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係唔係咩病都醫得好?
回答 (1)
如果你註註意過電視、雜誌和報紙上的維生素廣告,你會發現維生素真是“無所不能”的。無論是預防感冒還是癌症,是美容祛斑還是強壯骨骼,甚至是延緩衰老和治療老年癡呆,維生素儼然是一種包治百病的神藥。
在美國,有接近40% 的成年人經常服用維生素製劑,整個維生素產業以每年120 億美元的速度增長,約佔整個保健品市場的四成。中國的維生素市場也日益增長。那麼,這些廣告裡說的都是真的嗎?關於維生素,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迷信,甚至是騙局呢?
對於大部分健康人來說,只要不過分偏食,日常的飲食基本能保證維生素的攝入,並不需要額外的維生素製劑。只有很少的情況才需要特別補充。
例如,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進食足夠的食物時,就需要補充維生素。老年人的牙齒退化,咀嚼能力下降,多偏好質地柔軟的食物,導致飲食結構不均衡。同時,高齡老人的消化道功能減退,進一步減少了機體對營養素的吸收。因此存在進食障礙的老年人,需要補充適量的維生素和其他營養素。
因人而異的維生素
懷孕的女性需要額外補充更多的葉酸(維生素B9)。葉酸是人體產生新細胞的重要原料。女性懷孕後,大量的葉酸被用於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單純通過食物獲取可能難以滿足這種消耗。因此懷孕的女性需要口服葉酸製劑進行額外的補充。如果缺乏葉酸,胎兒有可能發生一種叫作神經管缺陷的致命性疾病,導致新生兒出現脊柱及神經系統發育畸形和智力障礙,甚至夭折。
動物性食物會提供豐富的膽固醇,而膽固醇又是維生素D 合成的原料,所以素食主義者也容易出現維生素D 缺乏。另外素食者也可能缺乏維生素B12。
身體處於成長發育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飲食要均衡,既需要充足的蔬菜水果,也需要足夠的肉食。因為兒童不僅需要蔬菜水果中的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也需要大量優質的動物蛋白質,以及動物性食物中的維生素A 和維生素D 等。
好心辦壞事”的維生素
在正常飲食之外攝入維生素製劑時,需要注意劑量。但廠商在宣傳時幾乎從不強調這一點,給人一種“吃得越多越好”的錯覺。比如,嬰幼兒食物和補充劑廠商常常強調他們的產品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D 和鈣,可以促進孩子骨骼的健康發育。可是他們卻不會說明,嬰幼兒是最容易發生維生素中毒的人群。原因在於,父母本著為孩子健康著想,誤認為食品中添加越多的鈣和維生素越好。在不經意之間,孩子已經攝入了大量的維生素。曾有報導,家長使用添加了維生素D 的奶粉餵養孩子,同時又讓孩子服用魚肝油等富含維生素D 的營養補充劑。一段時間後,孩子便出現了噁心嘔吐、牙齒異常等中毒表現。
這是因為維生素D 很容易在體內積聚,長期高劑量補充容易引起中毒症狀。在脂溶性維生素中,維生素D 中毒又是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攝入過多的維生素D,將迫使人體吸收過多的鈣,使得血液中的鈣升高到一個非常危險的水平。與此同時,身體裡另一種調節鈣水平的激素——降鈣素大量分泌,將過多的鈣沉積到心臟和腎臟等器官,這可能引發重要器官功能失常,甚至誘發猝死。因此,購買強化維生素的食品或保健品前,我們必須仔細閱讀商品標籤,估計維生素的含量,避免無意中攝入過多的維生素D 或者其他脂溶性維生素。
識別維生素騙局
很多廠商宣稱他們的維生素製劑可以預防多種疾病、美白祛斑、延緩衰老。但維生素補品和保健品廣告中的神奇效果,實際上都沒有可靠的科學依據。消費者如何識別維生素補品中的騙局呢?記住以下幾點,也許能對我們有所幫助:
1.維生素的安全性由劑量決定。每日攝入足夠食物的同時服用維生素補品,可能會導致攝入劑量過高,容易發生脂溶性維生素中毒。
2.強調“有機”、“天然”的維生素補品,大多價格昂貴,實際效果與人工合成的維生素並無差異。
3.以蔬菜、水果、藻類及植物種子提取物為賣點的維生素補品,並沒有明確的科學證據證明其優於人工合成的維生素製劑。
4.所謂的維生素B17、維生素B15 和維生素P 等並非維生素,號稱最新發現的維生素大多只是商業廣告的過度誇張。
5.沒有證據顯示維生素補品具有緩解疲勞、增強免疫力或者延緩衰老等療效。很多所謂效果只是由於心理因素。有趣的是,實驗表明,越是昂貴的產品心理“效果”越強。即使服用者吞下的只是澱粉藥片,被告知藥片價格昂貴後,也會產生“有效”的感覺。
收錄日期: 2021-04-18 17:13: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712063315AA7J4V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