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五帝之說
五帝的傳說與三皇相同,也是眾說紛紜的。但是它與三皇的傳說有一個顯著的不同,即有關五帝的各說大多是以黃帝為中心,而且記載較為詳盡。司馬遷的史記中有五帝本紀,更將五帝與夏商周三代均作為源出於一個譜系,都是黃帝的後裔。
很顯然的五帝的時代亦即是黃帝時代,黃帝是我國各古文獻中一致公認的一個最偉大的君主。他的勛績在武功方面:曾克炎帝於阪泉,取得華夏諸族的領袖地位,誅蚩尤於涿鹿,北逐葷粥,大會諸侯於釜山,建國有熊。當時他的版圖是東至海,西至崆峒,南至江,北隣葷粥,確立漢族建國的規模。在文治方面:一、劃野分州,經營國邑。二、經土設井,立步制畝。三、命倉頡作書,始有文字。四、命元妃嫘祖養蠶,始有蠶絲,以供衣服。五、命隸首作算數,始有度量衡制。六、命伶倫作律呂,太容作樂。七、命大撓作甲子,容成製蓋天及調曆。八、製宮室舟車服裝弓矢棺槨等等。當然將諸事的成就均集中於黃帝的一身,顯然是不可靠的。但是由這些傳說大致可確信黃帝是一個偉大的君主,我國至黃帝時代已確具開國的規模了。故自古至今,國人尊崇黃帝為共祖,自視為黃帝的子孫。
五帝之中除黃帝外,最為後世稱讚的則有堯和舜。據說堯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國號唐,因初曾居陶,故史稱陶唐氏或唐堯。在位百年,他的為人史稱仁如天,智如神。由於行仁政,故當時的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極為安樂。其在位的重要措施則有: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至各地觀測天文,修定曆法,及派鯀治洪水。舜據說是一位孝子,也是一位極得民心的領袖。史稱耕於歷山,漁於雷澤,陶於河濱,作什器於壽丘。索居之處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由於大臣的推薦,堯試之以官。日後並妻之以女,任為司徒。年老使之攝政,堯死後舜繼天子位,都蒲坂(今山西永濟),國號虞。故稱有虞氏,或虞舜。舜在位的功績是以禹治平洪水。故舜傳位於禹。這種傳賢不傳子的措施史稱禪讓政治。堯舜的仁政及禪讓政治極為儒家所稱頌,視為是政治上最高的理想,並定之為治國行政的準則。而近代學者則對禪讓政治的真實性頗加懷疑。
近代學者對於三皇五帝時代中國社會的實在情形所能肯定的是:三皇時代仍當氏族社會,已由母系社會逐漸轉變為父系社會,三皇可能均是氏族中較為著名並曾對初民的生活有所改進者。五帝時代中國社會則已由氏族而進步至部落的階段,所謂五帝可能均是部落的盟主,而禪讓政治亦不過是各部落間盟主地位的轉移罷了。
禹治洪水的功業
在很多民族遠古的傳說中,均有洪水的故事,我國亦然。相傳堯的時代洪水氾濫為災,堯命崇伯鯀治水。鯀用防堵的方法,九年而無成。及舜輔政,乃殺鯀而用其子禹治水,禹改用疏導的方法,歷時十三年,胼手胝足,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導江淮河濟諸水入海,使洪水平息。洪水氾濫在遠古初民時代是人力難於抗拒的大災害,而禹竟能治平之,立功實在太大,故非僅當時舜禪位於禹,甚至後世亦予禹以莫大的尊敬。春秋劉定公說:「微禹,吾其魚乎!」孔子亦說:「禹,吾無間然矣!」墨子更崇敬禹之刻苦勤儉的精神,尊大禹,倡夏道。相傳禹誕生於六月六日,故我政府定是日為工程師節,以紀念之。
夏代的建立
禹即位後,國號夏,初都陽翟(今河南禹縣),後遷安邑(今山西安邑)。曾大會諸侯於塗山(今安徽懷遠)。劃中國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相傳書經上的禹貢所載,即大禹時代中國的版圖。此外並將土地以肥瘠為率,分九等定賦。禹在文治方面的另一大功績是頒定曆法。以建寅月為歲首,以太陰一圓為一月,年共十二月,餘日置閏。每三月為一時,年分春夏秋冬四時,即四季。夏曆因係根據月球的運行制定的,故稱之為陰曆,最宜於農業耕作,故又稱之為農曆。我國歷代所用的曆法大體上是根據夏曆,而稍予改良。
禹在武功方面,曾力戰平定自堯舜以來即為患中國的九黎三苗諸族,綏平長江中游一帶,使黎苗從此南徙,不敢北犯。由於這次艱苦的戰爭,禹被尊稱為大禹。
據說禹最初亦想維持禪讓制度,將帝位傳於伯益。但因他本人的豐功偉業,以及其子啓的賢能,諸侯擁啓而不擁伯益,故由啓即帝位,而奠定夏代及家天下的局面。
夏代的興衰
啓即位後,曾有西方同姓諸侯有扈氏不服,啓討伐之,戰於甘(今陝西鄠縣附近),終於為啓征服。尚書中的甘誓,即為啓此次出征的誓詞。啓死子太康繼位,荒逸失德,為有窮氏后羿所逐,國都陷落,太康及弟仲康避居河南。及仲康子相時,再東走。日後后羿及相均為寒浞所殺。相子少康逃亡有虞(今河南虞城),有田一成(約十里),有眾一旅(約五百人),終攻滅寒浞,中興夏代。后羿及寒浞的作亂,使夏的勢力因君主的東走,而逐漸向東發展,對東方地區的開發有很大的幫助。
少康以後,八傳至孔甲,淫亂迷信鬼神,諸侯多叛,夏代勢衰。三傳至履癸,是為桀,暴虐無道,卒為商湯取代。夏代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共十四世,十七王。夏人活動的中心地區約當今晉陝豫三省交界地帶。因夏代的關係,夏字遂成為中國及國人的總稱,更時與華字合用,稱為華夏或諸夏。
信史的開始
由於大批器物及甲骨文在河南殷墟(安陽縣小屯)中發現,根據這些器物及甲骨文的研究,乃證明我國古籍中關於殷商的記載是可信的,故近人將殷商時代作為我國信史的開始。
商代的先世
商朝的始祖名契,據說是帝嚳之子,曾佐禹治水有功,於舜時官司徒,封於商(今河南商邱),賜姓子。契孫相土傳說曾發明用馬駕車,故大闢疆土,建都東岳,揚威海外。凡八遷十四傳至湯,名履,號天乙,定都西毫(今河南偃師),用伊尹為相,國勢極強。
商湯革命
商人活動的範圍在夏之東,故商王室雖非東夷,而夏人仍視之為東夷,雙方時有衝突。及湯時,商人的勢力因撫治東夷有方,極為強大。時夏桀無道,人民怨恨。湯乃相繼翦滅夏之與國葛(今河南寧陵)、韋(今河南滑縣)、顧(今山東
范縣)、昆吾(今河北濮陽)等,然後暴桀之罪於天下,作湯誓,西征伐夏,大戰於鳴條,夏桀敗績,被放逐於南巢(今安徽巢縣)。湯遂大會諸侯即天子位,遷都於商,建立商王朝。據易經的記載,因夏桀的無道,喪失民心,而湯的行為却是誅君弔民,順天應人,故謂之曰革命。但湯是以諸侯或貴族的身份起而伐夏的,故這一次的革命是貴族革命。
殷商的興衰
商代共傳十七世,三十主,約六百四十年。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由湯至陽甲,共十八主,約三百五十餘年,是為前期。由盤庚至帝辛(紂王),共十二主,約二百八十餘年,是為後期。前期政治上重要的大事有伊尹放逐太甲。太甲為湯長子太丁之子,繼位後無道,伊尹乃放逐彼於桐(今河南偃師),自攝政事。太甲居桐三年,悔過向善,伊尹復迎之復位,政治良好,國勢強盛,尊為太宗。太甲以後,傳至第九主太戊時,因有賢相伊陟輔政,第十二主祖乙時,有賢相巫賢輔政,國勢均極鼎盛,是為三興殷室。
後期政治上的大事是盤庚的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商人因居於黃河下游,或由於水患的關係,或由於游牧生活的方式,是常常遷徙都城。由契至湯曾八遷其都,由湯至盤庚亦曾五遷其都。但盤庚以後,未曾再行遷都。由於都於殷,故國號殷,唯仍稱商。後世遂稱商代為殷代,或殷商。盤庚遷都的原因可能係基於國防或經濟的理由,並且是強制執行的。但自遷都以後,由於殷地宜於農耕,從此經濟繁榮,政治穩固,文物進步遠較前期為速。商代後期的英主除盤庚外,尚有武丁。武丁用傳說為相,文治武功頗盛一時,曾西北征伐鬼方(即葷粥),北服土方。武丁以後,八傳至帝辛(紂王),在位甚久,亦曾大拓疆土,屢敗人方(東夷),親巡江淮齊魯各地,但因長久征戰,國力大損,致為西方的周人所乘。
先世與建國
周王室始祖名棄,姓姬。相傳為帝嚳之後裔。曾為舜的后稷,掌播百穀,精於農事,封於邰(今陝西武功)。邰位於渭河平原,宜於農耕,故其部族以耕作為業。子不窋失官,流徙於犬戎間,及公劉,以涇水流域之豳(今陝西邠縣)為根據地,復致力農耕,逐漸強盛。九傳至古公亶父,即太王,當殷商末世,因避戎狄侵逼,率部眾南遷,定居渭河流域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故國號周。周在遷周原以前仍然穴居,但自遷周原以後,則致力生產,力圖變俗革新,開始經營城郭宮室,建國始具規模。
太王傳子季歷,即王季,國勢強盛,曾大敗犬戎,殷王命為牧師。季歷子昌,即文王,先後受殷命為周侯周伯,國勢愈強於前。周自太王以後,時向東發展,與殷常常衝突,故殷任命為諸侯安撫之。
東進滅商
周文王在位五十年(西元前一一七一~一一二二年),與殷紂王同時。行仁政,敬老尊賢愛民。而紂王驕奢專恣,殘酷暴虐,故人心向周。周乃翦除紂王諸侯,先後兼併密(今甘肅靈台)黎(今山西黎城)邗(今河南沁陽)崇(今河南嵩山)四國,於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對殷商構成半包圍形勢。文王滅崇後,東遷都於豐邑(今陝西鄠縣),江漢地區亦逐漸變成周人勢力範圍,殷紂王勢力益衰。
文王死後,子武王發即位,以太公望為師,弟周公旦為輔,經十年準備,約於西元前一一一一年,親率戎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千,伐紂。諸侯以兵相從者頗眾。雙方戰於牧野(今河南淇縣)。時紂王兵勢亦盛,相傳約七十萬人。唯因前車倒戈,終於敗績。紂王逃返行都朝歌(今河南淇縣附近),自焚而死。殷商乃亡。武王即天子位,遷都於鎬(今陝西長安西南)。
周公東征
牧野之戰周僅推翻紂王的統治權,而殷商勢力仍大。武王行懷柔政策,封紂王子武庚於邶(今河南淇縣北),統轄殷之舊畿,以奉殷祀。另封弟叔鮮於管(今河南鄭縣),叔度於蔡(今河南上蔡),叔處於霍(今山西霍縣),均分佈於黃河南北兩岸,監視武庚,故號稱三監。武王卒,子成王年幼即位,周公旦攝政。管叔蔡叔不服,佈流言謂周公將不利於成王,煽動武庚,聯結諸侯奄(今山東
曲阜)蒲姑(今山東博興)及徐夷淮夷,背叛周室。周公親自東征,經三年苦戰,方敉平亂事,殺武庚,誅管叔,放蔡叔,並平服奄徐夷淮夷等五十國。從此周王室非僅將殷商勢力澈底摧毀,而且國土向東擴張,達於黃河下游及淮河流域。於是將新得的領土分封給宗室及功臣之後。封文王少子康叔於殷舊都及畿輔之地,領殷民七族,國號衛。另封紂王庶兄微子啓於商邱,以存殷祀,國號宋。封周公子伯禽於奄國舊地,領殷民六族,國號魯,太公望之子於魯之北,國號齊。召公奭之子於齊之北,國號燕。周因拓土東方,原有國都鎬京稍嫌過於偏西,難控全局。故另築東都雒邑(今洛陽),稱成周,以鎬京為宗周。雒邑築城等工役全由殷民擔任,工程完成後遷殷頑民居之,俾便控制。故東方從此高枕無憂。
成康盛世與共和行政
周代政治以成王康王兩朝為極盛時期,當時經長期的休養生息,國阜民康。但邊遠地區的諸侯與外族亦因長期的和平而勢力日漸增強。故昭王之世屢次南征,反為楚人所敗,溺斃於漢水。昭王子穆王繼位,雄才大略,欲令天下均有其車轍馬跡,西征犬戎,東敗徐夷,力振周室聲威。穆王以後,諸侯勢大,王室衰微。至夷王時竟須下堂迎見諸侯。夷王子厲王力圖抑制諸侯,增強王權,曾迫楚取消王號。因為人專斷貪暴,箝制輿論,致為諸侯貴族所逐,於西元前八四一年,改由大臣周定公及召穆公執政,號曰共和。史記自共和元年始繫年紀事,故是年為我國有正確紀年之始。
宣王中興
共和十四年厲王卒,周召二公與諸侯奉立太子靜即位,是為宣王。宣王法先王之治,用召虎、南仲、方叔諸名臣,北伐獫狁,南服荊楚,東敗淮夷徐方,周室中興,諸侯復來朝。
西周的外患與覆亡
西周時代強大的外族東有諸夷,南有楚,北有獫狁(鬼方),西有戎狄。早期周王室全力專注於東進,周公東征後,封置齊魯兩國擔當防禦諸夷的重任,故齊國時有與萊夷之爭,魯國時有撻伐徐夷東夷之舉。但始終不能將諸夷勢力消滅。昭王以後,周王室勢衰,徐夷淮夷等叛服無常,直至宣王大舉東征,方能稍抑其勢。楚又名荊蠻,文化與諸夏不同,別成系統。西周中葉後漸強,屢次北侵。昭王雖曾大舉征討,竟不能挫其勢。及宣王時代,周室再度東征,方將其降服。對於北方外族,成王時期以燕唐兩國禦之,然難收良好功效,故有成王征鬼方之舉,雖大勝,俘一萬三千餘人。但游牧民族飄忽難制,其勢稍衰即起。穆王時復大敗其族,俘五王,遷其部份部眾於汾洮一帶。及厲王之世,獫狁勢大,不時入寇,深入王畿,迫鎬京。故復有宣王之北伐,驅逐之。戎狄始終為西周之大患。其與西周之爭實係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之爭。周於建國前一再遷徙,可能多是受戎狄所逼。其定都鎬京,目的之一或亦在加強對戎狄的防禦。此後穆王西征,曾予犬戎打擊。但懿王曾為犬戎所逼,一度離鎬京出奔。宣王號稱中興之主,而伐犬戎不利。及子幽王即位,政治不修,國勢衰微,犬戎勢力益張。再加以王畿地區發生大地震,災情慘重,幽王復寵信艷妃褒姒,廢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父申侯遂引犬戎入寇,陷鎬京,殺幽王,西周遂亡。
參考: 李國祁,《中國歷史》,(台北:三民,2002),頁12-17、29-3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