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死亡是每個人必會遇到的。 古時如是,現今亦如是,在不太遙遠的將來相信也會是一樣。 死亡雖然是古今如一的大定律,但人類對死亡的看法卻隨時代而有所改變。
人類剛懂得思想時,正如所有的生物一樣,應該是害怕死亡的。 生物的目標是生存,而死亡是生存的相反,故想遠離死亡是理所當然的,怕死自然是生物的求生本能。 但人類卻不甘願死後一無所有,所以在遠古時,人類已相信有冥生(afterlife),現有的生命只是全部的一小部份,死後還有另外一段「生命」。 埃及的金字塔和秦皇的兵馬俑都是為皇帝死後永生而興建的。 這種死後的「生命」對人來說是一種安慰,令死亡變得沒那麼可怕。
但人總不能只想著冥生,而不顧現世;所以很多古時的思想家都勸人不要厭世。 在古希臘,一般人的想法都覺得人生是一場苦難,是上天給與的任務,完成後才可得到安樂;所以在還未時候結束生命之前,決不可輕生,但到了真正要死的時候就要欣然接受。 上述主要就是說生命是上天給予的,人沒有權力去提早把它完結。 在中國也有類似的教說,孝經內說:「身體髮膚,授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人們既有對冥生的安慰,也有活於現世的責任。
然而,這一套只能用在普通平民百姓上,對於要戰士、勇士等等的,死亡是完全另一回事。 對他們來說,勇氣、名譽、正義等都比生命更重要,古今中外的每一位大英雄都是不怕死之輩。 希臘神話中很出名的忒修斯(Theseus)、赫拉克勒斯(Heracles)、佩而修斯(Perseus)等都勇敢地對付怪獸為民除害:忒修斯為了人民不用每年供奉七對童男童女給牛頭人身的怪物(Minotaur),利用線圈在迷宮裡把牛怪殺了後更能成功走出來;赫拉克勒斯的十二樣功能(Labours)都是危險萬分的;而佩而修斯是用鏡盾,殺了能令人變石頭的墨杜薩(Medusa)。 這些英雄都是把正義放在生死之前,為了正義可以生死而後已。 類似的英雄人物在其他地方的神話中也是可見的,北歐神話中的齊格飛(Siegfried)亦是甚麼也不怕的英雄,中國的大禹又何常不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治水?看來,人們都覺得死亡是最難克服的恐懼,能克服怕死的人才會是英雄。 所以為了克服對死的恐懼,人們都會視一些意義上的東西比生命更重要,例如義氣、勇氣等等。 這樣,欣然接受死亡的想法便被想克服怕死的心所取代。
在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一幕裡,劉關張結拜時說的「不能同年同月生,但願同年同月死」就是把朋友兄弟間的義氣放在生死之前。 希臘古時的城市斯巴達(Sparta)是一個軍事城市,極力推廣勇敢的精神,當時民間都有流傳一個故事說一個士兵在臨陣時退縮,軍隊戰敗了只有他沒死回到家鄉,但他的家人不但沒有高興,還對他的行為覺得羞辱;自始以後,整個城市都沒有人肯跟他說話。 稍後到另一次打扙時,他便第一個衝向敵軍,死了之後所有人都稱讚他為英雄。 其他還有很多,如法國浪漫時代的劍俠都把名譽看重,水滸傳中的梁山泊英雄都為了俠義要與朝廷對抗,王維林也是抱著爭取自由的信念;才會冒險擋在坦克車之前。 人們有了精神上的信念便可以克服對死的害怕。
也因為這樣,有些人卻成了他人利用的犧牲品。 如中國宋代開始表揚的烈女,就是叫女子在遭到強暴時要把貞節放在生命之前,寧死也不能就範;但是,烈女雖有表揚,不貞的卻成為彌天大罪,逼得一些無辜的婦女沒生路可行。 日本軍國主義也利用一些青年的愚忠,組成神風敢死隊,要青年征服一己私慾,為國抛掉生命。 同樣,在中東常發生的自殺式炸彈襲擊,都是青年被虛假的正義欺騙了。 人的天性是怕死的,這很自然,生物怕死是大自然的定律,可惜有人卻因為英雄人物的事跡而誤以為怕死是人的缺點,繼而努力去克服恐懼,被不法之徒利用。
現今社會還有很多對死亡持不同的看法,關於安樂死和墮胎的爭論就是例子。 不過因為科學昌明,真正完全相信有冥生的人已經漸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追求現世物質享受的唯物主義,避開不去想死亡的事。 有些人雖不太相信冥生,但還在心底裡暗暗地盼望它的存在;這樣的現代人比古人怕死嗎?但就算是也不甚麼問題,因為怕死是生物的求生本能。Yip
備註:以上文章是由多倫多大學學生會舉辦的學校報刊,所登載有關死亡的論壇,請各界人士觀賞及批評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