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謀,其次伐兵,其次伐交,其下攻城……中國對台的策略伐謀、伐交是否高明?台灣深陷其中不自知嗎?難道真沒方法,翻不了身,只能任憑魚肉??

2017-09-25 6:24 pm
更新1:

更正,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打相反了

回答 (1)

2017-09-25 8:36 pm
中共兩岸政策的變遷

一、一國兩制的具體內容

  1983年6月,鄧小平對在美學人楊力宇講出對臺政策六條:(一)統一後,不派軍政人員到臺灣;(二)臺灣維持獨立的立法權、現行法律及司法機關;(三)臺灣維持自己的軍隊,但不能對大陸構成威脅;(四)臺灣可維持處理外事的若干權力;(五)臺灣可使用特別旗幟及中國臺灣的稱呼;(六)臺灣可向他國購買武器以鞏固自衛能力。這些內容與1979年1月人大委員長葉劍英九條談話內容(主張先三通四流)差不多,中共是中央,臺灣只有若干對外文化、經濟關係,這已是一國兩制的基本內涵,仍不忘恫嚇對臺使用武力。1894年2月,鄧提出「統一後,臺灣仍搞它的資本主義,大陸搞社會主義,但是一個統一的中國,兩種制度」,以後一國兩制就出現在中共的官方文件。實際上,一國兩制是中共與英國就香港問題的「協議」初簽,並將此一模式運用於1999年之澳門回歸之問題,為臺灣問題作一示範。


二、1988年以後的兩岸關係

  1987年11月,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三通(通商、通郵、通航)及四流
(經濟、文化、科技及體育交流)幾乎作到一半。不少臺商去大陸投資,中共仍強調一國兩制、武力威脅及孤立臺灣,進行各種統戰,一方面對臺胞示好,他方面倡議各種交流,甚至可在第三國進行接觸,談統一問題。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2月,李提出中共必須放棄四項堅持,放棄武力犯臺等等,但中共不回應。除了繼續制定一些法案吸引臺資,大力鼓吹各種交流外,卻反而強調四項堅持,更常強調武力犯臺等。是年12月,中共指責臺灣採「彈性外交」,欲走「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途徑。1993年4月,辜(振甫)汪(道涵)會談於新加坡,雙方都想「求同存異」,傳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說法。問題出在1994年。1993到1994年的渡假外交與辜汪會談並未達到原本預期的效果,島內則因李郝的政爭,鬧得不可開交。兩相激盪,情緒性的臺獨已經難於規範,這時在兩岸之間的誤會與抹黑事件頻仍,造成雙方極度的不悅,使北京或可在1995年承認臺北對等地位的構想化為幻滅。這些事件即是3月千島湖事件,臺灣的觀光客被殺,總統與行政院長被視為中共土匪迫害臺胞的證據;4月底,李登輝發表了〈生為臺灣人的悲哀〉一文,直指中國與中國人是模糊的概念,並自喻摩西出埃及;8月又發生海上旅館事件,10名大陸漁工因臺灣不人道待遇而意外溺斃,陸委會與政府各單位則事不關己,態度冷淡。另外,這年8月,新成立了新黨,參加年底臺北市長的選舉,傳出「棄保效應」,這些事件,造成兩岸關係急轉直下。當然造成兩岸關係陷入最低潮的,莫過於1995年6月,李登輝赴康乃耳大學的學術之旅,以及1996年的總統民選造成是年7月21日及8月15日的中共兩次試射飛彈,次年3月的第三次飛彈試射。兩岸關係陷入谷底,原定於1995年7月在北京召開的辜汪會談延期舉行,中共最後一次的導彈發射時,美國派遣了兩艘航空母艦到附近牽制。李登輝當選後,局勢逐漸緩和,但是兩岸的關係卻沒有大的進展。
  1997年10月到11月,江澤民訪美,和美國約定「三不」,並積極支援促進兩岸對話。所謂「三不」是柯林頓總統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不支持「臺灣獨立」,和不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等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機構,江澤民回國後,立刻對臺灣採取了對話攻勢。大陸海協會會長說非常希望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進行會談,他還說:「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什麼事都可以商量,當然也包括國旗和國號的問題。」「一個中國是兩岸同胞共同實現統一的中國。」暗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一個中國」的全部。1998年10月,辜振甫應汪道涵之邀,從10月14日到19日訪問了上海和北京。中共和臺灣之間在兩岸關係上的意見,分歧仍然很大。中共方面在「一個中國」的基礎上,強調「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不可分割」,並提議儘早開始「政治談判」,討論統一問題。但是,臺灣方面雖不否認「一個中國」是將來的目標,但是必須把和兩岸交流有關的「協定」放在首位,以承認兩岸多年來的「分治」現狀為前提,拒絕圍繞統一問題進行「政治談判」。
  就算「政治對話」已經開始了,就算中共也如蔣經國所說的願意實行三民主義體制,臺灣也未必就馬上和大陸聯合統一。臺灣的經濟狀況、生活條件和大陸不同,是否願意和大陸立即融為一體,不會是簡單的事情。


三、重回鄧小平的對臺統戰之道

  由於大陸的政治改革是採行漸進主義,對於兩岸關係的處理,也是好整以暇,等待良機。鄧小平在世時,在解決臺灣問題上,他不容別人置喙。他所進行的統戰工作,依吳國光及王兆軍的分析,主要有四個方面,也是大陸未來採行的道路:
  (一)外交上孤立
  自從臺灣離開聯合國後,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中共踏進聯合國門檻後,盡其可能利用大國外交建立一個綿密的網絡,與所有重要國家先後簽署各種形式的戰略伙伴、友好關係,要求各國承認、接受其所主張的一個中國,反對一中一臺、兩個中國或臺灣獨立,而這其中又以美國最為重要;因其具有指標性意義,中共的目標是要讓臺灣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全面封殺臺灣獨立的任何可能,使臺灣的事實獨立(de facto)沒有意義,法理獨立(de jure)不獲國際承認。明顯的例子是,當中美洲7國向聯合國提議「在臺灣的中華民國」議案後,中共立刻以「侵犯中國主權及違背聯合國憲章」為由,作出了強烈反應,並致函聯合國各會員國,表明堅決反對臺灣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入會的強硬態度。中共的憂心在於唯恐引起連鎖反應,讓臺灣在國際社會得一席之地,從而形成事實上的臺灣獨立,柯林頓前總統的「三不」政策宣布後,雖然不一定就會成為繼任者小布希的政策,但除非美國與中共之間有重大衝突事件發生,或者中共內部再度發生類似天安門六四事件重演,則臺灣扳回的機會不大。
  (二)經濟親和的威脅和誘惑
  經濟上,兩岸聯合的趨勢,得到大陸方面的支持和鼓勵,而臺灣官方則對日益發展的兩岸經濟交流,憂心忡忡,希望能夠踩剎車。1996年9月宣佈的「戒急用忍」政策即是種憂慮的表現。
  大陸開放後,臺灣觀察數年未動,及見日本最早前往投資,西德及西歐跟進,而香港則獲利最多,臺灣商人先是利用探親機會去觀看,後來就前往投資。近年來,大陸使用「以商圍政」的政策,在兩岸關係上強調雙方的經貿互動。經濟是臺灣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繫,而最近數年的兩岸經濟力量對比,已朝向對臺灣不利的趨勢演變。按人口平均,臺灣人收入大大高於大陸,但是在解決大陸和臺灣的政治糾葛中,主要看綜合國力,從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看,若以實際購買力計算,大陸1992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超過德國,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而在2001年,就超過了日本,僅次於美國,這個基本事實,讓臺灣越發不安。但在西方經濟長期持續衰退的今日,大陸的發展依然保持良好勢頭,這不僅是對臺灣的威脅,也成為對臺灣的誘惑。
  臺灣沒有辦法對抗此種誘惑,因為大陸工資低,土地、設備、房租都廉價,還有10幾億的消費市場,至1994年,在大陸投資設廠的臺商有6000家,據大陸官方的統計,則有10230家,其中8成是經過香港到大陸投資,也有經過新加坡和菲律賓而去大陸的,這幾個地方的結合,正朝臺灣的資金與技術,香港的資訊與金融服務,大陸的人力、土地與資源這種三位一體的方向發展。換言之,在香港接單,利用大陸資源生產,再以臺灣為研發基地的三角貿易型態,已經成為目前臺灣投資大陸的新模式。
  臺灣資金投入大陸,使臺灣越來越深地陷入大中國的懷抱,兩岸各自都在算計自己的好處。臺灣中央銀行說,這種趨勢正導致大陸對臺灣資本的依賴(1992年的投資總額大約有400億美元,僅次於香港、日本,至2003年則在600億美元以上)。大陸對臺依賴日深,臺灣的主動權就越大。臺商認為大陸有錢好賺,不僅對企業有好處,而且大量的臺商會形成一種力量,對大陸的經濟形勢會有一定影響,大陸也就不能隨便對他們怎麼樣。大陸則認為,日益擴大的兩岸交流,會無形中形成臺海兩岸的一體化,臺灣和大陸相互依賴的深度和廣度增加,對現實的經濟發展和未來的國家統一都有好處。
  (三)文化上交流
  經過40多年的隔閡,臺海兩岸的人都希望增加交流。在這方面,大陸努力推動臺灣的大陸人回大陸探親。幾乎所有的回鄉探親者,都不滿意大陸的生活水平,而重又回到臺灣。但是,每年幾十萬人從臺灣去訪問大陸,增加了臺灣在文化、血緣和地理上認同大陸的觀念,讓那些人客觀上承認了大陸的本土性。到1992年,去過大陸的臺灣人已經達到百萬人次,如果「直接三通」成功,這種認同感會越來越強烈。
  (四)軍事上打擊
  六四事件後,中共每年平均增加軍費14%。經濟的發展,為大陸提供了軍隊現代化的條件。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中共乘機購買廉價及先進的武器,直接購買軍事設備之外,北京更有興趣和俄羅斯達成長期共同生產協議,以取得對方的軍事技術。此外,多種跡象顯示,中共對洽購和發展航空母艦的主要用途,將是對臺戰爭,和解決南海諸島爭議問題。在中共方面,軍力擴張的同時,臺灣軍事安全方面的部署,也不甘落後,而且軍事發展,也與中共相同,主要放在擴充海軍和空軍力量上。但只是廣泛向外國採購,沒有與任何一國有共同生產協議的傳聞。
  大陸對臺政策,目前看來,短期內應該不會「以武力犯臺」,持此種看法的人的理由是:1.大陸本身的經濟在發展的進程中,而且堅持下去,會很快增強國力,他們沒有必要馬上進行戰爭,中斷或干擾進行中的建設。2.美國正在找中共的麻煩,如與日本研究在東亞部署「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MD計畫),國際條件對大陸攻擊臺灣不是很好。3.臺灣兵力雖然進攻不足,但防衛還是有相當的信心,中共雖然能夠生硬地拿下臺灣,但是受到的經濟損失也會很大。如果硬將臺灣變成廢墟,也不是大陸所期望的,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中共不會那樣冒天下之大不韙。4.臺灣本身正處與大陸相安無事的狀態,沒有獨立的藉口,打仗不得人心。但是這種情況不是一成不變的。鄧小平去世後,大陸對臺灣的政策,也可能發生變化,原因是:1.香港問題已經解決,中共對香港的政策,會保持香港的繼續繁榮,中共可能按照順序解決臺灣問題。2.老軍人死後,大陸新軍人在資格上大都平起平坐,有些人希望通過戰爭「建功」來提高地位。3.世界範圍內的民族主義潮流,將進一步動員大陸人對統一的文化認可與價值認可。4.大陸具有了更充份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優勢。5.臺灣內部情勢發生大分化,臺灣獨立的力量進一步高漲,讓大陸沒有辦法再忍耐和等待下去;最後,大陸有可能和國際社會達成一定程度的諒解和交易,促成美國、日本等國家,對中共攻打臺灣採取默許的態度。但名學者鄒至莊則認為,有許多理由北京不會利用軍事攻打臺灣:1.大陸政府正全力促進內地經濟及政治現代化,沒有餘力攻打臺灣。2.臺灣擁有頗強的海軍及空軍作自衛反擊,沒美國可能插手援助臺灣,北京一旦攻打臺灣失敗,將會陷於嚴重的內政問題,須花了更大的努力才能重拾國內政治穩定的局面。3.即使北京軍事攻打臺灣成功,奪去統治權,中國政府亦不會得到臺灣人民的支持,管治臺灣將是一項艱鉅任務。4.軍事行動將為國際社會譴責,危害外資的信心,並傷害其國際聲譽。
參考: 王綱領,〈第二十四章、兩岸關係〉,《中國近現代史》,(台北:華岡出版部,2007),頁272-280。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30: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925102431AAdwoIg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