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點解有“海天佛國”之稱?
回答 (1)
位於浙江省杭州灣外的普陀山是一個面積只有12.76平方公里的小島。島上地勢起伏,海岸曲折,具有林幽洞奇,潮湧金沙,洪波浩渺,雲煙繚繞的海山勝景,景色秀麗的海島風光使它贏得了“海山第一”和“海上仙山”的讚譽。唐、宋以來“觀音顯聖”的種種神話傳說與歷代帝王的獎掖封賜,又使它成為一個香火鼎盛的觀音菩薩道場,從而獲得“ 海天佛國 ”的雅稱。
歷史上普陀山一直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和安徽九華山並列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雖然它屢遭破壞、歷經滄桑,但始終風光依舊、香火不絕。如今隨著宗教政策的落實和旅遊事業的發展,島上主要寺院和風景點已陸續修復,各項旅遊設施也日臻完善,一個以佛教名山為特色的海島旅遊勝地出現在人們面前。
【地理結構】
普陀山呈狹長形,南北縱長8.6公里,東西寬約3.5公里,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1米。地質學家認為:普陀山屬華夏古陸的一部分,古生代以來長期處於隆起過程,至中生代後期受燕山運動影響,發生了一系列北北東向、北西西向為主的斷裂構造,形成地壘、地塹式斷塊升降,構成了我國舟山群島的雛形。晚更新世(距今19萬年)以來曾受到不同程度的三次海浸,最後一次海浸發生在全新世中期,我國海岸線由琉球群島一帶移至目前的位置,原天台山脈的一些低谷淪為海域,一些山峰山脊則出露於海面之上,形成了包括普陀山在內的舟山群島。
普陀山出露海面的島山岩石,主要由燕山期岩漿侵入的酸性鉀長花崗岩所組成,邊緣為早期的中性侵入體———石英閃長岩,分佈在梵音洞與島的西北部。由於地殼階段性上升,斷裂節理髮育,海水侵蝕,岩屑崩塌,終於在全島形成了典型的風化、海蝕和海積風景地貌,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奇峰、怪石、異洞和金沙。
普陀山西北部群山環列,擋住北來的寒風;東南部金沙平坦,可眺望東海碧波。山上多峭岩曲澗、古樹佳木,海濱多懸崖幽洞和潔淨的沙灘。全島峰巒起伏,輪廓清秀,氣候冬暖夏涼,十分宜人。
【神話渲染】
由於宗教神話的渲染,普陀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洞無不披上了“觀音聖蹟”的外衣。島上的寺廟建築,經過唐宋以來的興建、改建和擴建,形成了以普濟、法雨、慧濟三大禪寺為中心的“海天佛國”體系。在全盛時期,全島擁有大小寺廟建築200多座,僧尼人數達2000餘人。
收錄日期: 2021-04-18 17:12: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712041645AAnOvgq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