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國共內戰 六月停戰令是國軍潰敗主因嗎?

2017-05-20 7:05 pm

回答 (2)

2017-05-20 10:40 pm
國民政府戡亂失敗原因檢討

  從民國34年8月抗日勝利,到38年底戡亂失敗而至政府遷臺,先後將近4年半的時間,整個大陸淪陷於共黨極權統治之下。就軍事力量言,起初國軍居於絕對的優勢,惟經過數年的作戰,雙方軍力的比數,即有倒轉的趨勢,如民國35年6月,國軍人數300萬,共軍則為100萬;至36年6月,國軍為270萬,共軍則為115萬;37年9月,國軍降為150萬,共軍則增為160萬;至38年4月和談之際,共軍則增至330萬。然共軍之作戰人數,尚不包括民兵在內。故就雙方之兵力消長言,戰爭的勝負,似決定於兵力的多寡;但其真正的原因,並非單純的軍事因素。除此之外,尚有政治的、經濟的及社會的多種因素。檢討如下:

  (一)軍事方面
  就全盤戰略言,內戰之初,國軍控制了所有的大城市和鐵路線,自恃火力充足,輕敵而主動邀擊,共軍則用典型的游擊戰略,使國軍把戰線拉得太過長遠,而共軍則在握有絕對優勢時才肯一戰。中央軍將領水平不高,常把守住各地省會視為要務,不以正規戰略、戰術原則,思考雙方對峙之道;不以富庶的長江流域為進攻華北共黨的根據地,反以絕大部分的資源去對付共軍已有充分優勢的東北,把最精良的美式訓練部隊直接派入東北,卻不先控制華北,在戰略上已是大錯。
  就戰術言,共軍控制廣大鄉村,包圍城市,採取游擊戰術、人海戰術,充分利用民兵,以消耗國軍戰力。其作戰方式是採用「三三制」的衝鋒,即先以地方團隊,次以人民,最後才是共軍。故至共軍衝鋒時,國軍已非常疲勞。至國軍方面,隊伍被重裝備拖得行動遲緩,行軍太慢而躲不掉伏擊。
  就兵源與士氣言,效忠於中央的部隊,在33年「一號作戰」時,備受日軍猛烈的進攻,損失已很慘重,而對日戰爭結束之際,國民政府由於受到美方要求,調動抗戰時期對付共軍最有經驗的軍隊10萬人,負責遣送290萬的日軍及100多萬的日本人民。相對而言,在珍珠港事變之後,中共邊區因地利之便,加上日軍對共軍的輕視,使(中共)得以從容招兵訓練,故國軍在最劣勢之際,亦是共軍進入顛峰狀態之時。中共利用土地鬥爭,授貧農以土地,徵得各地之貧農為紅軍,故其愈戰愈多。政府則因戰後復員,停止徵兵徵糧,兵源補充不易,是以國軍愈戰愈少亦愈疲。加以中共利用和談、停戰,以打擊國軍士氣,且國軍內部亦未盡協調合作,甚至有些部隊未戰即降,而致影響戰局。
  就作戰情報言,政府軍政機關或部隊中,潛伏大量共諜分子,國軍作戰計劃及行動,共方往往瞭如指掌,以致多次戰役的援助部隊都被共軍半途截擊,而親共的民眾卻不肯透露當地的情報。國軍戰場致敗,以此為多。

  (二)政治方面
  就國際關係言,中共的發展,自始即受到蘇聯的扶植。而在戰時及戰後國共爭端中,美國政府受到一批親共人士影響,誤以中共非共,是土地改革及民主運動者,支持中共的「聯合政府」謀略,且在戰後美商在華投資交涉過程中,部份國府要員拘泥於民族主義,對熱心前來投資之美商,不肯稍加疏通與方面,其結果使美國對華利益團體,已經對國民政府失望。在國共談判中,美國又處處「同情弱勢」之中共,並以軍火禁運及拒絕貸款壓迫國民政府。因此在形勢上,中共則在美國的安撫和蘇聯的實質支援下,勢力日增。另一方面,國民政府在美國的壓力與中共進行和談,使中共一面藉和談伺機擴張,一面爭取國際上及國內失意分子的同情,終於實力大增。
  就國內政治情況言,政府於抗日期間,結納各派人士,一致抗日。至日本投降,共同敵人消滅,復因憲政的實施,各派人士便對政府提出美國式水準的改革,在國民黨不願放棄長期以來的特權,未能達到他們要求時,便對政府離心離德,形同敵人,「民主同盟」即為一例。再加以政府對汪政權及東北淪陷區的接收與復員的處理不當,將淪陷區的軍公務人員冠以「偽軍」、「漢奸」之名,並對東北行政系統作出過於急劇而激烈的處理,原東北的官員全被排除,經中共的拉攏與分化,使90萬的「偽軍」成為反政府的勢力,一正一負,相去甚遠,尤其是東北50萬由日本訓練的關東軍,作戰能力特強,在彼等投共之後,國民政府軍在東北作戰,已難有勝算。至於政府內部人士對共黨問題的態度,亦未能一致,終亦影響本身的團結,削弱本身的力量。尤以李宗仁代總統戡亂後期的倡和,自亂陣營,致半壁河山不戰而失,誤國更大!

  (三)經濟及社會方面
  八年抗戰,已使中國元氣大傷,財源大損,民心急要重建家園,已經厭戰。但戰後通貨膨脹,金融崩潰,政府對田賦重新徵收之辦法不公,貧農或淪為盜賊或逃亡,政府且坐視地主對佃農增租不顧;反觀華北共黨,進入東北之後,即實行地方生產整頓、控制物價、土地改革、新幹部思想改造,其結果,民眾支持「社會改革」,對於國民政府形成不利,影響民心歸向,實為戡亂失敗的最重大原因。而通貨膨脹的形成,固源於對日抗戰的消耗與美援的中斷,而中共之大肆破壞交通,大量製造難民湧向都市,加以政府動員戡亂,仰賴大量發行紙幣,並且不肯面對現實,對市場的供銷作適度的調整,只一味壓抑物價,違反市場原理,均為形成惡性通貨膨脹的原因。按國民政府於民國24年11月實行法幣制度後,對抗戰貢獻至大。戰時物價已有波動,法幣貶值已2000倍以上,然尚非如戰後完全失去控制作用。尤其從民國36年以後,發行量激增,通貨膨脹更為加速。年初,法幣發行總額為3.5兆,到了7月便達10兆。2月17日,政府乃將美元對法幣的兑換率,由1對3350提高到1對1.2萬。然在抗戰前之比率僅為1對3,戰時為1對20。到這年9月,比率升至1對3.8萬,11月升至1對7.3萬,但黑市比率更高得多。37年8月竟升到1對1200萬。到了38年7月,政府在廣州又有金元券的發行。金元券的崩潰,使人民對於政府的信心,大為喪失。過去信任政府而將自己所持金銀外幣兑換新幣,瞬間化為烏有,當然失望與埋怨。更激起民怨的是,國府在日人投降之後,利用日軍及日本操縱下的中國軍隊打共軍,對抗戰時「淪陷區」的人民視為漢奸與偽民,並加予沒收財產與思想改造。此外,對百姓施予重稅,卻任由投機奸商與貪官汙吏逍遙於稅責之外。至一般人民及軍公教人員,則因物價飛騰,生活艱苦,許多知識分子乃責備政府,認為最壞的生活狀況莫過於此,於是發生求變心理。青年學生因對現狀不滿,在中共的煽動下,不斷發生「反內戰」與「反饑餓」以及反徵兵、反徵糧的風潮。這些動亂不安的現象,都是造成戡亂失敗的因素。
參考: 王綱領,〈第十七章、行憲與國共內戰〉,《中國近現代史》,(台北:華岡出版部,2007),頁150-154。
2017-05-20 8:45 pm
郭元平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23: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520110508AARqMsx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