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究竟係咩構成壓力的個人心理因素?

2017-08-03 5:47 pm

回答 (4)

2017-08-04 2:55 pm
多野做
2017-08-04 1:25 pm
壓力知多少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壓力是個人的總負載與自我功能的比值。當自我功能大於總負載時,壓力就小。反之,負載大於自我功能時,壓力就大。換句話說,壓力的值等於自我功能除以負載,分母越大分子越小,商數就越小,表示壓力越小,反之則壓力越大。
  個人所承受的壓力越大,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困擾和痛苦就越多。它會傷害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能,導致憂鬱或焦慮,甚至讓人有撐不下去的感受。當然,合理的壓力能讓人們振作,工作勝任愉快,有成就感,且有經濟生活的依賴。
  人活著是為了養活自己、撫育家人、提升自己的社經地位、滿足種種心理需求,因此必須承擔工作,負起各種必要的責任,這些稱為正當負載。比如接受了一個新工作,就得為它盡心盡力,結了婚就得用心經營婚姻等等,當了父母就得負責教養,就屬正當負載。
  總負載的另一部分是垃圾負載。它來自負面情緒,包括焦慮、不安、憂愁、敵意、妒恨等等。垃圾負載不像正當負載那樣,可以帶來生產、創造、滿足感和價值感。它帶來的是煩惱和痛苦的煎熬,因而會減低我們的心力和智慧。垃圾負載更會令人失去開闊與豁達,剝奪創意、意志和堅毅,留下更多沉重的負擔。
  從實務工作中觀察,陷溺於痛苦或心理失常的人,都有超量的垃圾負載。他們壓力的來源大部分是負面情緒和思考,而非工作本身。這些人在痛苦的煎迫下,即便把工作辭掉,壓力仍然未減。而他們的消極行為又帶來更多煩惱,例如辭職後社經地位下降,收入減少,甚至有嚴重的挫敗感和自卑心。於是製造了更多的垃圾負載,使壓力負載更大。
  一般人較少被工作負擔壓垮,大多是被負面情緒和困擾擊潰。在職場上,有些人處處與人計較,憤憤不平,認為別人歧視他,而怨恨抱屈,卻又不肯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爭取公平對待,維護自己應有的權益。這些人更容易在工作壓力突然增加時,雪上加霜,喪志崩潰。
  負面情緒除了增加人的垃圾負載,成為沉重的負擔外,還會抑制當事人思考、創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自我功能下降,繼而又造成壓力驟然飆升。如前所述,壓力是總負載除以自我功能,當自我功能下降時,壓力自然快速增加。人一旦陷入這個惡性循環,就會活得很悲慘。
  每個人都有工作和生活的負擔,其所形成的壓力,無人能倖免。因此要對壓力有所了解,才能克服工作上的種種挑戰和壓力。在職場上,我們沒法預期會有什麼樣的遭遇,但卻可以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去迎接挑戰,減低壓力,避免造成困擾。透過這些有效的方法,創造成功,提升信心和自我價值感。
參考: 鄭石岩,〈壹、對抗工作壓力〉,《行動使人生改觀》,(台北:遠流,2010),頁26-29。
2017-08-03 5:48 pm
1) 完美主義者
有 些人對自己和對別人的要求都很高,凡事都要求做到完美。他們對一切事都訂下極之苛刻、難以做到的標準。由於把每件事的標準訂得很高,為求盡善盡美,每件事 都要花上更多的時間和心血。為求達到近符完美的標準,每一刻都要留意所有的細節,因為只有一丁點的錯也是不能接受的。因此,這類人會常常覺得時間和資源都 不夠,而且會弄到經常處於緊繃狀態,不能鬆弘下來。對事情要求太高,一有些微的差錯便會感到不合意,又怎會保持心境輕鬆呢?
求完美的人,很容易做事不分輕重緩急,所有的部要精雕細琢,最後,時間自然不夠,事情到交貨仍不好,對自己的要求便會更大,但結果壓力便會大增。

2) 愛取悅於人
當一個人不能肯定自己,便會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如別人的想法那樣好。這種人會因此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尤其會在意人家是否對自己有所否定。一旦有人對自己做的事表示任何的否定,便會推論到認為別人都不喜歡自己,並認為自己不如人了。
這類人由於太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會生活得很辛苦,因為別人的看法是不容我們去控制的。因為害怕得不到肯定,他們會經常患得患失,壓力自然很大了。

3) 搏到太盡
有另一些人由於內心充滿了熱誠,會驅使自己要盡一切力量全力去做好事情。但是由於人的能力和擁有的資源畢竟有限,所以會很容易弄到自己體力不支,身心都承受大量的壓力。「搏到太盡」是會產生大量的壓力的。

4) 好勝心強
有一類人常跟自己說他們是「不能輸」的。他們會認為,如果不能達到目標,便等同徹底的失敗,並會置他們於災難之中。但是,人不是萬能的,如果結果不如人意,這種想法會構成很大的壓力。

5) 凡事非黑即白
有些人對事情是有著一些不理智的看法。有時他們會太過執著,不認同中庸之道;有時他們又會過份悲觀,為自已製造壓力。本書會稍後再詳談這些不理智的思考模式。

6)A 型性格
A型性格特別跟壓力扯上了關係。擁有這種性格的人,一切都要求很高,而生活亦富緊逼感。他們常常都會處於「趕工」的狀態,強迫自己凡事都要做得快,亦要求自己長期都要在巔峰狀態來配合這份緊逼感。結果是,壓力和A型性格人士結下了不解緣。以下是一些A型性格的特徵:

1. 不能停,工作多,休息少
2. 「坐唔定」
3. 心急
4. 工作狂
5. 「成日睇表」
6. 俱競爭性
7. 為達到目標可以「搏命」
8. 易發脾氣
9. 不認自己緊張,會反應很大
2017-08-04 11:36 am
雖然我們對於世俗法的「無明」--「無知」於世間法,就已經是很多了,所以才會說「隔行如隔山」;然而「無明」這個從佛法來的字眼,它的意思雖是「無知」,但是佛法中「無明」內容的廣泛,凡是對於「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 以及 宇宙的根源……等等的無知無解都是佛法所涵蓋的「無明」範圍,但是這些都是可以經由真善知識的教導、行菩薩道、累積福德智慧…在因緣具足下而一一漸次實證得知的;然而這種打破「無明」、斷「無明」的智慧,若非 佛菩薩的示現人間為世人說明,世人又有幾人真能知道佛法中「無明」內涵的真義呢?

也因為人類無知於「無明」,不知道「無明」的根源是什麼?不知道「無明」的內涵是什麼?不知道「無明」對於生命的影響是什麼?所以在生命舞台上一直認假為真,導致無始劫以來在「無明」的汪洋大海裡沉淪,導致無止盡的生死輪迴以及無法到達無生無死的解脫彼岸。


詳細,請恭閱[正覺同修會]penitent菩薩慈悲開示:


✪生活中的佛法~無明



以下這篇文章「人與人的緣分,由無明的一方決定」,是談到

世人所以為世間的「無明」──愚痴、沒有智慧的可怕:

是轉貼自學習電子報



http://ibook.idv.tw/enews/enews451-480/enews466.html

『當我覺醒後,我才發現,世間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壞人,而是無明的人。

我有位女性朋友,才結婚幾個月就離婚,原因是她不想看別人的臉色過生活。她說,婚後先生就去上班,算是高收入的主管階級,她在家閒著無聊,偶爾去逛街購物刷卡,也不過十幾萬元,她先生看了刷卡單,說要限制她的額度,她一氣之下,就把卡丟到先生臉上,說自己要去上班賺錢,然後自己去辦卡,去購物,去過自己的生活,再也不要看人家臉色。



我問她先生一個月的薪水多少?她很得意的說不多,大約只有十萬元。我聽了她的回答,內心開始為她的人生感到遺憾。



因為,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她的先生不是個小氣的壞蛋,而且也應該是個能包容的人;相對的,她的衝動,反而是結束兩人緣分的關鍵。



尤其,當一個男人當到了主管級,雖然賺的錢不算少,但工作的壓力想必也是很大的,相信他也是怕老婆擔心,才沒有讓她知道工作上的辛苦,結果,她反而不知惜福,還覺得他的薪水太少。

像她這種活在「無明」中的人,老實說,我們身邊就一大堆。




我的鄰居是一位老實人,但自從被公司裁員失業後,就一直意志消沉,賦閒在家。他們家的每月開銷,包括房貸和小孩子的學費,都由他老婆在餐廳當會計,一肩扛起來。



雖然大家都很熱心,幫這位鄰居介紹工作,但他總是做沒幾天,就不想上班。後來,他開始去和人家賭博,一開始小賺一點錢,後來一輸再輸,連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也都拿去賭。



因此,我經常可以在半夜,聽到他們夫妻在吵架。後來,兩人吵到門外,驚動里長,這位失業的鄰居還請里長和我們這些住戶來評評理。



他的意思是,他也是為這個家好,才會想去翻本,並不是他愛賭,而且他已經摸到賭錢的祕訣,他會贏很多錢回來養家。只要再給他一點賭本,然而,他老婆卻哭著說,家裡的錢早就被拿光了,現在身上的一點錢,也是去娘家借來的,再拿走,小孩子要吃什麼?



後來,聽說他欠了地下錢莊很多錢,從此就沒有再回到這個家。里長和住戶們聽了,就說是鄰居不對,鄰居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然而,無明就是很恐怖的東西。



無知,人皆有之,只要你承認自己的無知,並不會危害他人。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所謂的無明,是你沒有覺察自己是無知的,甚至相信自己是對的,聽不進去別人的苦勸,而且還把自己的妄想付諸行動,害人害己。



因此,無明的人,是最可怕的,尤其這個人,是你的親人或有共同利害關係的人。






據說,我老家鄉下有一位大地主,生了三個女兒,這三個姐妹感情非常好,即使上學或回家讀書和睡覺,都在一起,不願分開,在鄉里間成為佳話。



然而,三姐妹長大各自嫁人後,大姐和二姐兩家人仍是住在一起,感情和以前一樣好,只是小妹嫁到遠地,嫁給了一個生意人。



過沒幾年,小妹的先生似乎生意不順,負債累累。有一天,小妹回家來,要求父母提前把家產分一分,父母聽了差點昏倒,大姐二姐也罵小妹不孝,但小妹又哭又鬧說自己本來就應該拿家產,現在她缺錢,提前拿有什麼不對?



父母拗不過她,最後答應把家裡的田產和不動產,分了三份。



小妹又哭鬧起來,說應該分成四份,她拿兩份,因為大姐二姐都沒有負債,先生又都有賺錢和積蓄,她的老公負債累累,難道全家人都對她見死不救?不怕她老來沒有依靠?



大姐二姐聽了很難過,她們並非在意那些家產,而是心寒小妺何時變得如此現實自私,又不講道理。


然而,小妹仗著父母寵愛她,哭鬧之外又絕食抗議,大家只好依了她。

小妹拿走了家產後,大姐二姐也開始疏遠她,漸漸的和她形同陌路,可以說,她為了家產,斬斷了和家人的緣分。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是深或淺,長或短,是否會變成善緣或惡緣,全由無明的一方決定。




我的一位高中同學,是經營健康食品的。



然而,他似乎以為我很有錢,每隔幾天,又抱一堆新的產品,來向我說明,說吃了對身體哪裡很好,很有幫助。

我心想他可能又缺錢,於是又向他買了一堆。同時,向他暗示,我自己的收入也不高,而且家裡的健康食品,也已經堆成一座山了,幾年也吃不完,可以暫時不要進貨了。



有一天,他來找我借錢,說周轉上有急用。我為了減輕他的心理負擔,就說乾脆買他的健康食品來吃,讓他有收入。



想不到,才隔了一個禮拜,他又抱一堆什麼國外最新進口的產品,硬要我買下,而且為了感謝我的支持,除了再打折外,錢可以先欠著,等我日後手頭方便,再來向我收。他笑著說他懂這道理,我心想他應有自知之明,不會再來了。



我聽了,心裡為他感到遺憾。我很清楚,這一次,我跟他的緣分真的盡了。



我開門見山的告訴他,不應該把我當呆子,把我的真心幫忙,看成是冤大頭。



他聽了氣得漲紅著臉,胡言亂語把我數落一頓就走了。從此,兩人沒有再聯絡。


人跟人,是否能做朋友,或是成為仇家,不是靠緣分,往往是由無明的一方決定的。




如果你在人際關係上,也有和我同樣的感慨和無奈,就先讓自己保持覺知吧!或許,在某些人眼裡,我們就是那個「無明的人」。』



以上所談到的「無明」,只是偏向指非理性的人,無知於一般人所判斷的事情通則道理;



雖然我們對於世俗法的「無明」--「無知」於世間法,就已經是很多了,所以才會說「隔行如隔山」;然而「無明」這個從佛法來的字眼,它的意思雖是「無知」,但是佛法中「無明」內容的廣泛,凡是對於「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 以及 宇宙的根源……等等的無知無解都是佛法所涵蓋的「無明」範圍,但是這些都是可以經由真善知識的教導、行菩薩道、累積福德智慧…在因緣具足下而一一漸次實證得知的;然而這種打破「無明」、斷「無明」的智慧,若非 佛菩薩的示現人間為世人說明,世人又有幾人真能知道佛法中「無明」內涵的真義呢?

也因為人類無知於「無明」,不知道「無明」的根源是什麼?不知道「無明」的內涵是什麼?不知道「無明」對於生命的影響是什麼?所以在生命舞台上一直認假為真,導致無始劫以來在「無明」的汪洋大海裡沉淪,導致無止盡的生死輪迴以及無法到達無生無死的解脫彼岸。



為了讓有緣人明瞭「無明」有「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兩種,

敬請先看以下正元老師主講:「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下集」中的一小段話~~

『這個無始無明就是法我見、法我執的煩惱,前面一念無明就是人我見、人我執的煩惱。一念無明的原因是因為眾生對五陰有妄想,不知道五陰是空、無我,所以貪愛五陰、執著五陰,才有這一念無明。這個無始無明也是因為對一切法有妄想,不知道一切法是無自性,不知道一切法沒有真實的勝用作用可說,然後對一切法有顛倒、有妄想,所以貪愛一切法,執著一切法,因此就有了無始無明。』



若您對「無明」的內容有興趣的話,欲進一步了解「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對於我們修道、生命進展的影響,敬請聆聽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2/46

三乘菩提綱要第46集

由正元老師主講:「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上集」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2/47

三乘菩提綱要第47集

由正元老師主講:「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下集」



祈願我們都能下定決心,愛樂熏習趣向光明坦道的「正知見」,在正確明白「無明」後,遠離「無明」對生命的籠照,切確邁向自、他生命成長的道路。阿彌陀佛!


✪生活中的佛法~無明







如尚有問題未決,建議是請樓主您、網友您當一心恭敬請示非常慈悲非常有智慧的正覺 親教師菩薩開示解說!(註:由於都是義工菩薩,所以請在共修時間洽詢,大致是周一至周五每晚約6點到9點。)

正覺各地講堂:請上網查察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enlighten.org.tw/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3


參考: 華嚴聖境故人來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


收錄日期: 2021-04-18 17:31: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803094723AAfvlap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