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扎實才是,
因為受持五戒,就能夠破除殷重的邪見;因為受持五戒,對於三寶、對於受持五戒的因果都沒有懷疑,所以就能夠破除疑網。破除疑網的意思就是說,對於 佛陀的懷疑、對於是否能夠得道、對於法都不會再有任何疑心了。對於修證的過程,一切疑慮會消失,心裡只是單純地具備正念,願意單純地依著 佛陀的教示而走,如理思惟。有了正念就能夠如理作意,所以他的一切身口意也就能夠莊嚴清淨;那對戒的原理也一定能夠正確地受持,這就是根本清淨;也因為根本清淨,他就可以離開惡覺觀。如果說一個殺沒有持好的人,他看到任何的動物就會想吃牠的肉;但是如果受持清淨的人,他就不會對任何動物而起了要吃牠的肉的這個作意,這就是不會起惡覺觀的念頭。
所以今天一個受持五戒的人,他能夠有正念、能夠如理作意,所以能夠根本清淨,也能夠離開惡覺觀,心念就會非常的清淨。
詳細,請恭閱:
正覺教團弘揚「如來藏正法」|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五戒的五施與五善 ─菩薩正行(二)第68集
菩薩正行(二)第68集
由 正珍老師開示:五戒的五施與五善
菩薩正行(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菩薩正行》系列,今天要談的題目是:五戒的五施與五善。
什麼叫作五戒的五施與五善呢?因為受持五戒,就是行五種廣大的布施;受持五戒能夠得到五種善的心行。我們先說五施,佛陀是這樣的開示的,佛陀說:【善男子!一切施中,施無怖畏最為第一。是故我說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眾生離五怖畏。是五種施易可修行,自在無礙,不失財物,然得無量無邊福德。離是五施,不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優婆塞戒經》卷六)佛陀的開示是說:一切世間的布施,以無畏施是最為第一的,因為眾生所重視的就是他的生命,其次才是財產;這就是不殺與不盜,接著就是不邪淫以及不妄語。因為你能夠不會侵犯別的眾生的眷屬,能夠保護眾生的眷屬、保護眾生的名譽,讓他沒有恐懼,這也是施無畏。例如惡口來說,譬如有人喜歡到處張揚別人的過失,如果有人得罪了他,心裡就一定會恐怖,因為怕他會四處張揚、編造是非!所以這樣的人,每個人對他只有產生一種少得罪為妙,最好趕快遠離他,不要跟他來往;因為萬一一句話不小心得罪了他,以後就倒楣了。這就是大家對他產生了恐怖跟畏懼。
如果一個人一向不在背後說人是非,善於保護朋友、親戚、眷屬的名譽,大家對他就不會有恐懼心,所以就很喜歡親近他,這樣施無畏的功德就能夠成就了。所以身為一個受持戒律的菩薩,這個口業應該要謹慎,少講是非。為什麼殺、盜、淫、妄,對於這個口業,我們在這裡要特別稍微多說一點呢?因為殺、盜、淫,我們要持守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定的因緣,而且要成就它也必須有比較粗重的一個過程;但是口業的部分,只是嘴上的兩片皮,一下子就成就了,所以口業的違犯是非常迅速的。這四種的無畏施—不殺、不盜、不淫、不妄造口業(不妄語)—的受持,也就是一種無畏的布施,這樣的布施功德果報都是無量無邊的。
另外,不飲酒也是一樣可以成就無畏施。因為一個人他如果受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四種戒,但是對於酒戒他不去攝持,喜歡喝酒而且經常爛醉如泥,這樣子會導致他前面的四條戒律都會違犯。而且更因為一個人他喜歡喝酒,所以眾生就不可能對他放心;也因為他喜歡喝酒,怕他酒後亂性,所以眾生就會想要遠離他。所以雖然喝酒只是他個人的一時的行為,但是一喝了酒,就很可能會違反了前面的四種戒律;佛陀就特別遮止這一個戒律,要遮止弟子們喝酒。所以這五種—殺、盜、淫、妄、酒—就是最大的無畏施,如果能夠攝持這個五戒,也就成就了一個無畏施的功德。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他如果能夠受持五戒的話,我們會覺得這一個人是相當可以信賴,也是相當可以親近的人。如果這個人在五戒當中,只要有一條戒律是不能持守的,只要有一條戒律是違犯的,例如他很喜歡順手牽羊,那麼對於他其他的四種戒律縱然是持守得很好,別人看到他還是會對他產生隔離的心,會產生畏懼的心;又或者這個人戒律雖然持守得很好,但是心中總是想要侵犯別人的眷屬,這樣的人雖然他其他的戒律持守得很好,也是無法讓人放心的跟他來往。所以這五條戒律可以說是這一個人身成就的基本律儀,一個人能夠攝持五戒,就是在行五種無畏施,就是讓眾生對他這個人身,以及對於他的這個人的格,能夠產生信賴感,不會產生怖畏。
所以 佛陀說:這五種布施是很容易修行成就,行這五種布施是可以自在無礙,而且行這種布施不會失去財物。是隨時隨地都在行無畏施,縱然是在睡覺的時候也是在行無畏施,因為睡覺的時候還是有五戒戒體的存在,大家不會擔心說:「這個人他在睡覺了,我如果把他吵醒了以後,他等一下可能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所以我們說這五種無畏布施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布施的,所以叫作自在無礙。佛陀就告訴我們,受持這五種戒律,不會失掉任何的財物,而且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德。如果一個佛弟子離開了這五種的無畏布施,佛陀開示:這樣的人不可能證得須陀洹果,當然更不可能證得斯陀含、阿那含以及阿羅漢果,更不可能證得佛菩提果。
另外,世尊又開示:如果我們受持五戒,就會有五種善法圍繞著我們。佛陀說:【善男子!有五善法圍繞是戒,常得增長,如恒河水。何等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若人能破慇重邪見,心無疑網,則具正念;莊嚴清淨,根本清淨,離惡覺觀。善男子!若人能遠五惡事者,是名受戒,遠離一切身口意惡。】(《優婆塞戒經》卷六)這段經文 佛陀開示:如果我們受持五戒的話,就有五種善法圍繞著我們,就像是河水一樣,會繞在大城的大城門的四周,讓善法能夠常得滋潤以及增長,也會像恆河水一樣恆流不斷;這五種就是慈、悲、喜、忍以及信。怎麼叫作慈心呢?慈就是不殺戒,因為慈心就會讓眾生安樂。能夠不竊盜眾生的財物,就是悲心;因為眾生在世間,依著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會產生深重的我所的念想,所以當他的東西失去的時候,他就會產生很大的痛苦;如果我們不去竊盜眾生的財物,這樣子就不會讓眾生產生無名的痛苦,這就是悲心了。另外是喜心,喜心就是以歡喜心來看待眾生。當我們看到眾生的眷屬都能夠不被侵害,每個家庭都能夠和樂平安,每個家庭眷屬之間都能夠不因為有外遇,或者有所謂劈腿的行為,彼此產生糾結乃至讓孩子產生陰影,就這樣因為持不邪淫戒,每個眾生都這樣的持守的話,每個家庭就能夠有著和樂以及平安的狀況;但是如果有人犯了邪淫戒,這樣的影響,不但影響到他的家庭,甚至會影響到下一代,讓下一代的孩子都有陰影。所以我們說,如果能夠持不邪淫戒,就有喜心的隨行。
第四種是忍心,忍心就是能夠安忍於不行妄語的戒律。講話隨便講或者欺瞞眾生習慣的人,你叫他不打誑語是很困難的,因為已經習慣了,由習慣就會變成自然。像有些人他的習性,就喜歡把一件小事誇大成一件很大的事情,他覺得這沒有什麼大不了,也不會傷害人,所以每一件事情到他嘴巴就會變成很誇大的事情,小事就會變成大事。這樣的事情,我們在媒體上是最常看到的,而這樣的人,我們教他行不妄語戒,其實是有困難的。我們既然是受持了五戒、受持了菩薩戒,我們自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有行妄語的習慣?自己是不是有喜歡誇大事實的習慣?因為行妄語的習慣、因為誇大語的習慣,所以讓很多事情顯現的就不是如實的,因為顯現的不是如實的,往往會造成許多不必要有的是非。所以一個受持戒行的人,他對於這一件事情——也就是口業的現行,他會起作意而忍於隨順語業起行的一個習慣,謹慎自己口業的起行。也因此有一些人習慣開口就是惡口,有些人習慣開口就是妄語,有些人習慣開口就是誇大,如果沒有一個忍心的話,沒有辦法看到自己有這樣的行為;沒有辦法看到自己有這樣的行為,就失去了改變的契機。所以如果我們要注意自己有沒有妄語的習性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花一點時間來注意自己口業的起行,這個時間可能是一整天、可能是一個禮拜,乃至於可能是一個月或是一年。因為有時候口業的起行,會隨著對象的不同而讓持守產生了差異;所以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它可能說出來後會有不好的後果,所以不想說它,這樣的話,我們寧可很簡單地跟人家說:「這件事我不想提,這件事我不想說。」也不要去撒謊、也不要去打妄語。所以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忍」的德,這一個妄語戒也就能夠受持清淨。
接下來,就是遵循 佛陀所說的不飲酒,當然不飲酒也有輕重的差別。接著我們說信德的成就,信德的成就就是不飲酒,這個不飲酒也有輕重的差別,如果重的話就是開設酒廠釀酒,或者是開酒坊、酒廊賣酒,這樣的一個行為,會讓許多人都產生喝酒乃至肇事的後果,所以是重罪;如果比較輕一點是自己每天要喝上一大杯,貪著這個酒味,這也是輕垢罪;如果喝酒喝到醉爛,乃至於說喝酒喝到胡言亂語無法自制,這就是屬於重罪了。所以一樣喝酒,也是有著輕重的差別。但是我們在這裡要說明的:如果說是醫生的交代,或者是說一個已經六七十歲,乃至七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家,必須要每天小小的一杯來增加自己身體的血液循環,所以酒對他來說只是藥用,這樣是沒有犯酒戒的行為可說。所以因此我們在攝持這個不飲酒的時候,要看這個人他喝酒的時候,他心中的作意是什麼?如果說這個人喝酒是貪戀這個酒味,而且喝了酒總是爛醉如泥,那這個人他就是犯了重戒;而且也因為這個人喝酒總是喝到迷迷糊糊的,喝酒喝到總是胡言亂語,這時候他的一切的修行、一切的果德都消失了,只是迷惘在酒精的效力之下,他對於 佛陀所說的一切的法已經沒有信根、信力可言了,更不要說 佛陀遮止不能喝酒。所以說,喝酒這一個戒如果能夠持守,這只是遮戒而能夠受持,就表示你有信德的成就了,表示你對三寶已經具足了信心,所以就有「信」這個善法圍繞著你。
也因此一個人能夠受持五戒,就有慈、悲、喜、忍、信五種善法起行作意,而這五種善法,並不是你自己心裡故意要行這五種善法,而是在於你受持這五種戒律的時候,這五種善法就從你持戒的身上顯發出來,這個功德是自然流露出來,不待你作意要去行慈、悲、喜、忍、信這五種善法。所以 佛陀會說,當你受持五戒的時候,這五種善法會圍繞著你,這不是故意去求來的。
另外,也因為受持五戒,就能夠破除殷重的邪見;因為受持五戒,對於三寶、對於受持五戒的因果都沒有懷疑,所以就能夠破除疑網。破除疑網的意思就是說,對於 佛陀的懷疑、對於是否能夠得道、對於法都不會再有任何疑心了。對於修證的過程,一切疑慮會消失,心裡只是單純地具備正念,願意單純地依著 佛陀的教示而走,如理思惟。有了正念就能夠如理作意,所以他的一切身口意也就能夠莊嚴清淨;那對戒的原理也一定能夠正確地受持,這就是根本清淨;也因為根本清淨,他就可以離開惡覺觀。如果說一個殺沒有持好的人,他看到任何的動物就會想吃牠的肉;但是如果受持清淨的人,他就不會對任何動物而起了要吃牠的肉的這個作意,這就是不會起惡覺觀的念頭。
所以今天一個受持五戒的人,他能夠有正念、能夠如理作意,所以能夠根本清淨,也能夠離開惡覺觀,心念就會非常的清淨。
今天就說明到這裡。
阿彌陀佛!
菩薩正行(二)影音連結
正覺教團法界弘法
於一切業,智為先導。
最好問清楚......
於一切業,智為先導。
於一切業,智為先導。
最好的建議是請樓主您當一心恭敬請示非常慈悲非常有智慧的正覺 親教師菩薩開示解說!(註:由於都是義工菩薩,所以請在共修時間洽詢,大致是周一至周五每晚約6點到9點。)
正覺各地講堂:請上網查察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enlighten.org.tw/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3
*
心
心
心
這時,請樓主當知:
活在世間總有許多煩惱,
但是還有一個心,
祂從來都沒有意識的貪著性、煩惱性,本來恆自清淨!
如是這時,請樓主您務必當知【正覺同修會】菩薩慈悲開示:
曾經我問佛
http://425go.blogspot.tw/2010/02/blog-post_15.html
曾經我問佛:
為什麼我沒有美麗的容顏、曼妙的身材?
佛不回答我,祂只是默默地看著我。
曾經我問佛:
為什麼我沒有顯赫的家世、富有的父母?
佛不回答我,祂只是安靜地望著我。
曾經我問佛:
為什麼歡樂總是十分的短暫,
而悲傷卻來得特別的悠長?
佛仍然不回答我,
祂只是悲憫地注視著我。
我的問題太多,佛從來不回答。
這許許多多的問題,
直到良久以後我才瞭解,
原來都必須靠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我翻遍了典籍、尋遍了大師,
終於我明白了:原來,
一切的答案早已存在,
全都在佛的經典中。
但是,
只要肯起步,
一切應該都還不晚吧?
我在佛前長跪,
我開始祈求:
佛啊,
請原諒我,
我的年紀增長得太快,
智慧卻增長得太慢;
我再度問佛。
這回,
我看見佛在微笑。
***
「金色」蜘蛛網
http://425go.blogspot.tw/2010/04/blog-post_6908.html
活在世間總有許多煩惱,
賺得多少錢才可以退休?
人人要成家立業?
個個求五子登科,
忙碌一生,
不停地追逐於吃、喝、玩、樂;財、色、名、食、睡...等五欲六塵!
重複相同的欲望,
不可避免的空虛!
為什麼一定會有老、病、死亡?
死亡以後又去哪裡?尚未出生之前,又在哪兒?
有沒有下一世?下一世還能是人嗎?會不會墮落三惡道?
相互之間有關聯嗎?如何能跳脫生死苦海?
真正入門學了佛法以後,
才知道,
醒著而能相應於五欲六塵的是「意識心」,每次睡著就會斷滅,死亡的時候也會消失;意識時有時無,根本不可靠,原來這一世的意識心是短暫虛假的!
但是還有一個心,
祂從來都沒有意識的貪著性、煩惱性,本來恆自清淨!
祂時時刻刻都存在,這一世還沒出生之前祂就存在,
祂才是真正的恆存!
究竟是哪個心呢?
世世人生編裹著厚實的網,糾結纏繞…
究竟是意識心的糾葛、或是第七識的纏結、抑或第八識金剛心的不滅?
*
可知,當您的腳步一步一步踩出去的同時,您的習性也跟隨著您的步履,隨著您的〝心〞所執著的貪、愛、取,而以自己所喜愛的方式在行走?
是否曾想過,您所踏出的每一腳步,它的重要性就像每一個「念頭」一樣。
可以是綿綿不斷的執取、隨逐著貪愛;也可以是相續不斷的放捨染污、提起正念。
詳細,請恭閱[正覺同修會]penitent菩薩慈悲開示:
✪生活中的佛法~人生目標
午後,下一場大雨,洗滌了大地的塵埃,天空不再烏雲密佈。望著晴空上的雲朵,藍藍天、白白雲,讓人覺得非常舒服、清爽。
心想:人們的〝心〞,是否也能像經過雨水洗滌後,一樣變清淨了呢?
這時,耳邊傳陣陣地響亮聲音!吸引了我的注意……,仔細聆聽,原來是下過雨後,蟬兒出來活躍,發出非常悅耳動聽的蟬鳴。
我倚著窗,朝外望去,見到人們正一步一步踩著步伐,踏在紅磚道上,就這樣,一步一步的向前進。
〝心中不覺一陣悸動〞,試問著:朋友們,可曾思索過您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可知,當您的腳步一步一步踩出去的同時,您的習性也跟隨著您的步履,隨著您的〝心〞所執著的貪、愛、取,而以自己所喜愛的方式在行走?
是否曾想過,您所踏出的每一腳步,它的重要性就像每一個「念頭」一樣。
可以是綿綿不斷的執取、隨逐著貪愛;也可以是相續不斷的放捨染污、提起正念。
這世間上所有財、色、名、食、睡以及貪、嗔、癡、慢、疑,種種的名聞利養的追逐背後,看似只是獲取個人所需,然其實都是一樣,本質都離不開爭取、利取、貪取,都認為是我愛、我的、我所的,這樣的真相您可曾絲毫覺察?
是的,是應該停下來好好想一想,思惟您所踏出的每一步在人生中的定位?確立一下自己的〝人生目標〞到底是什麼,所為何來?想清楚了,就不會枉費此生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大多數人、大部分時候都是毫無目的地、隨著慣性地在街頭漫走;而當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遇到紅燈時,總要停、看、聽後,確定了方向,再往前邁進吧!
也許當中有歧路、有徬徨;但是有緣的您,只要能依止善知識的教導,有了正確的「方向」,「正知」、「正信」、「正念」、「正見」、「正覺」,而『覺悟』來此世間的任務,依著勝妙地「真實義、如實理」而堅持走對的路,走對了!就不怕!
「大道」上也許路途遙遠;但您願意「努力不懈」,也正朝向〝邁向正覺〞的〝康莊大道〞生生世世、永續不斷的向前行,必能成就那意想不到的殊勝功德行。
✪生活中的佛法~人生目標
*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
《佛藏經》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3
*
*
【【【 正覺同修會開課公告 】】】
[每年四、十月都有新班開課]
*開課後三個月內,都歡迎報名聽課*
http://www.enlighten.org.tw/newsflash/class
共修期間:二年六個月 費用全免
*開課後三個月內,都歡迎報名聽課*
即日起接受報名,欲參加者請向本會函索報名表 (103)台北市承德路3段277號9樓,或下載報名表
正覺各地講堂地址、電話、地圖
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