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鋪真係擡望眼仰天長嘯?

2017-10-02 4:59 pm
當岳飛北伐中原,打到去開封,收拾舊山河時,趙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不再北上,
原因只為他想偏安於南方,做一個江南國主罷了,如此昏君,難怪岳飛收復不了舊山河。韓世忠(岳飛陣營的人),与岳飛同朝,一早告誡過岳飛小心宋高宗,但岳飛还忠臣愛國,以為皇帝會嘉許他征金之功,但岳飛此人重情義而輕權術,懂軍事但不懂政治,最後不是死在金人手中,而是死於皇帝之手,嘆那偏安江南的昏君

至於秦檜,他只是執行者,他其實很敬佩岳飛,但基於兩人一個文臣,一個武官,自然不同意岳飛的抗金,而主張和金,其實兩者没對錯

世上不可能没有奸臣,在乎你如何以忠臣抑奸臣,如果個皇帝是明君,有一萬個奸臣也没用;如果個皇帝是昏君,有一個奸臣已經足夠。趙構挑起文武兩派之爭,以秦檜殺岳飛,其後為岳飛平反,把所有罪名推到秦檜身上,还被後世封為明君,如此老謀深算之人也叫南宋開國君主,真是諷刺!

(紅綫為岳飛北伐路綫,藍綫為南宋實際控制區域)

回答 (3)

2017-10-02 6:02 pm
✔ 最佳答案
平反岳飛的是宋孝宗趙眘,趙構的養子。


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5/55/55z/55z18/55z1801.htm


從岳飛冤案看「逼害」及「平反」


岳飛在宋高宗趙構、秦檜等人的「精心設計」下被害死,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冤案。到了趙構的養子宋孝宗當政時,又獲得了平反。


宋高宗殺岳飛,目的很簡單──權力。他為避免岳飛北伐成功,「迎還二聖」,即父兄徽宗、欽宗,影響了他的龍座,遂悍然利用秦檜殺岳飛,好讓自己的皇位得以鞏固。宋孝宗為岳飛平反,主要是想安民心、振士氣,使宋室政權得以進一步鞏固,其目的跟高宗並無兩樣。


中國古今幾千年的歷史,先逼害謀殺、再平反昭雪的事例,實在多不勝數。歸根結底,都是和政治權力有關。當「逼害」於己有利時,乃大肆逼害;當「平反」於己有利時,又「大發慈悲」地加以平反。說穿了,「逼害」和「平反」都是當權者用作鞏固政治權力的工具。今天平反冤假錯案的人,明天也可以變成殘害忠良的魔頭。


「逼害」和「平反」,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被循環不息地交替應用,是為統治者的一大發明,亦是中華民族的一大悲劇。
2017-10-05 3:32 am
宋高宗之所以不讓岳飛繼續北伐,並非因為願意偏居江東,而是因為害怕岳飛北伐成功後將被金兵俘虜的宋欽宗、宋徽宗,從而威脅到他的統治。加上秦檜等人不斷勸說求和,於是宋高宗便殺掉了岳飛。盡管宋高宗殺掉了岳飛,使南宋朝廷從此以後徹底形成偏安一隅的局面,但卻鞏固了其在江南的統治,此後金朝從未再進犯過南宋。
2017-10-02 5:11 pm
  縱說宋軍一時不能恢復中原,直搗黃龍,然使宋室上下決心抗戰,金兵亦未必能再渡長江。強敵在前,正是策勵南方奮興振作的一個好材料。惜乎高宗自藏私心,一意求和。(殿中侍御史常同言:「先振國威,則和戰皆在我;一意議和,則和戰常在彼。」且紹興十一年之和議,實為戰勝而議和,戰勝而割地,更與紹興八年情節不同。)
  對內則務求必伸,對外則不惜屈服。
  高宗非庸懦之人,其先不聽李綱、宗澤,只是不願冒險。其後,不用韓、岳諸將,一意求和,則因別有懷抱。紹興十一年淮西宣撫使張俊入見,時戰事方殷,帝問:「曾讀郭子儀傳否?」俊對以未曉。帝諭云:「子儀時方多虞,雖總重兵處外,而心尊朝廷。或有詔至,即日就道,無纖介怏望。故身享厚福,子孫慶流無窮。今卿所管兵,乃朝廷兵也。若知尊朝廷如子儀,則非特一身饗福,子孫昌盛亦如之。若恃兵權之重,而輕視朝廷,有命不即稟,非特子孫不饗福,亦有不測之禍,卿宜戒之。」此等處可見高宗並非庸弱之君。惟朝廷自向君父世仇稱臣屈膝,而轉求臣下之心尊朝廷,稍有才氣者自所不甘,故岳飛不得不殺,韓世忠不得不廢。(紹興八年,趙鼎言:「士大夫多謂中原有可復之勢,請召諸大將問計,恐他時議論,謂朝廷失此機會。帝曰:「不須恤此,不和則梓宮、太后、淵聖無可還之理。」湖北京西宣撫使岳飛請增兵,帝曰:「上流地分誠闊遠,寧與減地分,不可添兵。尾大不掉,古人所戒。」是高宗決心對內加強統治,而無意於對外恢復,其意態豈不十分鮮明乎?)
  岳飛見殺,正士盡逐,國家元氣傷盡,再難恢復。這卻是紹興和議最大的損失。
  朱子語類:「門人問中興將帥還有在岳侯上者否?朱子凝神良久,曰:『次第無人。』武穆卒時,朱子已二十餘歲,豈有見聞不確?武穆對高宗曰:「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自平。」能道此十字,武穆已足不朽矣。(古今人自有不相及,近人以當世軍閥誤疑武穆,非也。)
參考: 錢穆,〈第三十四章、南北再分裂〉,《國史大綱(下)》,(台北:臺灣商務,1995),頁617-618。


收錄日期: 2021-04-18 17:51: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1002085919AAyvssK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