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
周敦頤來星子後,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公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一年以後,周敦頤由於年邁體弱辭官而去,在廬山西北麓築堂定居講學.他留下的蓮池和那篇《愛蓮說》,一直為後來者珍視.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調任南康知軍,滿懷對周敦頤的仰慕之情,重修愛蓮池 ,建立愛蓮堂,並從周的曾孫周直卿那兒得到周敦頤《愛蓮說》的墨跡,請人刻之於石立在池邊.朱熹作詩道:
聞道移根玉井旁,花開十里不尋常;
月明露冷無人見,獨為先生引興長.
賞析《愛蓮說》,其重點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這是全文的中心題意.
古人寫文一般都是藉物抒懷,同樣的一句話,都有二層意思,一層喻物,一層抒懷.同樣,“出淤泥而染,濯清蓮而不妖”也有第二層抒懷意思.隱喻作者本身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已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麼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驗總結,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願望罷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獨蓮而能為,彌足可貴也.這也是作者的感嘆吧,因為在大環境 他是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的,除了逃避與遠離.或者如他那樣兢兢業業的守著自已的一份志節.
周敦頤的《愛蓮說》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眾”.開篇深沉大氣,既點明了《愛蓮說》之蓮也屬水陸草木之花,也點明了蓮的可愛,只是“甚蕃”者裡的之一罷了.這為他下文的“予獨愛蓮”埋下了順理成章的伏筆.如此開篇,出筆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頤並沒在甚蕃裡糾纏,只是直接縮景,一句“晉陶淵明獨愛菊”,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
接下句“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像是重複,但實為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為強烈,為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願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 心態,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的區別的.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
下句周敦頤就直接進入了正題“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之語,愛蓮之心,喻蓮之志,可謂一氣呵成,看似是對蓮的直觀描寫,其實字字句句皆是藉蓮之表像傾訴心衷也.此運筆之老到,實讓人嘆為觀止.可說通篇讀者都無一絲喘息之機.語言超凡脫俗,而回味卻是雋永綿長,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頤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讓人讀來也別有一番滋味.“予謂菊,花之隱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節“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可謂渾然一體,不著絲毫痕跡.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將陶 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而無一言直接指責.
周敦頤通過這樣的對比,將自已比喻為君子.君子難為,猶勝於避世也.從這一點來看,周敦頤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不過周敦頤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發出了深沉的感嘆“菊之愛,陶之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的,滾滾紅塵,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晉有陶淵明,可現在卻聽都沒聽到還有人會這樣做的.或是像我一樣的,在塵世中能相守一份純淨的,有著我這樣追求君子風範的,又有幾人?大多數的人,皆在紅塵世事中從眾罷了.從這裡可以看出,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淨的心態,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日下,大多數人皆被世事玷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