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國古代會席地而坐但現在沒有了是因為禮崩。
禮,是對社會風氣,生活習俗,道德規範等的一個統稱。無禮不立,說明禮在古代社會中起著至高的行為規範,可以看《禮記》中包括生活方方面面的守則,大部分通過一代代的流傳了下來,比如喪禮中的魂幡,是從夏禮開始,至今三千年我們還在使用。禮也不是亙古不變的,它隨著朝代,統治者,社會變革發生變化,如居喪三年,我們早已不守其則,也不會有人責怪你。其實這就是禮崩。但不是說禮崩就不好,隨著社會進步,人性解放,有些禮就應該崩,崩了好。如居喪三年,如斂膝端坐(就是古人的跪坐),禮崩了就從心理上有能接受胡人,等其他文化傳來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崩是有原因的,改朝換代,社會新風氣,文化入侵等等。魏晉時期,算是漢朝禮制的最後堅貞時刻了,因為隨後的五胡亂華,東晉十六國導致中原淪陷,大量漢制遺民流落到江南重新建立王朝,從周禮起始建立,中華文化頭一次受到幾近毀滅性的打擊,那些說都會被漢化的,其實還是過於理想了,禮儀肯定受到了極大的重創,但便於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而跪坐的姿勢本身就反人類,嵇康就說我才不願去朝廷上班,天天跪坐自己腳上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