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南部地區煮水的時侯常會看到鍋底有白色沉澱,解釋其原因並寫出反應式?
回答 (1)
硬水是含有高濃度礦物質的水,尤其是含有高濃度的鈣和鎂。 概括地說,水有暫時硬度和永久硬度兩個硬度,兩個硬度加起來,就是水的總硬度(total hardness)如果我們加石灰水(即氫氧化鈣,Ca(OH)2)進硬水,或者把硬水煮沸,硬度出現下降的話,我們說這些下降了的硬度稱為"暫時硬度"。這些方法都會使鈣、鎂、碳酸氫鹽(HCO3−)等令水變硬的物質跑掉,或沉澱成固體物質:
煮沸方法:
H + ( a q ) + HCO 3 − ( a q ) → H 2 O ( l ) + CO 2 ( g )
Ca 2 + ( a q ) + CO 3 2 − ( a q ) → CaCO 3 ( s )
一般家裡使用自來水經煮沸後水中通常會飄浮著「白色懸浮固體」,也就是俗稱的茶垢(台語俗稱"茶帶"),其實這是因為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加熱煮沸後產生碳酸鈣、鎂沉澱乃是正常現象,飲用無礙於健康。另外有民眾擔心長期飲用含有茶垢的開水是否身體容易產生結石?依據高雄醫學大學洪玉珠教授「水質硬度與泌尿結石相關性」調查,結果顯示水質硬度與泌尿結石二者間並無直接關係,甚至有醫學研究調查發現水質硬度高,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低,相反的硬度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高。
鈣、鎂元素是人體不可缺的礦物質,日常生活中我們還要從蔬果食物攝取,因此建議多利用含天然礦物的自來水來取代純水及礦泉水。如果不想喝到白色沉澱物,不妨可將水煮沸後靜置冷卻,將上層液和緩倒至另一容器裝儲飲用。若要清洗沈積的鍋垢,則可使用食用白醋或市售檸檬酸浸泡清洗即可輕鬆除垢。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44: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90106124435AAOuWuP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