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靜定或静不定?

2019-07-26 9:24 am

回答 (5)

2019-07-28 10:33 am
另類的解讀:
回答您:口頭上相信很多人都會說靜,可是從心裡卻說不上來什麼是靜。靜是什麼,用字面的解釋靜是青與爭之組合,青者清也。清什麼,什麼不清,爭什麼,什麼不爭。人有太多須要去清的事物,也有很多弄不清的事物。人也有無時無刻不爭的事物,也更有時時須要去爭的事物。
然而這些清的,不清的,爭的,不爭的,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又如何去區分,那該清的不清,不該清的清了,該爭的不爭、不該爭的爭了,如何自處。試想有多少的事物,想通了,明白了,瞭解了,做到了,不是很自然能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該做的做了,不該做的不做,如此到最後不是都清了,由此沒有不清的,沒有爭的,也沒有不爭的,自然不就靜了。
再來談靜,每個人都會睡覺,睡覺前的一剎那是怎麼來的,是否是今日事今日畢。如果今日事沒有做完,或者有事,試想,你會睡著嗎?睡不著是否是思想還在動,不清嗎?不明嗎?明白了,找到了答案不就清了,就睡著了。有些人會說是太累了,那麼是否是說,今天爭完了,沒得爭了,是否也是明白了。還不明白就是還要爭,還要爭能睡的著嗎?解釋至此,是否已明瞭靜是什麼?
靜就是思想上的靜,也是內心深處的靜,而不是行為上的靜,因為思想意志的靜,才會導致行為上的靜,這就是所謂意有心動。簡單的說,人的行為來自於內心的意念,有念而心不動則自然不動,心動,自然就有為,有為就不靜。
再說,別人要你去做這做那,它有很大的誘惑,但你的心不為所動,心不動就不會去做,心動就會去做。所以說靜,是思想的靜,而不是行為上的靜。
接下來說,為什麼要靜,每一個人在最無助,或者遇到重大的事故時都會說,讓我想一想,讓我靜一靜,那麼想了以後,靜了以後,就得到了答案,這是為什麼?人只有常常的靜,在靜中找到答案,沒有答案,就不是真靜,靜了就有答案,這就是〈智慧與三思〉的顯現。
佛門弟子、出家人都須要坐禪,透過禪而達到思慮澄清,由禪靜而得到靈慧成為覺者,如此許多人都學習靜坐、禪坐,然而有多少人知道靜與禪的境界有多深,只知道靜坐、禪坐而不明靜與禪的意境,那光靜坐、禪坐是沒有用的。
而有如枯坐浪費光陰,如果能瞭解人身的另一種無形運作〈智慧與三思〉,自然知道靜與禪的意境,從中得到靈慧經過靈慧的啟示。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這就是定。定也有區分,就看修持者如何去區分,是定還是不定。
謀定而動,就是讓人區分定與不定,結果往往是很不一樣的。沒有大
慧的人,只能做到小定,然在修持的道上,不但要做到小定,更要做
到大定,否則會因小失大,就得不償失了。
〈定〉要如何來做,〈大學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
,所以說,定要有知為前題。不但要有知,還要有智,不但要有智,
還要有慧,有慧自然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獨善其身,兼善天下如何去做?魔無所不
在,道即在心,心正則定,定則萬魔不侵,即使魔侵,又何懼之。大
地萬事萬物皆在定中規律中運行,如何讓自己在定律中而不失定,那
就要看修持者的心正與否。心不正,自然會走邪,心正,自然能直,
直而後守一,那麼離道就不遠了。
往往修持者也都因為〈定〉的修持不夠,實在是可惜,唯有拋棄一切不正的思念,還我清靜之心,定靜之慧,誠信之志,永恆道心,立萬世之基。
2019-09-06 1:48 pm
你會這樣問就代表你靜不定了!!!!
2019-07-27 11:50 am
從簡單開始
計數是不錯的方式
決心 耐心和毅力
決定最後的結果
2019-07-27 7:28 am
從心認識自己,察覺當下的自己.......
2019-07-26 12:39 pm
约翰福音 7:24不要根据外表来断定是非,要按公义的原则判断。”


收錄日期: 2021-05-01 15:23: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90726012427AApHGrp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