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時代到夏商周時代可以幫我做一下整理嗎?(我要做報告)?

2017-09-26 10:31 pm
更新1:

1.時代 2.代表性人物 3.生活與文化特色

回答 (2)

2017-09-27 2:02 am
✔ 最佳答案
  黃帝以後行政機構逐漸周密。[尚書]「堯典」歌頌帝堯曰:「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九族指堯的氏族成員,百姓是其他氏族長(古代貴族才有姓),萬邦是天下各部落(村落)。對氏族成員要親,對氏族長要辨明其強弱大小,對天下萬國只能協調,沒有絕對的權威。至帝舜時,據「堯典」說他手下有總百官、度百事的四岳,有專司工程建設的禹,管理糧食生產的弃,教育人民的契,掌握刑罰的皋陶,主工藝的共工,管山林川澤的益,司禮儀祭祀的伯夷,典音樂的虁,出納王命的龍。這些古聖先賢並非同時代的人物,「堯典」作者結集三代傳說之大成,把他們都請到舜的朝廷來,我們不必盡信;但作者認為我國政府結構到帝舜時代已漸趨完備,這見解是很值得參考的,因為舜之後就是夏王朝了。這是中國政治社會演進的一個大關鍵,國家機構在這時蘊育完成,人們不像早期農莊斤斤於食糧之獲得,而更重視人際關係的處理,有這麼「龐雜」的組織才好重新分配資源。於是治人與治於人的關係更加明確穩定,最高統治者不再「監」,不再「親」,不再「平章」,不再「協和」,而是名符其實的治理。
  自從甲骨文大量出土後,學界多認為商代是信史的開端。一九五九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挖掘後,其底層文化可能屬於夏代,相信傳說中的夏王朝,不久也能確切證明。上古史中的夏、商、周三代,以往認為是三個前仆後繼的朝代,像被野蠻包圍的文明孤島一樣發展起來。但近代的考古證明愈來愈使人相信,三代文明是平行而並進的,即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華北與華中有許多國家形成,其發展不但是平行的,而且是互相衝擊、互相刺激而彼此助長的。夏、商、周在歷史上固然是相繼的時代,同時也是三個政治集團,即在三代時夏、商、周可能都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其間勢力之消長各代不同:夏的王室在夏代為華北諸國之長;商的王室在商代為華北諸國之長;而周的王室在周代也為華北諸國之長。
  論三代和四裔的關係,夏代史料短缺,無足論述,唯從開頭的益、啓之爭,中間的后羿、少康之爭,以及末後湯、桀之爭看來,似乎夏政之不穩定,全是夷夏兩大勢力間的抗爭的結果,這象徵三代早期的王權的凝固亟待加強。等商朝取得共主地位之後,由於代出賢君,而又發展經濟,整軍經武,政治上軌道,遂能兼併諸侯,從湯初之三千滅至紂亡之一千八百,亦得征服邊民,武丁花三年工夫而克西北之鬼方。至周朝,雖大行封建,力行禮樂,期以武力的永占和性情的陶冶建設國家,但是由於華夏與邊裔間的分野日益分明對立,而封建制度亦有其限制,中央勢力削弱,終於在懿王以後發生一連串華戎衝突,至幽王為犬戎殺害而達於高潮。此後東周一代,大部份的時間便都沈陷於華夷關係之調整中。
參考: 《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永恒的巨流》,頁55、83-84、143-144。
2017-09-26 10:40 pm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30: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926143141AA39hIS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