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殖民東北、台灣、朝鮮和琉球,為什麼對日本態度不一樣?

2018-01-17 10:50 pm

回答 (3)

2018-01-18 2:20 pm
琉球[编辑]

相較於台灣,日本對琉球的同化政策更為徹底,例如亡國後的琉球人被迫改名易姓,原本王族或士族通用漢名(唐名)及琉球式姓名(漢姓+琉球名),只在對日本的文書中使用日本姓名(和名),皇民化後漢名及琉球式姓名失去正式地位,日本姓名成為正式姓名。從明治到昭和中期,日本政府強力推行標準語普及運動,在學校禁止使用琉球語,使用琉球語的學生會被掛上具備羞辱意味的方言札,影響所及至今僅剩少數琉球人能流暢使用琉球語。

基於一連串同化政策之成功,因此目前琉球人大多認同日本[7][8][9],儘管有獨立運動的存在,但未受到主流社會的支持。在被日本吞併134年後,如今談及或主張琉球獨立,實際上已非易事。甚至,中國對琉球獨立運動的評論和支持,有可能引來琉球民眾的反感。[10]依據沖繩當地學者所做民調,有89%的沖繩人「對中國沒有好印象」。[11]

臺灣[编辑]

皇民化運動使台語文讀系統衰弱,再加上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長期實行的國語運動,致使許多台灣人於不知如何以台語朗讀漢字書面文、文言文。[12]

戰後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在中國大陸時與日本交戰之歷史因素,对皇民化運動持嚴厲的批判態度,并予以醜化。至今「皇民」仍是中國民族主義或統派人士對親日人士的侮辱性詞彙[13][14]。在接收台灣後,中華民國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包括國語運動在内的去日本化運動,希望去除日本文化影響,使台灣人重新中國化。

然而解嚴後,隨著社會的多元化和台灣本土意識的興起,關於皇民化運動,台灣史學者提出與中國國民黨政府不同的觀點,並重新檢視和評價。比如,學者林呈蓉認為「部份皇奉運動下的社會價值觀,即使在戰後仍以不同的語言、型態繼續被傳承下去,並逐漸內化成台灣精神內涵之一環。例如滅私奉公的社會『道義』、守望相助的『鄰保』精神、台灣社會『賢妻良母』之婦女的形象改造、公益優先的『義勇報國隊』之組成、拉近國民與國家距離之『徵兵制』的施行等,一些近代社會中所具有普世價值之言動,的確也給台灣社會民度的提升,帶來了正面效益。」[15]至今史學界對此時期帶給台灣的正負面影響之爭論仍持續著、依立場的不同評價兩極。在討論有著一定程度的敏感性。

根據資料顯示,1941年底,全台人口中改姓名的約有1%左右,直到1943年底,雖然太平洋戰爭日趨白熱化,全台共有17,526戶改姓名,人數為126,211人,仍僅佔當時人口約2%。[16]然而相較日本殖民朝鮮時期採強制性皇民化政策,台灣則是採申請許可制由個人加以選擇,且改名者多技巧性保有原本漢姓的痕跡。[17]雖說改姓名無強制性,但對於一些社會精英或與從事公職者仍存有壓力(較有升遷機會),因而配合改名。如李登輝之父是警察,李遠哲之父、柯文哲之祖父、江丙坤之大哥二哥皆是教師。另外張榮發、邱創煥等皆出身於改日本姓家庭。[18]。戰後的國民政府強迫歸籍戶政的台灣原住民族人民全部改漢姓漢名,以宰制公務機關用人的壓力迫使新進公務人員加入中國國民黨成為黨員(較有升遷機會)同為歷史的一環。

部分台灣史研究學者指出,由於該運動之目標在將台灣本島人同化於日本,又因相較於同時期的中國已具有相當程度的現代化,加上戰後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對台灣進行高壓統治,二二八事件、戒嚴時期及白色恐怖時期,國民黨政府捕殺異議份子的殘酷手段不輸日本,及台籍本省人與自中國大陸來台者之間國家認同和價值觀的落差,導致許多台籍本省人在二次大戰後對日治時期產生某種程度的懷念。此心態不僅保留於許多老一輩台灣人心中,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台灣對國家民族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19]也被當成沒必要或拒統的理由。[20]復加上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在內戰中敗退、台灣地位歸屬又受到冷戰影響而未能妥善處理;成為日後台灣內部國家認同及統獨問題對立衝突的遠因之一[21][22][23],不過由於外省新生代也開始認同台獨對歷史的解讀及評價,因此台灣內部的衝突也將漸漸化解。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员表示,日本於1937年全面侵略中國,為了防止台灣人的漢人意識的甦醒而导致「裏應外合」,高唱「內台如一」,即台灣人亦屬天皇子民與日本内地人一樣平等。於是在大戰時高唱皇民化運動,希望台灣人改日本姓、說日本語、拜日本神、不得祭拜中國神明等,但实际只有很少的士紳改姓。因此,皇民化運動除說日語較為成功外,其餘的成果相當有限,台灣人被同化為日本人的士紳階級只有百分之一[24][25][26]。

部分中華民族主義者,如王曉波等人,將台獨運動與皇民化運動等同在一起。他們認為陳水扁時代修改課綱,加重台灣歷史內容,是去中國化,走向日本皇民化。

朝鮮半島[编辑]

由於大部份朝鮮半島人對日治時期反感,日治時期結束後,日本推行的政策絕大部份被廢除,但仍有一些影響,例如自日治時期當地的日本總督府依照明治維新後的做法把端午節(同時為日本的兒童節)改為新曆5月5日。大韓民國建立後雖然恢復依照農曆過端午節,但依然把新曆的5月5日定為兒童節。而一些朝鮮原有的事物亦受到日本文化影響而在名稱和性質上有所改變,如妓生的妓院本稱妓房、教坊,日治時期起改稱料亭,「料亭」一名來自日本,是日本有藝妓陪侍的高級傳統料理餐廳,至今韓國這類有妓生陪侍的高級傳統料理餐廳仍然稱為料亭。
2018-01-18 9:40 am
日本殖民東北--1931
日本殖民台灣--1895
日本殖民朝鮮--1910
日本殖民琉球--1870左右
前期日本是以歐美列強看齊,實施殖民政策;後期則是遇上經濟恐慌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及需加強消費力和鞏固原料
2018-01-18 1:56 am
日本明治維新後,有脱亞思想,否定亞洲的合作關係,主張成為歐美列強的一員,對清韓以武力對付,提升軍事的對決形勢。
亞洲各地人民鑒於日本的現代化軍備及武力的強大,武裝抗爭的下場是死傷慘重,只有低頭忍耐,聞不到些微的自由氣息。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24: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80117145021AAzXT5S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