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隋的開國盛世
在我國歷史上,隋唐帝國所處的地位與秦漢相似。秦與隋都是上承長期的分裂,下開統一的盛世,為政均不恤民力,國祚甚短,但為後世却開創了深遠的宏基。漢與唐都是文治武功盛極一時的大帝國,都為我中華民族創造了光輝萬丈的歷史。
隋自統一中國後,府庫充裕,民生富足,國勢極盛。造成此一強盛國勢的原因有三:一、北朝自西魏宇文泰開國以後,君臣均知注重吏治,厘訂制度,改革弊端。而周滅齊,隋滅陳,均未經過大的戰亂,社會經濟因而未蒙受大的破壞。二、中國統一後,因全國合而為一,行政效率提高,財政收入增加,政府支出減少,人民的經濟生產不再遭受戰爭的阻碍與破壞,故政治經濟社會均欣欣向榮。三、隋文帝本人的努力。文帝節儉務實,注重吏治,曾從蘇威(蘇綽子)的建議,減輕賦役。此外並廢除酷刑,解除鹽酒專賣之禁。開皇三年(西元五八三年),整頓戶籍,大索逃戶,曾查獲無戶籍百姓一百六十四萬餘人,使政府稅收增加。另設倉貯糧。倉分官倉與社倉兩種。官倉儲糧以供軍公人員之需,多設於黃河沿岸,以利漕運。社倉又稱義倉,係為鄉間及人民而設。時規定諸州百姓軍人,於收穫時按貧富比例捐糧,至多一石,存入社倉,以備饑饉。我國社倉制度從此建立。故至文帝末年,僅官倉存糧已可供政府五六十年之用,其國家富足情形可想而知。
煬帝的驕奢與不恤民力
文帝在位廿四年,因個性猜忌,刻薄寡恩,竟為其子煬帝所弒。煬帝性格與文帝相反,驕奢荒暴,好大喜功。在位雖僅十三年(西元六○五年至六一八年),却大興土木,建築無數巨大工程。其中如鑿運河,修長城,開御道,經營東都洛陽,雖有益於國家後世,然其不恤民力,實與秦始皇相同。而且煬帝習尚浮華,生活奢靡,浪費國帑,窮極個人享受,故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實是功過參半之人。
隋的滅亡
煬帝不恤民力,國內已漸不安,而復因高麗不肯臣服,傾全國兵力,三次伐高麗,是造成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蓋既用兵高麗,乃廣課馬匹,大造戎車船隻,征歛兵糧,因而全國騷擾,民不聊生,遂相聚為盜。大業七年(西元六一一年),亂事首先起於山東河北,亦即東征高麗大軍所經之地。當時亂眾分為多股,多者十餘萬人,少者數萬人,皆因東征騷擾太甚,鋌而走險。及大業九年(西元六一三年),禮部尚書楊玄感叛,舉兵於黎陽(今河南滑縣),圍攻洛陽。玄感失敗後,全國已成鼎沸,群雄割據,多至一百三十餘起。大業十二年,煬帝復遊幸江都,見中原已亂,無心北歸,欲徙都丹陽(南京),卒為右屯衞將軍宇文化及所弒,隋朝旋亡。
唐帝國的建立
唐代開國之君李淵係出身於沾染胡化的漢族家庭,原是西涼李暠的嫡系子孫。其祖父李虎與宇文泰同仕西魏。及宇文氏篡魏建立北周,被追封為唐國公。淵自幼襲唐國公爵,隋文帝皇后孤獨氏為淵姨母,關係親密。隋末李淵留守太原,因天下大亂而起兵,進取長安,擁立煬帝孫代王為恭帝,自稱大丞相。及聞煬帝遇害,乃稱帝(西元六一八年),國號唐,改元武德,是為唐高祖。此後淵與其子世民先平西北薛仁杲李軌等,東破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得東都洛陽及河南河北地。南併蕭銑杜伏威等,於七年間,平定天下。
參考: 李國祁,〈(第三篇)第九章、隋唐帝國的興亡〉,《中國歷史》,(台北:三民,2002),頁15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