,
應該是希望民能以純樸,畢竟當時的年代知識代表了權力,
所以在當時他的主張是可以被理解的,
因此現代的我們不該是以批判的態度去看,
而是要從當初的時空背景下去看他為何會說出或寫下這段話。
並從中學習擷取對我們有幫助的內容,
像這段話中我認為就是在提醒我們永遠保持無欲。

就像佛教講求清心寡慾、道教講求無我、基督教講求感恩。這些都是在提醒我們過分的慾望是一切惡的起頭,人要控制自身的慾望。
2020-07-01 10:19 am
「有為」係有造作、有生滅的七識心

「無為」係指佛法上所講的「無造作、無生」的一種心--第八識如來藏

因為祂在六塵萬法上,沒有覺觀之性,也無自己的心行,不會有主動要作為的意欲

而實質上,第八識如來藏雙具有為性與無為性,故「非有為非無為」

這不是隨便依文解義就能實際理解的

而是要開悟實證第八識如來藏,從而生起慧眼現行觀察祂的體性及運為法相,才能

領會證知的法界實相。
2020-07-01 7:25 am
老子的無為是指順天而行、按自然律生活!歷代的教育是以統治者為主,教人民順服,這才是愚民政策!
2020-06-28 9:17 pm
無我,更進一步的解釋是無我,這個我仔細觀察是空無實體,變化無常的幻覺,有了我,就有了我做,我想,我認為,我痛苦,一切憂愁煩惱因此而生,無我,以至於無為,無為後不受後有,以至於解脫得著那永恆的喜樂。

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所有的腳印當中,大象的腳印最殊勝;所有的觀念當中,無常的觀念最殊勝。

而無常的觀念有很多層次,最初淺的層次是物質是無常的,第二層次是感受是無常的,第三層次心以至於思考、價值觀…等等也是無常的 ,心以至於思考、價值觀…等等也是因緣合和的產物

相愛的必分離,積聚的必分散,樂受苦受都不是永恆的都會過去,心念的作動也是無常空無實體的。

常使民無知無欲,如嬰孩之未孩,以世俗的觀點看之是愚民政策。

世俗的價值觀是這樣的,人是自私自利的,人的成功源自於的賺多少錢,擁有多少財富,有漂亮的妻子或帥氣多金的老公,人必須汲汲營營,人必須有野心,人必須爭鬥。就是這種觀念造成許多人無止盡的痛苦


收錄日期: 2021-04-11 23:09: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200627040537AADDTc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