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巴拿馬或是巴拉圭是跟中華民國建交,還是不管中華民國是不是獨立成台灣共和國,都無條件支持?
回答 (1)
務實外交時期(1988~迄今)
1988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後,開始進入務實外交的階段。臺灣政治民主化、自由化的結果使外交政策不再拘泥於意識型態之爭,轉趨務實化。務實外交的主要理念是不再堅持中華民國是代表唯一中國的合法政府,中國處於分裂分治的對等政治實體,不進行「零和」競爭,堅持中華民國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在臺灣),以經貿實力和功能主義打破中國的外交封鎖,確保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
務實外交的基本策略是用「功能主義」,在未有官方外交之前,先以功能性議題,例如經濟、文化交流與航權的簽署,突破外交困境,再以「漸進主義」提昇外交層級。其具體作法為:(1)鞏固並加強與友邦間的雙邊關係:提供經濟援助、人道救濟等,加強政府重要首長互訪;(2)建立並提昇無邦交國家的實質關係,例如鼓勵廠商前往投資、推動高層官員互訪、簽署經貿協定、提供經濟援助、軍事採購、在非官方代表機構上冠上國名、爭取無邦交國家復交或建交;(3)積極參與國際組織,例如積極爭取參加聯合會、參與重要的國際組織,以及積極爭取舉辦國際會議或運動競賽。
務實外交收到的成果,使邦交國不斷增加,至1996年初有三十一國,1998年略減為二十七國。1999年,又增加馬其頓一國。維持一定數目的邦交國,對國際人格與民心士氣均有正面作用。在提昇無邦交國的實質關係方面,美國將我國之駐美機構更名為「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1990年,在無邦交國設代表處或辦事處的四十七國七十三處中,有九國冠有正式國名,至1994年3月,已在六十一個無邦交國設九十三個代表處或辦事處,有十七國冠上中華民國國號,並參加了八百餘個國際組織。
務實外交有若干成果,但仍有其侷限與困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封殺阻撓打壓是極大的阻力,而發展務實外交的邦交國大多是中南美洲小國,人口和經濟在國際地位不重要,而且距離遙遠,對臺灣加入國際組織的助力不大,這些小國藉著經濟援助而建交,實質關係不密切,三十個有邦交國家對臺貿易總額只占我國對外貿易的5%,經援外交常基於現實利益而非長期利害關係,較不穩固。
參考: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著,〈第九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政治變遷〉,《臺灣史》,(台北:五南,2002),頁271-272。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23: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715074922AASn4T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