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是不是以農立國,輕商社會?

2017-07-15 10:58 am

回答 (3)

2017-07-15 1:02 pm
✔ 最佳答案
平均的小農社會

  秦漢以後,中國人民的主體是小農,皇帝制度的成立是以小農為社會基礎。傳統中國政府及士大夫的政治理念認為,政府的責任與施政的目的,在於促進一個生活水準平均的小農社會,並且扶植自耕農,維護小農的基本生存權。就上層的儒家而言,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這種平均的思想貫穿其後二千多年的中國史,為許多儒家官僚所奉行。例如漢以後中國歷代都有禁侈靡的政策,即禁止民間的富人過著平均水準以上的生活。這裡的平均不是指官民的平均,而是被統治人民間的平均,即所謂「齊民」。就底層社會的人民而言,平均也是他們的重要主張,這種思想稱作「太平」。中國人稱盛世為太平,太平盛世正是一個平均的社會。這種思想源自於小農的基本願望是擁有一塊小土地,然後整個社會維持一種同質、平等的狀態。東漢後期,民間流傳《太平經》。東漢末年,黃巾黨人的叛變信念就是來自於「太平道」。北宋初年,王小波所領導的農民戰爭的口號是:「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清朝末年洪秀全等人所創立的「太平天國」(西元1851-1864年),也是以太平為名。太平與平均是一條貫穿二千多年中國農民政治思想的主軸。
  傳統中國的治世,通常是這種小農社會的時代。典型的例子如漢朝的「文景之治」、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與「開元之治」。這幾個時期其實經濟並不發達,而是以自耕農為主體的時代。事實上,西漢中期以至東漢時期的經濟狀況皆比「文景之治」時提升許多,尤其是表現在工商業的發達,以及社會整體財富的增加上。唐中後期相對於「開元之治」也是如此,然而當時人與歷史學家都認為唐中後期,尤其是五代乃亂世。推其原因,東漢與唐中後期,雖然社會整體的財富增加了,可是貧富不均與社會階層分化的問題趨於嚴重。許多農民因為土地兼併或物價波動而破產,最後成為流民。大量流民中的一部分轉換為盜賊,成為武裝集團,於是農民叛變蜂起,社會秩序遭到破壞。自耕農是國家的稅基,當自耕農階層瓦解之後,國家的稅源便減少了。可是國家卻為了鎮壓農民叛變而必須增設軍隊,增加支出。許多地主階級利用各種管道晉升為官人,國家也盡可能的不要讓士人失業,於是官僚機構膨脹,財政也更加惡化。這些財政負擔都必須加在未破產的小農民身上。總之,這是一種惡性循環。當社會矛盾無法解決時,大規模的農民叛變就醞釀而生,如漢末的「黃巾之亂」、唐末的「黃巢之亂」。
  在中國歷史上,一個王朝倒下了,另一個王朝又繼之興起,在朝代更迭的過程中,農民通常是皇權的支持者。所以我們看到農民叛變推翻了王朝,可是農民卻又期待另一個皇帝的統治。我們曾經說明秦始皇的統一政權是農民所歡迎的,因為小農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政府出面維持秩序,這個秩序包括安定的生活環境,以及抑制地方豪強勢力的擴張。農民心中的皇帝是一個超越地方勢力的聖明太子,皇帝與代表皇帝的機構應該會出面安定農民的生活。在地方豪強與國家的官僚之間,農民寧可選擇後者為支配者。我們稱這種思想為「皇權思想」,它充分表現在「包青天」一類的民間戲曲中。包青天代表著正義的皇權,他要檢肅的對象是土豪劣紳與貪贓枉法的地方官。這種皇權思想是皇帝制度能夠綿延二千年的重要因素。
參考: 甘懷真,〈第五章、歷代治亂分析〉,《中國通史》,(台北:三民,2009),頁152-153。
2017-07-15 11:59 am
中國自鐵幕開放以後因百姓窮怕了一切只向錢看

所以光怪陸離的事不勝枚舉

高幹富商工農照著排

貧富差距大12億人口隨時會分裂
2017-07-15 11:00 am
士農工商,照著排,中國大陸是有特色的農耕社會主義。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21: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715025816AAgOiRN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