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大學”二字最早出自儒家“四書五經”之一《大學》。該書作者為孔子弟子曾參,
作者在書中以短短幾千字闡述了儒家思想修習之要,微言大義。
對於“大學”二字的解釋,南宋鴻儒朱熹的“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流傳最廣,後人多沿用此說,認為“大學”指具備一定道德修養之人
通過行為與學問的統一所進行的自我修煉。另外,也有人比照古時的“小學”來解釋“大學”。古時的“小學”指每個人在13歲之前所接收的教育,
“小學”學習“小藝”,包括“禮、樂、射、禦、書、數”六藝;而“大學”則是指學習稱為“大藝”的“詩、書、樂、易、禮、春秋”六經。
從這兩種解釋中,我們都可以看出古時的“大學”體現為一種教育理念與教育內容,相當於現在我們所說的“大學教育”,與我們現在純粹
指“從事高等教育的機構”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另外,古時的“大學”與我們現在所說的“大學教育”也是有區別的,古時的大學偏重於提高個人修養
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意味,而現在的大學教育則要寬泛得多,泛指學習既定的學科知識與提高一般性的個人修養,標準是降低了的。
按照一個人學習所達到的深度與廣度來說,中國古時是存在大學的,只是各個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名稱。據史料記載,在虞舜之時,
即出現了名為“上庠”的公辦學校,“上庠”即“高等學校”的意思;而春秋時期,孔子在自己家裡開堂講學,
因為沒有嚴格的學校制度與像樣的教學設施,說大學可能有些勉強。但到了漢武帝時,由國家在京師所辦的“太學”則是相當正規的大學了,
太學不僅設五經博士任教,而且作為官辦學校首次對貧家子弟開放。
太學一直存在到明代;之後國子監興起,成為典型的國辦“大學”,一直持續到清末。另外,唐代末期,除官方“大學”,
民間開始出現私人設堂授徒的書院,尤其到宋代,書院大盛。書院相比於孔子等人的聚眾講學,因為有固定的教育場所與
相當嚴格的學院制度,完全稱得上是“大學”了,書院一直和官方“大學”共同存在,到清末才消失。
擴展閱讀:古代太學是什麼“太學”乃是漢武帝接收董仲舒建議,在京師長安所設,它面向全國青年學子“招生”,傳授儒家學說。
太學設有專門的五經博士,教授五經、“春秋三傳”等儒家經典。太學設學之初,效仿孔子弟子三千,而收三千“太學生”,
後來時多時少,數量不定,最多時是在漢梁太后掌權期間,曾達到3萬多人的規模。
“太學生”從“太學”畢業,便有機會做官。因此,“太學”制度可以說是首次實現了政府公職對於民間人士的製度性開放。
太學制度一直被歷代統治者所採納,一直到明代方在名稱上完全被“國子監”所取代,但其實質形式依然沒變。
太學在歷個朝代中培養出了大批官員和文化人,對於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原文網址:
https://kknews.cc/zh-hk/history/gmrak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