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體面對困難情景時,一種無法達成目標的無力感和無助感,對自己所具備的條件作為和表現感到不滿與失望,對自我存在的價值感到缺乏重要性,對適應環境生活缺乏安全感,對自己想做的事不敢穩定,這就是自卑感。
自卑感的形成,阿德勒認為它肇端於幼年時的無能,在與他人的最初交往中,嬰兒就體會到了無能與自卑。隨後慢慢長大,對需要滿足的追求力不從心,跟加重了兒童的自卑感,而這種自卑感是後來各種內心衝突及與他人競爭的心理根源。
自卑感對個體人格的發展有積極與消極兩種作用。個人在自卑心理作用下,如能處理適當,可將自卑感轉變為分發上進的內在動力,力求補償缺陷,取得成功,是健康的表現。當若處理失當,因自卑而逃避現實,終而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不敢面對現實的習慣,甚而導致對社會,對世界的敵對態度,這種因自卑感而轉變而內在心理傾向,即成為自卑情結,會阻礙個體人格的正常發展
補償作用:。以成功的行動替換原先失敗的行動,或者對原來行動的不足之處加以補充,使之完美阿德勒認為人不是被動的,而是一個有意識的統一體當自卑感產生時,人們會設法去克服它,以滿足自己求得優越的願望。個體對自卑感的對抗就叫做補償作用。補償作用就是推動一個人去追求優越目標的基本動力。
為了擺脫自卑感以求得優越感,人們千方百計去追求權力,想要勝過他人,更希望支配別人或凌駕他人之上。
除了積極的作用,補償作用的消極性質在很多精神失常的患者身上表現得更加明顯。神經病患者的一切計劃都是自動的指向人類社會生活的反面的,這種人力爭孤立,並且貪婪權力,使他們背離了生活的正常軌跡,會以幻想的方式去超越自己,以消滅因自卑感而帶來的痛苦。這種心理作用叫補償觀念。
個人在某方面有缺陷時,為了克服缺陷,付出過分的努力,這種過度誇張的補償作用稱為超補償作用,也叫做過度補償。這種過度的誇張使人脫離了現實的生活軌跡,而使用一種不真實的態度去應付生活的三大問題,他們曲解了生活的意義,歪曲了人類真正的愛情與同情,也使自己陷入了貪權與孤獨的境地。
相關
一般低等動物會因家庭慘遭不幸而癱軟無力嗎?上述情況在野生與由人類所飼的物種有不同?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1224064856AAUPzeV
整天嚷著要有大胸部的是不是家庭有問題?還是牠媽逼的?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1222052152AA0v5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