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借新界一事如何反映清政府的懦弱?

2017-09-04 1:12 am

回答 (2)

2017-09-05 9:06 am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2/62p/62p01/62p0101.htm

十九世紀末,歐、美和日本加緊對外掠奪,展開瓜分世界的競爭,地大物博人眾的中國,自然成為它們蠶食的重要對象。《馬關條約》訂立後,俄國聯合法、德兩國出面干涉,強逼日本放棄遼東半島,由中國另撥三千萬兩贖回。俄國人自認為對中國有功,便向清廷索取報酬,於是掀起了列強在華劃分勢力範圍的狂潮。

 1896年,李鴻章奉命赴俄國,祝賀俄皇加冕,並簽訂了《中俄密約》,允許俄人租借港口,擴大在華權益。此後,列強紛紛效法。德國藉口傳教士在山東被殺,強逼租借膠州灣;俄國又再強租旅順、大連;法國接著強租廣州灣(今湛江);英國則強租威海衛,並擴展新界租界。

 列強除霸佔中國沿海重要港灣外,還要求在內地取得築路、開礦等特權,並分別與清廷協議,劃分了在華勢力範圍。當時列強在華的勢力範圍大致如下:山東屬於德國;東北、蒙古和新疆屬於俄國;雲南、廣西和廣東一部分屬於法國;長江流域各省及河南等地屬於英國;福建則屬於日本。

 當列強在華爭奪權益時,美國正與西班牙發生戰爭,無暇兼顧東方。待到戰事結束,中國已被列強分為多個勢力範圍,一時難以插足。為著本身利益打算,美國於1899年致函與華有關的國家,即所謂《門戶開放宣言》:提出「機會均等」、「利益均霑」的口號,要求各國維持中國領土完整,對自己勢力範圍內的他國既得權益,不得加以干涉。英國本就不願列強分割中國,妨礙其在華的自由發展,所以對美國的主張首先表示贊同;德、俄、法、日諸國也跟著予以承認。這樣,中國藉此種均勢政策,才逃過被列強直接瓜分的命運。然而,在這股瓜分狂潮下,中國的主權和尊嚴已幾乎喪失殆盡了。 
2017-09-04 8:20 am
  在三國干涉事件以後,德國向清廷要求取得一處海軍基地作為酬勞,為中國所拒。於是德國人隨後利用兩名德國傳教士於1897年7月11日在山東被殺害的事件,佔領了膠州灣,並迫使中國政府將其租給德國,租期99年。俄國受此事的鼓舞,建議沙皇佔領旅順與大連,1897年12月,俄國藉口保護中國不受德國侵略,強行佔領這兩個港口。英國不甘落後於德、俄兩國,租借了威海衛,為期25年;租借了展拓的九龍新界,為期99年。法國以99年為期租借了廣州灣,並在雲南與兩廣建立了它的勢力範圍。
  瓜分中國使清帝國面臨被分割的威脅,事實上,外國日漸加緊的擴張,促進了中國內部的維新運動,朝野上下,漸知中國固有的知識技術,不足以應變圖存,於是有效法西洋文明的革新運動發生。若干士大夫,始知非革新政治不足以圖存。德宗也以外患日亟,決心變法。由於新舊兩派人士的衝突,遂釀成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的「戊戌政變」。
參考: 王綱領,《中國近現代史》。 傅樂成,《中國通史(下)》。


收錄日期: 2021-04-24 00:42: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903171207AAm9oCZ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