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熟悉傳播學得大大們:
現代社會的資訊過剩(information suplus)現象
會對傳統傳播理論會帶來衝擊和挑戰
那麼請問,有哪一種理論適合用來舉例嗎
希望可以給我一點生活化的例子,謝謝各位大大!?
回答 (1)
資訊革命
人類異於次一級的靈長類,一則是有思考的能力,所以「人類」的種屬名稱是Homo Sapiens,用我的老師李濟之先生的話,Sapiens是「能夠思辨」。再則,人類掌握了語言,能用一個群內都懂得的聲音符號,傳達複雜的訊息。那些接近人類的靈長類,也有一些代表危險、快樂、威嚇的聲音,卻不能傳達複雜的思想,也不能借助語言思考。
語言是面對面的交換意見,受時間(當時)與空間(面對面)的制約。在人類歷史上,有過幾次「資訊交換」的突破。第一次突破,產生文字的出現,語音轉化為圖象(象形文),或可以複製的聲音(拼音文字),用文字記錄的訊息,遂能跨越時空的限制,留存給後人,傳達於他處。各處人類各有其文字出現的發展過程,此處不必贅述。第二次突破,當是印刷術的出現,同一份文件,因此可以大量複製,分散於各方。第三次的突破,當為電話及電影的出現,真聲與真影,不再受空間與時間的限制。
電腦出現,可說是第四次的突破,而且以其發展的迅速與功能的多樣,竟可稱為一次劃時代的革命,其對於人類文明影響,十分深刻!這次的突破,發軔於五十年前,那一臺1975年裝成的電腦,還保存在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幾大間房間的機件,其能做的功效,還不如今天手掌上薄薄一片的計算器!五十年來,我們目睹電腦的發展,誠可謂日新月異,目不暇給。論其原理,仍然不外是二進位的系列,一開一關,經過許多選擇,揀選訊息,聯結訊息,也保留訊息。當初的電腦,乃是計算的工具,因此英文名稱,還是「計算機」(computer),倒是中文的名字,「電腦」,更為傳神,能說明這一工具的功能。今天電腦用途的廣泛,已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大家都清楚,不必在此一一敘述。我毋寧以此篇幅,論述這次資訊革命引發的影響。
以我們學術研究而言,電腦能儲存大量資料,也能迅速的檢索搜尋,這一功能將「博聞強記」,幾乎完全可以交託於電腦。同時,其他學者在異地進行的研究,經過網絡互通聲氣,是以分工合作,不必即在同一工作單位,也不必屬於同一研究團隊。因此,每一個人都擁有看不見的人力與資料,支援自己的研究工作。今日研究工作,尤其那些正在開展的尖端學科,實質上已是全球一體。資料是大家共有的,問題與設定的工作程序,也是共有的,核對研究成績往往是幾處同時進行。過去某一發現或某一理論,可以歸功於某一位學者。現在,一些重要的貢獻,其實是許多人的集體業績。這些尖端學科,發展迅速,不斷改變學術園地的版圖,上述全球化的現象,當是相當重要的條件。相對而言,一些曾經佔有重要地位的學科,竟由於累積的習慣積重難返,還是在分別割據為小塊領域中,其成就遂不能與尖端學科相比了。
在文化的傳佈方面,電腦及其衍生產品,將音響圖象迅速的廣泛傳佈於大批網上的讀者與觀眾,是以一條歌曲或一場演出,同時觀賞的大量人口,跨越了空間的限制。這種形式的傳播,最有利於大眾通俗文化的傳佈。今天種種演藝人員與運動明星,擁有群眾之多,成名之快,令人咋舌!大眾文化,挾其優勢,拋去了地域性與文化性的間隔。今天一位當紅明星往往是全球聞名。一般讀物,例如日本的漫畫,已為舉世青少年人人欣賞。大眾文化的全球化,將於近期內統一世界人類的娛樂與休閒方式。相對而言,精緻文化的產品,由於擠不進大眾傳播的網絡,即使在一時一地有存在的餘地,也許再無遠遠別地,傳之後人的機會了。文化的全球化,大致也意味為通俗化與一致化。各處人類勢將享用欣賞幾乎完全同質的文化。在好的一面看,大家有文化上的平等,甚至還有參預文化創造的平等機會。從壞的一面看,下里巴人的庸俗,勢將排擠陽春白雪的高雅。同質性的文化,瀰漫全世界,也不免扼殺任何「異端」出現的機會,對多元化共存,更為不利。
資訊革命,對於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其推波助瀾的效應,尤其顯著。在十六世紀時,因為新大陸金銀投入歐亞長程貿易,世界經濟,已開始編織為一個龐大的全球網絡。工業革命以後,世界各地供需互依的格局,將全球經濟拉成一片。這次由於電子傳訊而出現的資訊革命,使全球網絡,更為繁密。
在許多效應之中,影響我們日常生活處,最堪注意者,一在全球金融的迅速融通,一在許多產業的結構發生改變。先說前者:過去各地銀行通匯,即使電匯,也還須有數小時的時差,始能將一筆錢轉移到別處。今天電子網絡撥款的速度,只須鍵盤上輕輕一擊,遠在地球另一端,即可收到匯撥的款項。世界股票市場,最近幾年內,起起落落,幅度驚人,過去的經濟佈局,紐約票據市場,進進出出,無非美國的資金。倫敦市場,則是英國的資金為主。今日則不受此限。隨著二十四小時的時間,紐約、東京、臺北、上海、香港、新加坡、蘇黎世、法蘭克福、倫敦,每一個時區,都有市場在開市。大筆資金,隨著時區,一站一站流轉,進出任何一處證券市場的資金,往往是外來的「熱錢」大於當地「中央銀行」可以控制的流動貨幣量。若干擁有巨資的財團,遂如同經濟戰場上的快速機動部隊,東奔西馳,翻雲覆雨,攫取巨利;而由於其流動性強,任何國家的公權力,都不能奈何這種財團的「騎兵行動」!
再討論第二個例子。美國在二十世紀初,工業化已經成熟,產業結構漸漸整合為「一條龍」的生產過程。舉例言之,福特汽車公司生產的汽車,由軋鋼到全車裝配,都在其自己的工廠進行。福特的生產線,是一貫作業。今天則不然,由於電腦設計,一件產品的許多元配件,可以分割為許多單元,分別在各處生產;由於電腦設計的工作過程精確,這些零件配件,可以精準的組裝為一體。經過資訊網絡,各處廠商都能分別標得生產某一工序產品的機會,也都能維持其規格的精準要求。於是,過去一貫作業的工序,可以分解為許多步驟的分工。在分工的鏈線上,每一步驟都有上游與下游的供銷關係,卻也不必侷限於同一地點。近來各種產業,都有「外包」的鏈線,其中一個一個環節,分散於世界各地。各國的產品,經過「外包」,合而為一個整體。一輛豐田汽車,內部實際上有許多「外包」生產者的產品。豐田已很難說是日本的汽車了。「外包」制度,其中參預者眾多,各個環節之間的上、下游關係,也並不固定不變,是以,資訊革命,已徹底改變了工業生產的組織型態,其既是全球化,也是因「外包」而切割為流動化。
今天全世界經濟版圖丕變,美國、日本的工業轉移,中國、印度工業擴張,都與上述產業結構的變化有關。對於我們日常生活:許多貨物的價格可以降低,但是許多地方的工人會失去職業,而財團則獲得龐大利潤!
以上所述,只是資訊革命對於我們生活衝擊的兩項舉例,都是資訊革命促進了全球化現象。文化與經濟的全球化,無疑促進了世界大同,但也沖散了各地社區與社群。天涯若比鄰,是全球化的一面;比鄰若天涯,則是全球化的另一面,一個現象,往往還是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參看其意義。
參考: 許倬雲,〈第六十章、資訊革命〉,《史海巡航-歷史問學週記(下)》,(台北:三民,2007),頁154-158。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25: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705034110AAa2VV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