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話“唔理三七二十一”?

2017-08-25 2:40 pm

回答 (1)

2017-08-25 3:19 pm
"三七相乘之積為不祥之故,最早可能是讖緯家、陰陽家的用語說法。
  戰國時期,當時蘇秦主張合縱抗秦,與張儀主張的連橫事秦針鋒相對。蘇秦遍遊六國,到了齊國都城臨淄,見到了齊宣王,進行遊說抗秦。齊宣王慨嘆齊國的兵力不足。蘇秦說,你齊國都城臨淄有7萬戶,我計算了一下,每戶按3個男子服役,這就是三七二十一萬雄兵,抗秦的兵源僅臨淄一城就足夠了;若再加上別處兵源,力量就更加強大。蘇秦的這種算法,顯然是如意算盤,因為臨淄城不可能每戶都能達到出3個男子當兵,所謂臨淄21萬雄兵,僅僅是紙上談兵而已。
  後來,人們發展了這個詞的意思,在其前面加上“唔理”,即“唔理三七二十一”就含有不管好歹、吉凶為何,偏要乾一幹、試一試、碰一碰的意思。"


收錄日期: 2021-04-18 17:45: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825064007AApiIxM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