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化圈是指什麼?

2017-08-15 5:25 pm

回答 (2)

2017-08-16 10:56 am
✔ 最佳答案
漢字文化圈(Sinosphere)、東亞文化圈、儒家文化圈,是指歷史上受中國及中華文化(或漢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使用漢字、並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韓越稱之為「漢文」)作為書面語(大多不使用口頭語言的漢語官話作為交流媒介)、受中華法系影響的東洋地區的文化、地域相近區域。不同於漢語圈(Sinophone)。
漢字文化圈為世界上的文化圈之一,涵蓋的國家包括中國以及歷史上曾受中國皇帝冊封或曾向中國朝貢的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國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並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
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國家或民族與中國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東洋地區有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大陸、澳門、香港、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以漢語為主要溝通文字的地區,古代的越南(京族)、朝鮮半島(朝鮮族)、日本列島(大和族)、琉球群島(琉球族)等。日本的歷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的「東亜(東洋)世界論(冊封體制論)」,成為了有關歷史學的「文化圈」概念形成的模型之一。
漢字文化圈具體指漢字的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蒙古等。 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冊封體制,歷史上完全使用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漢字,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和韓國稱為「漢文」)作為書面語言。需要注意的是,漢字文化圈並不使用白話(官話)作為媒體。另外,有些遊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於漢字文化圈地區內,但不使用漢字。現在,韓語、越南語和日本語詞彙的六成以上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的漢字詞組成的。另外日本的假名和越南的喃字皆是從漢字衍生出去的文字,朝鮮半島的諺文雖為自創的文字但也能跟日文假名一樣和漢字一同混合使用。
東洋世界各國歷史上都曾經使用過漢字。聯合國成立後,中文為聯合國六種正式語言之一。

原文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C%A2%E5%AD%97%E6%96%87%E5%8C%96%E5%9C%88
2017-08-15 8:10 pm
 從考古的成果以及文獻上的記載看來,漢字傳入東亞地區遠在諸國成立之前。例如傳入朝鮮北部至遲當在西元前四至三世紀的時候,傳入朝鮮南部至遲當在西元前三世紀;傳入越南北部,至遲也當在西元前三世紀;傳入日本,至遲當在西曆紀元前後。東亞諸國成立後,漢字不但是國際的通行文字,到後來也成為其國內唯一的公用文字。論諸國運用漢字的能力,初期不免由歸化的中國人(日本則常請百濟人)代筆,到後來貴族階層才逐漸學習漢文,然後由貴族階層普及到民間。就時代而言,五世紀的東亞諸國貴族階層,已能熟練地使用漢字。從此以後,直至近代為止,漢字一直是東亞世界唯一通用的文字。
  漢字既然成為東亞世界相互溝通的文字,其作用與漢字在中國一樣,是東亞世界得以維持長久而不亡的主因。論及中國文化的傳播,這一點是絕對不可忽略的。
  漢字在東亞世界流傳的結果,出現以下幾項共同的事象:一、教育漢字之機溝的設立。起初為私人傳授(包括宗教機構),繼則為公立學校的設立。到公立學校(即仿中國學制而建立的官學)設立後,漢字便正式成為國內外唯一通行的文字。在此之前,漢字是外交文書的唯一通行文字。二、漢語成為國際通用語言。國與國之間的文書既然用漢字,則民族交流勢非用漢語溝通不可。三、中國的典章制度及學術宗教,隨著漢文教材的流通而傳入各地。四、漢文成為官人的基本教養,在外臣地區,即韓、日及獨立後的越南,漢文最初是用作與中國通交的工具,因此相關的官員必須有解讀甚至寫作國書的能力。後來隨著教育的發展,漢文不但成為官員、貴族應有素養,即連一般人也認為是有教養的象徵。至於北屬中國時期的越南,因係郡縣之地,即屬於內臣地位,其漢文能力則是獵取簪纓,即決定個人政治、社會地位最重要的教養。五、各國為便於解讀漢文,後來各自發展適合其社會的解讀法,例如日本有所謂萬葉假名的出現,韓國有吏讀,越南有字喃等的出現。更進而有本國文字的創造,但到十九世紀中葉西方文明未大量湧進之前,並不影響漢字在東亞地區的權威性。
  剩下的一個問題,是漢字為何沒在游牧地區的蒙古高原生根、發展?與漢朝對立的匈奴,雖常以漢文作國書來往,但其漢文是出自歸化的漢人之手則無疑。迨匈奴崩潰西遷,漢字終於在漠北消失。此後漢字也一直沒有在漠北存在,這是為何?一般的看法是漢字及其文獻代表農耕文化,並不適合於游牧社會,因此當匈奴西遷,漢字在漠北的必要性遂告消失。
  另外,契丹、西夏、女真等均創有文字,但文字結構原理則受漢字的影響,其因當與這些地區除牧畜外,亦兼行農耕有關。漢字文化能在韓、日、越地區充分展開,就是因為這些地區屬於農耕社會的緣故。滿洲人後來所創造的滿洲文字,並不繼承女真文字,而是針對畏吾兒系的蒙古文字改良成的。但滿洲人入主中國後,其生活型態已變為農業社會形態,滿文隨滿族被漢族同化而居於不重要的地位。至於西藏,由於地理阻隔,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藏文可說在印度文化影響下所創的文字,此在東亞地區算是較特殊的例子。
參考: 高明士著,〈光被四表-中國文化與東亞世界〉,《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永恆的巨流》,(台北:聯經出版,1981),頁490-492。


收錄日期: 2021-04-28 12:43: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815092508AAsyDLb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