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年長病人的基本法是什麼?

2017-08-07 11:56 am

回答 (2)

2017-08-08 10:12 am
我非醫護人員,沒有太多的醫護專業知識,但我已長期獨力照顧年老多病的父母,因此有了一此照顧上的經驗及心得:
一、要有耐心及愛心,因我們長時間花在生病的長輩之照顧上,我們會感覺疲累,加上長者因常年臥病,難受而發脾氣,照顧者會有失控的現象,感到生氣憤怒,此時我們就必須在當時或事後,設身處地地為長者想,如果我們是長者,我們是不是也會一樣,想想長者以往對我們的付出,設法平復自己的心情,再持續地以同於長者愛你的心去照顧他們。
二、須注意長者是否有能力自行翻身,長者久病,通常會愈來愈無力氣,須注意其是否有能力自已翻身(指在床上時),協助長者翻身,並同時以手拍打長者背部及按摩長者的背部及手脚。
三、注意長者的每日食量,儘量讓長者多吃,而不管吃多吃少,每餐至少都要吃一些東西,不可不`食,吃不下正食,可以牛奶、餅乾、果汁(應稀釋)代替,餅乾可先浸一下開水裡,使軟化,再給長者吃。如長者有兩餐不食,就須提高警覺(多餐不食,可能喪命),想辦法讓長者吃一些東西,任何有營養的東西,只要長者肯吃,能吃即可。
四、注意長者是否每日飲水, 有些長者非常排斥喝水,喝水太少的結果,排出的尿液會有惡臭味,久之又得尿道炎,必須看病吃藥,我每天都會要求長者至少喝一馬克杯(約300CC)的水,不夠,但聊勝於無。(身體沒有水的滋潤,也可能造成高血壓、中風等問題,後果很嚴重)
五、注意長者排便情形,長者因年紀大,生理器官退化,無法正常運作,如果長者排黑便,要注意是否有腸胃出血的情況,尤其排便黑到像柏油(俗稱柏油便),就極可能有出血情況。
六、陪伴長者並常與之談話,只要是人都需要與人互動相處,長者因病長年在床,更是需要。1天之內數次探視長者情況,如問長者有沒有那裡不舒服?吃飽沒?想吃什麼?等等,或告訴長者外界狀況,如天氣、發生的大事等,想話題與長者聊天,對長者身心都較好,如常放長者獨處,長者將因過於寂寞,將使病情圂嚴重或發生心智退化或不正常等問題。
七、注意長者外出散心之需求, 長者與我們無異,是需要有時離開封閉的住家或醫療住宿空間,到戶外透透氣,長期將長者置於室內,對長者身心均將造成傷害,應有時問長者是否想外出;依長者的意思做,如長者無法言語,就定時帶長者外出走一圈。
八、注意長者的飯菜提供之營養是否足夠,長者與我們相同,必須營養均衡,最好每餐飯菜內都含有蛋白質、肉類及蔬菜。
九、注意長者身體及衣物保持淨潔,人在老大之後,常無法顧及自已身體、衣物是否乾淨,應隨時注意為長者清理,更換衣物,保持乾淨清爽。
十、注意長者臥室溫度是否合宜?冬天是否暖和,夏天是否過熱(使用床蓆降溫)。長者因年老關係,比年輕人更懼冷熱,而部分長者因機能退化(如失智)而對冷熱無法分辦,此時應替長者注意。
十一、注意長者吞嚥情形,飯菜是否太硬?是否須鉸碎?喝水是否容易嗆到?如是,應在飲水中加入:"增稠劑",以減緩液體流動速度。老人的吞食的速度慢,而液體流動的速度快,喝水時常會被嗆到,添加"增稠劑"可減緩液體流動速度,減少此情況。
十二、注意長者的聽力並試著解決問題,常常長者聽不清或完全聽不到外界的聲音時,被認為是無可挽救的機能退化問題,其實只是耳朶分泌物阻塞,聽不見會使人多疑,常猜想別人在說什麼壞話,甚至性情大變,無法與人相處,此時應立即帶長者前往耳科,請醫師進行耳朶的清理。
2017-08-07 12:00 pm
人的生理及心理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變。在護理年長的傷病者時,我們應適當照料他們的生理及心理需要。本單張目的旨在列舉一些年長傷病者的生理及心理狀況和指出護理他們的基本法,就是「耐性和尊重」。


收錄日期: 2021-04-18 17:34: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807035637AAL6geW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