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的儲,氣的動,神的養 ,為之周天 我說可對? 求討論?

2017-07-12 9:13 pm

回答 (1)

2017-07-12 9:54 pm
  今考春秋以來,中國古人對於魂魄之觀念。易繫辭有云:「精氣為物,游魂為變。」小戴禮記郊特牲篇謂:「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此謂人之既死,魂魄解散,體魄入土,而魂氣則遊颺空中無所不屬。而中國古人所謂之魂氣,亦與西方人所謂之靈魂有不同。小戴記禮運篇有曰:「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臯某復,然後飯腥而苴熟,故天望而地藏也。體魄則降,知氣在上。」此處魂氣又改言知氣。當時人信人既死,其生前知氣(即魂氣),則離體飄游。故升屋而號,呼而復之。而魂之離體,則有不僅於已死者。故宋玉招魂有曰:「魂魄離散。」又曰:「魂兮歸來,夫君之恆幹,何為四方些。」又景差有大招。此等若為當時南方楚人之信仰。然鄭人於三月上巳,出浴於潧洧之間,其俗蓋亦庽招魂之意。則此種信仰,顯不止於南方之楚人。惟其人死而魂離,故中國古代於葬禮乃不甚重視。小戴禮檀弓有曰:「延陵季子使齊而返,其長子死於嬴博之間,既封,曰:『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史記高祖本紀,記高祖過沛,謂沛父兄曰:「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則古人謂人既死,魂即離魄而遊,其事豈不信而有徵。
  人之生命,主在魂,不在魄。魂既離魄而去,則所謂魄者,亦惟餘皮骨血肉,亦如爪髮然,不足復重視。
參考: 錢穆,〈論古代對於鬼魂及葬祭之觀念〉,《靈魂與心》,(台北:聯經,2000),頁54。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12: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712131344AAWzIhR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