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新手入門為什麼必學白平衡?

2017-06-28 4:26 pm

回答 (1)

2017-06-28 4:27 pm
數碼相機是機器,不如肉眼般會對周圍光線的顏色進行自動調整適應。因此有時候你拍出來的照片,色調可能會變得怪怪和不夠理想,「白平衡」這功能正是為拍出正確色調而出現。
白平衡簡介
有試過拍出來的相片整張偏藍或偏黃嗎?想拍出電影海報中藍藍色的浪漫雪景,但拍來拍去都是純白一片毫無味道?又例如在想拍出日落西山的金黃色感覺,但拍出來只是普通一團白光?這時候,很多人都會埋怨相機或鏡頭是不是出了什麼毛病,其實這一切都關乎到相機的白平衡(White Balance)設定。
什麼是色溫?
所謂色溫,從字面解就是「顏色的溫度」。溫度有分冷暖,光線的冷暖又是什麼?紅黃啡這些顏色我們稱之為「暖色」,而青藍綠這些我們稱為「冷色」,色溫的單位是以「K值」來作表示,”K”是”Kelvin” (絕對溫度),是量度色溫的單位。色溫數值越低越偏向紅色(愈暖),數值越高側越偏向藍色(愈冷)。
以下是一些色溫的常見實例:
16000-20000K:天空碧藍的天氣
8000K:濃霧瀰漫的天氣
6500K:濃云密布的天氣
6000K:略有陰雲的天氣
5500K:一般的日光,電子閃光燈
5200K:燦爛的正午陽光
5000K:日光,這是用於攝影、美術和其他目的專業燈箱的最常用標準
3200K:日光燈
2800K:鎢絲燈/電燈泡(日常家用燈泡)
1800K:燭光
1600K:日出和日落
人眼看色溫和相機看有分別嗎?
一般情況下,我們的眼睛是不會察覺到「色溫」存在。皆因我們的肉眼會懂得自動調節,如果周圍的光線色溫並非太極端,一張白色的紙,無論在正午偏暖的太陽光線下、或者是在陰天偏冷的光線下,我們看上去還是一張白色的紙,色溫沒有什麼分別。人眼會自動判斷什麼是「正確的白色」。
不過,我們的相機卻不如我們眼睛般優秀,如果偏離了中性色溫太遠,在相機感測上無法修正,會令相片出現偏色問題。最常見的偏色,應該是在昏黃的燈膽光下,拍攝人像的時候,拍攝者的皮膚看上去特別黃。這時候,我們就要親自告訴相機,到底什麼是「正確的白色」。
設定白平衡,基本上原理如下:
色溫較暖的環境下,使用較冷的設定來呈現正確的白色
色溫較冷的環境下,使用較暖的設定來呈現正確的白色
一般來說,數碼相機有三種方法去獲得正確的白平衡,分別為全自動/半自動及手動。隨著攝影科技進步,自動白平衡模式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讓你獲得理想的顏色。
創意使用白平衡
一張相片的色溫,會直接影響到相片的意境!
有些攝影師會故意使用與環境光源不配合的白平衡,以得出特別的色調,從而突顯某些主題,大家也可以從這方向大膽嘗試。舉例:把相機的白平衡設定為比環境光源色溫高的K數,就可以得出偏暖/紅色調;相反,把白平衡設定為比環境光源色溫低的K數,就會得出偏冷/藍色調。舉例:在中午時份,烈日當空下,把白平衡設定在「陰影」模式,那就會拍出偏暖/紅的色調;相反,同樣在正午烈日底下,設定成鎢絲燈,那就會得到偏冷/藍色調。
比較暖的色溫:例如想呈現出比較暖、比較溫馨、懷舊、故鄉的味道等,都可以使用較暖的色溫(細K值)
比較冷的色溫:例如想呈現出比較冷、比較高科技、近未來的感覺,都可以使用較冷的色溫(高K值)
所以只要明白了白平衡的原理及其應用技巧,對不論在拍攝生活照還是在創作特別照片時,都會更為得心應手。而現時,不少人都會選擇使用RAW 格式拍攝相片,回家後才再調較色溫


收錄日期: 2021-04-18 17:07: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628082638AAZf9pH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